安化彝族乡是江川区唯一的少数民族山区乡,彝族人口占94.36%,除彝族外,还居住着哈尼族、壮族、傣族等11个少数民族。安化彝族乡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努力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联创共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安化乡高度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干部例会以及组织专题学习会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引导全乡干部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结合“联创共建携手同心,民族团结融荣与共”主题,开展“联创共建”“星云石榴籽行动”系列活动,邀请区人民检察、区委宣传部、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院等各区级单位到各村开展联合支部主题党日,捐书籍、写春联,进行民族风情展演,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感情。同时,为抓好我乡教育事业,由红塔集团出资10.12万元,在安化乡几个小学成立爱心激励站,以奖励的方式促进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规范少数民族学生行为,使他们在学习、生活、行为习惯等方面激励自己不断进步,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少数民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 坚定维护民族团结,打造民族志愿者队伍。安化乡始终把维护民族团结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努力把安化乡打造成为各族人民守望相助的大家庭。乡党委政府,结合自身实际,发挥彝乡优势,针对乡村环境差、留守儿童、老人多、服务能力弱等农村管理方面重点难点问题和治安巡逻防范、矛盾纠纷化解、维稳信息收集、法制宣传等全方位开展工作。广泛动员优秀少数民族党员、群众,探索建立了一支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助服务“三自同步”的民族志愿者队伍,开展“细”服务、化解“小”矛盾、解决“微”问题”,总结安化在推动基层社会治理自治的“基层经验”,在统筹推进基层党建,提升社会治理以及社会服务水平等各方面,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为维护安化民族团结打牢基础。 讲好民族团结故事,强化宣传教育。安化彝族乡,结合自身实际,讲好民族团结故事,认真做好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活动月,通过发放民族团结宣传单、悬挂宣传标语、组织民族团结知识答题活动等方式广泛宣传。二是举办“凝心聚力,共筑平安”为主题的平安安化宣传文艺汇演,开展红色文化文艺演出活动,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传承和保护安化彝族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弘扬讲解员培训,确保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三是加强学习教育,组织干部职工学习各级民族团结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干部培训,深入学习《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提升干部工作能力,开创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新局面。 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繁荣民族文化产业。安化彝族乡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深入挖掘安化优秀彝族文化资源,不断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文化产业繁荣发展。一是以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壮大蔬菜、烤烟等传统产业,探索建立“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发展模式,相继以光山小组为中心点建设了13个多肉基地,种植达1300余亩。二是依托“彝族七月火把节”、“新春斗牛节”两大节庆,围绕晖南箐斗牛场、民族文化广场、民族文化长廊、万山朝拜景区、民族文化传习馆等旅游景点,打造安化特色乡村旅游,打好乡村旅游发展牌。三是深入挖掘彝族传统优秀文化资源,开发彝族特色美食、彝族传统服饰、彝族舞蹈、彝族手工艺品等彝族经典文化,打造小龙茵彝族刺绣、彝族传统月琴等彝乡特色文创产品。 加强内外团结,维系安化和谐稳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团结就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线,各民族同胞要手足相亲、守望相助,共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安化乡始终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积极为各族群众创造和谐稳定的良好环境。一是通过联系促进沟通,安化乡建立了以中心、站、所为主体的党外群众基础信息库,确保能正常联系,能组织党外群众开展学习培训,及时掌握党外群众思想、工作、生活情况;二是规范宗教活动,持续对安化乡辖区内宗教活动场所进行摸排调查,及时掌握活动动态,严禁此类场所借宗教活动名义做违反法律和法规的行为,确保社会安定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