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中国共产党玉溪市江川区第三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召开。全会立足新发展阶段,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区高质量发展擘画了清晰蓝图、注入了澎湃动力,引发全区干部群众的高度关注和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委决策部署上来,咬定目标,拼搏实干,凝心聚力推动全会精神落地落实,共同开创江川发展新局面。 今年来,江川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玉溪市“干字当头、稳字托底、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为主线,全力以赴稳增长、防风险、保稳定、惠民生,经济发展呈现稳中向好态势。上半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05.9亿元。同比增长5.3%,经济质效评估全市第一。 区发展改革局作为经济工作的“操盘手”,率先吹响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的冲锋号,表示将锚定全年发展目标加压奋进,以实干担当推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区发展改革局局长 杨正雄: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全年GDP增长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5亿元,新增四上企业33户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推动形成抓经济、拼经济的良好氛围。着力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谋好谋实江川区的项目,争取更多的项目进入国家、省市的盘子;二是履行好经济质效提升专班办牵头抓总的作用,强化经济运行分析,每月形成问题清单和对策措施,推动经济质效提升稳中向好;三是紧扣全年四上企业33户,市场主体600户的目标,运用好三项机制、一把手营商接诊等机制关注企业需求,服务企业发展,为全区经济增长注入更多的源头活水。 依托优质农业资源禀赋,江川区持续做强高原特色农业。雄关乡作为滇中绿色农产品产业园的核心承载地,正加速推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 雄关乡党委书记 杨东:要紧扣市委三年行动计划以及区委的具体安排,抓园区建设,在项目谋划上精准发力,切实补齐园区基础设施的短板,为园区招商引资以及下一步的集群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二是从招商引资、延链补链上来加力,我们将紧盯外向型经济,从基地、车间到平台建设上进行招商引资的加力。三是从设施农业方面发力,同时引导农户和现有的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积极围绕报告中所提到的家门口的零工就业车间,全面摸排我们辖区范围内的适龄劳动人口,同时和企业实现双向精准对接,实现群众在家门口务了工、增了收,同时能够兼顾家庭。 全会提出要积极探索“农业+文旅”“乡村+旅居”等新兴业态,为文旅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宁海街道党工委书记鲁雄表示,将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探索出农文旅融合发展助农增收新路径。 宁海街道党工委书记 鲁雄:我们将聚焦中心工作、重点工作和重大项目,全力加快推进108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确保该项目在今年10月份完工并投入试运营。同时,围绕着生态增效、乡村增美、集体增收、群众增富的目标把项目的建设运营与星云湖保护治理、沿湖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和群众的增收致富等工作深度融合,切实谋划好运营的后半篇文章,重点推进与项目有关的产业文化游、乡村研学游、文体赛事游和避暑路居游等内容,努力让海浒108农文旅融合示范项目成为星云湖沿湖以项目推进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就业增收的生动实践典范。 全会不仅为产业发展和项目建设指明了方向,更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探索共同富裕的江川路径。如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促进群众持续增收,成为落实全会精神的关键一环。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王志伟表示,将聚焦主责主业,多措并举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王志伟:通过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旧村改造、以工代赈、土地流转政策落实来促进群众的增收,壮大集体经济,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加强与沿海的企业对接,建立稳定的劳务用工体系进行劳务输出;加大技能培训,围绕周边的特色企业的用工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培训,增加群众的收入;针对没有劳动能力、弱劳动能力(群体)落实各项保障政策,增加群众的转移性收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