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立足“研究、指导、服务”职能,以课堂改革为突破品,以质量提升为主线,深入推进教研下沉、课题引领与资源共享,用创新实践为江川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2025年成功入选云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实验区,改革成效获省级认可。 在大街中学三街校区的三年级的一间教室里,区教科所小学英语教研员周娟正带领学生用说唱搭配手势操学习英文字母。这堂别开生面的英语示范课,是江川区教科所以创新教研推动教育改革的生动缩影。 江川区教科所小学英语教研员 周娟:三年级孩子的特点是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所以本节课我采用了“动静结合”的方式,开篇用rap导入新课,歌词里巧妙嵌入旧知词汇,既快速拉近距离,又自然降低学习的难度,接着带孩子们学唱字母歌,让他们在旋律中熟悉字母的发音;最后搭配字母操,紧扣孩子“爱动爱演”的天性,引导他们边唱、边动、边感知字母的形态,为孩子们开启一场有趣的字母学习之旅。 构建“教研员牵头、骨干教师联动、全体教师参与”的教研体系,是区教科所赋能教育改革的关键。围绕“高效课堂构建”“学科素养落地”等主题,常态化组织研讨。每周,各学科教研员会选取不同学校开展示范教学,课后随即组织集体评课、教学反思交流。同时,还通过专题讲座等形式,分享先进教学理念与方法,促进优质教学经验跨校流通。 大街小学三街校区校长 张志宏:我校在教育科学研究所的引领下,在教师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教研理论和学校办学特色方面都取得了很明显的提升。通过教学反思、专家引领、师徒结对、同伴互助等校本研训,促进了教师专业素养提升,走上了科研发展道路。 作为全区教育的师训、干训基地,区教科所校始终把培养和建立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素质全面、质量优良的教师、校长队伍作为目标,确立“面向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每一个岗位”的研训理念,坚持管理和培训合一、教研和培训合一、课改和培训合一,确保各项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 江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黄毅:我们组织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搭建跨校、跨学段教研共同体,让优质资源流动起来;聚焦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与教学,开展精准视导与新课堂评价;强化课题驱动,以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实践,推动区域教育质量逐步回升。 深耕教育改革多年,区教科所先后荣获“云南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云南省教师培训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2025年入选云南省基础教育教研实验区。下一步,江川区教科所将以省教研实验区建设为契机,持续深化教研创新,为江川教育高质量发展再谱新篇。 江川区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 黄毅:在“研”与“教”的双向奔赴中,江川区教科所努力让每一所学校都有成长,让每一位教师都有收获,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在高质量教育中遇见更好的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