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海街道大庄社区小河边小组积分兑换超市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通过 “行为量化、积分激励、多元运用” 的治理模式,点燃了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热情,推动乡村治理从“被动管理”向“主动参与”转变。 10月的最后一天,小河边小组的积分兑换超市里热闹非凡。村民陈碧玉提着刚兑换的生活用品,脸上满是笑意。 村民 陈碧玉:我家积得90分,拿了一提纸和一块毛巾,又还带动我们村的老百姓来打扫卫生,让周边环境都好,住着也舒舒服服。 当天,不少村民都像她一样,拿着自家积分前来兑换心仪的物资,货架上整齐摆放的毛巾、卷纸、肥皂、洗洁精等生活用品,成了大家用“文明行为”换来的“贴心物品”。 据了解,为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实现群众“聚得拢来”和“参与进来”,小河边小组于今年6月份设立积分兑换超市,辖区户籍人口和常住三年以上的外来人口均可以参与。为确保积分兑换超市规范运行,小河边小组精心制定《积分兑换超市管理办法》,明确 “谁来参与、谁来管理、如何积分、怎样运用”的全流程标准。积分内容的设置聚焦乡风文明建设关键领域,涵盖四大类别:公共事务类将村民参会参训、建言献策等行为纳入积分;人居环境类紧扣门前 “三包”、庭院整治、生态保护等日常行动;传统美德类以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美德为评分核心;遵纪守法类则明确对遵规守约、移风易俗等行为的激励导向,同时对封建迷信、大操大办等陋习设置扣分条款。 小河边小组党支部书记 组长 李明:积分超市运行下来,对我们村调动老百姓参与打扫卫生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也改善了我们整个村子的村容村貌。 为让积分管理经得起检验,小河边小组建立 “家庭账户 + 多元申报 + 民主评议” 的管理机制,实行 “月公示、季考评、年表扬” 的动态管理模式。同时,专门组建由乡贤、先进典型组成的评议委员会,定期对积分情况集中审核,通过 “群众评、乡贤议、社区查” 的多重把关,让每一分都实至名归,让村民对积分管理心服口服。 小河边小组党支部书记 组长 李明:积分超市从六月份开始,每个月兑换一次,每个月到月底我们就提前一个星期来评审,哪家得几分,然后按照分值来兑换,每一分的分值为2元人民币,按照分值来兑这些东西。  编后:小小的积分不仅兑换出了实用物资,更兑换出了村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村民从“旁观者”变身“参与者”,打破了乡村治理中“干部干、群众看”的被动局面,真正让“好行为”得积分、“坏风气”受约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