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油豆、四季豆中含有红细胞凝集素、皂甙等毒素,烹调时若加热不彻底会导致毒素留存,食用后存在中毒风险。近期,江川区发生了部分人群食用东北油豆后出现头晕、腹痛、呕吐等身体不适症状的现象,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区政府食品安全办发布以下安全风险警示: 一、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养老机构食堂、农村自办宴席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严禁加工食用东北油豆、四季豆,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和监督管理,严防群体性中毒事件。 二、其他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把好食用东北油豆、四季豆采购关,建立和掌握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严格执行彻底煮熟、煮透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三、农贸市场开办方要严格把好食用东北油豆、四季豆进入关,对食用农产品及其经营者进行入场查验,督促销售者落实索证索票管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或承诺达标合格证明、产地证明、购货凭证、检验报告等合格证明文件)制度,做到可溯源。 四、广大群众要谨慎购买、加工、食用东北油豆、四季豆。家庭烹饪要煮熟煮透,切忌急火快炒,严禁凉拌食用。东北油豆、四季豆的正确烹调方法为先充分煮熟,再彻底炒透。豆荚煮熟以后由硬变软,颜色由鲜绿变为暗绿,闻起来没有豆腥味。由于毒素在豆荚的头尾部含量很高,烹饪四季豆前,最好完全摘除四季豆的两头。 五、各乡镇、街道要引导广大群众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意识,各村委会、村小组要充分利用大喇叭、广播等方式加强预防东北油豆、四季豆中毒相关知识宣传和警示,向公众宣传正确食用东北油豆、四季豆的知识,掌握正确的烹调方法。由于近期天气干旱,各种不确定因素加剧东北油豆、四季豆等食物中毒风险,呼吁广大群众近期不要食用东北油豆、四季豆等豆类。农业农村、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食用农产品种植、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管力度,严厉查处农药残留超标等违法违规行为。 六、食用东北油豆、四季豆毒性潜伏期多为30分钟至5小时,发病初期多感胃部不适,继而以恶心、呕吐、腹痛为主,部分病人可有头晕、头痛、四肢麻木等症状,若食用油豆、四季豆等豆类出现以上症状,请立即停止食用,并及时到医院就诊。 油豆图片
科普知识 油豆,也称“猫儿豆、东北面豆、扁豆”等,主要产于黑龙江、吉林等地区,是北方冬天常见的蔬菜之一。绿色的外观,部分豆体有红色线纹,形状类似四季豆和刀豆,但果肉要更厚实。果实饱满,豆粒呈椭圆形,部分豆体有红色线纹。油豆外皮较厚、豆粒较大,需较长时间焖煮才能使其外皮与豆粒都熟透,一般的加工处理不容易破坏其天然毒素。其实不仅是油豆,在豆类蔬菜中都含有皂苷、血细胞凝集素和蛋白酶抑制剂等抗营养因子,这些物质都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损害。 四季豆图片
科普知识 四季豆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四季豆里面含有两种毒素,分别是血凝素和皂素。血凝素主要能够损伤人的凝血系统,导致凝血异常而引起中毒现象。皂素又叫皂甙,它主要是对人的胃肠道造成刺激和损害,同时,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作用。中毒以后患者往往会出现头疼、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四季豆的这两种毒素在充分加热熟透以后就能够破坏而失去毒性作用,所以,四季豆引起中毒的情况往往是由于没有加工熟透以后被人食用而引起。 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4年5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