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川区人民政府!
今天是:
   

玉溪市江川区综合交通运输 “十四五”规划


来源:江川区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1-12-28 05:18:39 点击率: 1467打印 】【 关闭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迈进的关键时期,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也是江川区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推进交通运输全面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加快建设“安全可靠、便捷高效、绿色智能、服务优质”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是落实国家和云南省重大战略的客观要求,是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推进江川区综合交通运输深度融合、交汇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引导江川区综合交通运输科学发展,使之成为发展的先行官。根据《云南省加快县域高速公路“互联互通”工程建设行动计划》、《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关于下发全省省级高速公路国土空间控制规划项目库的通知》、《玉溪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玉溪市江川区“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及《玉溪市江川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制定玉溪市江川区综合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

本规划是加快“十四五”时期江川区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时限:2021—2025年,展望至2035年。


一、发展基础

(一)“十三五”发展主要成就

“十三五”期间,在江川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江川交通运输行业紧紧抓住省、市加大交通建设投入力度重大发展机遇,有序实施《江川区公路交通运输“十三五”发展规划》,全面推进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基本实现“十三五”规划确定的各项发展目标,在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路养护、运输服务、安全应急、绿色交通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为支撑和引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滇中城市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和脱贫攻坚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1)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

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圆满完成。江川区能通全通工程项目有澄川高速公路和江通高速公路。江通高速公路于2019年10月建成通车,实现了江川区高速公路零的突破,澄川高速公路于2020年8月建成通车。

江通高速江川段长18.47公里,完成投资27.7691亿元澄川高速江川段长约33公里,完成投资42.0866亿元

国省道公路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完成国道G357江川境内老玉江公路(紫红坝至九溪段)路面改造工程,改造建设沥青路面12公里,完成投资2500万元;在建设国道G213玉溪梅园至峨山小街箐公路改造工程,总投资16.23亿元全长49.46公里,江川境内长约6.1公里,经九溪阳山庄村,累计完成投资9954万元。完成省道S212雄关段1.5公里沥青路面工程,完成投资300万元。

农村公路建设大力推进,成就显著。“十三五”期间,在省市交通部门大力支持下,江川区农村公路硬化里程达238公里,完成投资2.47亿元,超额完成“十三五”期间全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00公里以上目标任务,改善了农村交通运输环境,推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加快了城乡发展步伐,促进了脱贫攻坚工作。

在农村公路硬化通畅的同时推进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建设,确保农村公路安全、通畅,“十三五”期间,共投资2053万元完成对早烂路、中围路等74条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处治农村公路安全隐患里程301公里。投资220万元完成对三家桥、中村桥、河心桥、牌坊桥、大村桥5座农村公路危桥进行了改造。投资1611万元对甸头至麦冲公路、老晋思线侯家沟段、龙街学校至小甸桥公路、杨柳坝至雄关公路、北前线前卫段、老澄川线江二中至牛摩段公路进行大中修工程,保障了县道公路通畅。

公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三五”末,全区公路里程达1498.462公里,其中国道71.638公里(省管34.044公里)、省道高速51.57公里,普通省道54.466公里(省管10.374公里,住建管16公里)、县道139.89公里、乡道606.844公里、村道37.159公里、库外道路537.095公里,已硬化里程978.183公里,农村公路硬化率为69.7%。全区的6个乡镇、1个街道办事处、72个村(居)委会,345个自然村,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建制村、贫困村公路实现100%硬化目标。全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

2)养护管理水平明显提高

“十三五”期间,面对养护资金不足、交通流量不断增长、自然灾害频发等压力和挑战,通过深化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实施劳动养护竞赛、提升职工养护技能、推广四新技术运用等手段,稳步提高养护管理水平,切实保障了社会公众出行需要。公路养护管理机构设置健全,基本实现养护机械化。

3)交通运输服务能力提升。

公共交通普遍服务均等化水平显著提升。区城乡公交覆盖率实现100%,客运线路达30条(其中,公交线路27条、班车线路3条),客运车辆497辆(其中,班车34辆,公交车281辆、出租车182辆)。在281辆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达143辆,燃油公交车138辆;在182辆出租车中,新能源出租车达80辆,燃油出租车102辆。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过“十三五”期的建设与发展,江川区综合交通运输建设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道路网络设施配套衔接、运输服务安全高效,基本实现了“十三五”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交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交通基础设施网络化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区域不平衡,区域交通枢纽地位未完全显现。

1)对外联系快速通道不足。江川区对外联系通道主要有玉江大道、江通高速公路、澄川高速公路,以及江华一级路、江通一级路和澄川二级路,新建江通高速、澄川高速能满足通行,但早期建设道路存在交通量饱和,路面通行状况差,通过集镇路段长,快速通行能力弱的局面,与周边县区快速连接严重不足。

2)县道公路技术等级低,路况差,通行能力弱。江川区县道为上世纪建设老公路,三级公路标准,技术指标低,路面超过设计使用年限,路况差,沿线集镇、村庄、厂矿多,交通拥挤,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3)乡道、村道公路发展不平衡,网络一体化水平低,需进一步加强路面硬化、安保及危桥改造工程建设。

4)轨道交通建设未起步,铁路运输有待发展。

5)航空运输依托昆明,机场建设亟待推进。

二是运输服务水平仍然不高,运输装备现代化程度低,城市公交发展仍显滞后,物流业发展水平较低。

1)客运,运力空间分布和客流时间分布不平衡,偏远地区和高峰时期供需矛盾突出;县际线路跨区域联系薄弱,地区间客运网络尚未形成;农村客运经营主体“散、小、弱、差”,市场集中度相对偏低,尚未形成规模化经营,组织和管理缺失、抗风险能力弱。

2)站点,建设项目土地征用涉及政府、规划、国土等部门,协调难度较大,加之站点建设多选址于人流、物流、车流、商贸集散中心,土地资源有限、成本高,致土地难以落实,站点建设推进缓慢。

3)城市公共交通,公交优先战略未得到全面落实,尚未形成城市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统一认识和行动框架,公交在城市交通系统中的主体地位还没有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总体滞后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公交线网布局还需进一步优化,公共交通优先运行环境和政策保障机制需进一步改善。

三是运输方式单一,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缺乏协调衔接,综合运输体系待进一步完善。

长期以来,江川区交通运输仅有公路运输一种方式,运输方式相对单一, “十四五”要以公路运输为主导,逐步补足铁路、航空两种运输方式发展短板,发挥公路、铁路和航空等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做到分工协作、取长补短。

四是安全监测和应急救援能力不足,交通运输安全性与防灾抗灾能力有待提升。

“十三五”期间,江川交通初步形成了指挥有力、信息畅通、反应迅速、处置有效的交通运输应急处置体系,提高了全社会的安全应急与救助保障水平,但救助基础设施薄弱,应急救援经费与设备、装备匮乏,应急保障和反应能力有待提高。

五是交通建设要素保障不足,资金、土地、环境等刚性制约因素加大,资金矛盾日益突出,债务风险积累显现。

二、发展形势和阶段特征

(一)“十四五”期江川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及要求

随着国家重大发展战略的实施,江川区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和开放优势将更加凸显。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新任务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是支撑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要求发挥江川区位优势,继续保持一定的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和建设速度,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的总体供给能力,完善大通道建设,提高与周边地区互联互通水平,进一步巩固和提升交通区位优势。

二是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切实加强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体系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全出行。

三是加快推进“四个交通”(综合交通、智慧交通、绿色交通、安全交通)发展,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更加注重推进各种运输方式的统筹协调发展,加快构建和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综合运输的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要切实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在建设全过程节约利用资源,减少环境破坏,强化结构性节能减排,增强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能力,争当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二)“十四五”期江川区交通运输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结合宏观发展形势与江川发展实际,“十四五”期江川交通运输发展将呈现以下三个变化:在路网建设上,由树状路网建设转向构建网状路网;在发展领域上,将从基础设施建设为主向建设养护、运输服务、运营管理、信息化建设、安全绿色等领域协调发展拓展;在发展模式上,将逐步从重点提升各运输方式自身能力向推进运输方式间统筹协调、提高综合运输体系整体效率转变。总体判断“十四五”期江川区交通运输发展具备以下阶段性特征:

一是处于交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构建互联互通公路网时期。江川与相邻县区之间高速公路不足,快速通道尚未完全形成,高速公路尚未形成网络;普通国省道中还存在大量低等级公路,升级改造任务繁重;农村公路通畅水平与社会目标有较大差距,通行条件、安全性和抗灾能力还有待提升;铁路、航空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薄弱;客货运输站点规模小,等级低,不足以支撑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因此,必须采取更快的发展速度,大力构建高速公路路网,完善建设农村公路,改造普通国省干线,加快推进铁路和民用机场建设,提升区位优势。

二是处于提升运输服务品质的推进时期。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经济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的不断升级,人民群众开始关注安全、高效、舒适、经济等更高层次的运输需求,对交通运输服务方式、服务效率和品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与之相适应,在继续完善基础设施网络、提升运输保障能力的同时,还需要注重提升交通运输整体服务品质。


三、发展思路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视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的相关重大决策部署,坚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统领,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着力提升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提高交通运输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提升行业治理能力和水平,建设“内畅外通、能力充分、服务均等、便利可靠、安全绿色”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靠的交通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加快发展。按照适度超前的要求,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统筹建设、养护、运输、管理协调发展,通过实施一系列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重大项目、重大工程带动全行业协调发展。

保障民生,共享发展。把人民群众满意作为发展的价值取向和评判标准,突出交通运输服务行业属性,切实缩小区域城乡发展差距,努力实现交通运输服务为全体社会成员所共享。

互联互通,开放发展。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围绕省委、省政府着力推进的五大基础设施网络、滇中城市经济圈、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建设目标,打造互联互通交通。

安全发展,绿色环保。把安全保障作为重要前提,将“安全第一”的理念贯穿于交通运输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坚守底线思维和红线思维,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应对自然灾害、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本要求,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与基本国情出发,以构建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为指向,把节约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落实到交通运输各环节,努力实现交通运输绿色发展。

(三)发展目标

2025年,综合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更加完善,结构更加合理;运输装备和运输组织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和水平显著提升;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科技进步和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交通运输应急反应能力进一步加强,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便捷、安全、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基础设施衔接顺畅、运输服务便捷高效、科技信息先进适用、资源环境集约绿色、安全保障措施完备、行业管理规范有序。

1)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推进高速公路建设,实现与相邻县区互联互通。

——加快推进普通国省道和重要县乡道升级改造,优化完善路网结构。

——农村公路建设进一步完善。新改建农村公路,实现所有自然村100%通硬化路,农村公路网络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加快发展铁路运输,打造公铁复合交通系统。

——全力推进机场建设,填补航空运输发展空白,实现机场建设突破。

2)公共客运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基本形成衔接顺畅、安全高效的公共客运网络,由城际快速客运、城乡公交一体化客运、城市出租客运、农村客运和旅游客运等组成的多层次客运网络体系进一步完善。城乡客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发展,实现100%的乡镇和100%的建制村通客运班车,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实施农村客运公交化改造,提高农村客运通达深度和安全水平。积极引导客运装备优化升级,加快调整公共客运结构,以满足多层次客运需求为导向,加强运输市场监管,切实提升公共客运服务水平。

积极推进公交都市建设,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主体作用基本确立,扎实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推进数字、智能化道路运输客运发展,深入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

3)养护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加强基础设施养护管理,继续推进公路及桥隧技术状况复核检测,培育公路养护市场。推进养护体制改革,加大养护资金投入力度,逐步实现高等级公路养护机械化。高速公路优良路率达到98%,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平均优良路率要达到60%;库内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2017年基本完成急弯陡坡、临水临崖等事故多发重点路段农村公路县道的安全隐患治理。到2020年基本完成普通国省干线公路中按《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划定的A类安全隐患路段治理,基本完成农村公路中按《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实施技术指南》划定的A类安全隐患中通行农村客运班车和接送学生车辆集中路段治理。



  • 主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     承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77—8011091
    网站标识码:5304210001   网站地图
    备案号:滇ICP备0500476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210200000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