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玉溪市江川区开展2021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大街街道办事处,区属各有关单位: 《玉溪市江川区开展2021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2021年8月26日 玉溪市江川区开展2021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做好玉溪市江川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工作,有效发挥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的示范带动作用,按照《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关于开展2021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示范活动的通知》(农渔养函〔2021〕61号)及《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21年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示范活动的通知》要求,结合江川区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通过开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认真做好大水面生态放养、稻(藕)渔综合种养、工厂化养殖等工作,推进江川水产业绿色发展。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走产出高质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以水产业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渔业生态健康养殖为着力点,不断强化养殖环节监管,全面提升水产健康养殖水平,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努力将江川区打造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装备先进、产品优质、渔民增收、平安和谐的现代健康渔业示范区,实现江川水产生态健康养殖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严格按照《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管理办法(试行)》要求和考核验收标准,制定颁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和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规划,《水域滩涂养殖证》应发尽发,水域滩涂使用权确权率达到90%以上,具有承担技术推广、水生动物防疫、环境监测、产品质量检测等的机构,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达98%以上。通过示范创建,打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样板,辐射带动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模式广泛应用,促进水产养殖业绿色发展。 三、重点任务 由星云湖湖泊管理部门牵头做好星云湖生态放养示范,实现以水养鱼,以鱼净水,充分发挥渔业在星云湖生态修复中的重要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提升。做好星云湖土著鱼类保护和繁育工作,为大水面生态放养提供优质苗种保障。由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职能部门和沿湖乡镇(街道)负责,流转土地,主推稻渔综合种养、藕渔综合种养等技术模式,池坝塘主推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陆基圆池循环水养殖模式)、鱼菜共生生态种养等技术模式,实现尾水零排放或达标排放。建立健全渔业生态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和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进一步扩大渔业生态健康养殖示范规模、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督促落实渔业养殖经营主体安全生产责任,努力营造良好的渔业生态健康养殖社会共治格局。 (一)推广健康生态养殖模式 1.大水面生态增养殖技术模式。开展星云湖本底调查,确定投放量及投放品种,以及水体生态容纳量,加大以大头鲤为主的土著鱼类投放量,以“人放天养”的方式开展水产增养殖。积极开展水质保护型、资源养护型、生态修复型等增殖技术模式。 2.稻(藕)渔综合种养技术模式。沿湖流转土地2万亩,积极开展稻(藕)渔综合种养,利用稻田为基础条件,通过渔艺、农艺的融合,对其进行适度整理,在确保水稻(藕)稳产的前提下,适度开展生态水产养殖,做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提升稻田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3.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池坝塘积极推广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建设养殖设施,通过对养殖水进行物理过滤、生物净化、杀菌消毒、曝气增氧等一系列处理后,使全部或部分养殖水得以循环利用。由于养殖过程全程受控,因而具有节水、节地、节约控温能耗、养殖生物生长速度快等显著优势。 4.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模式。根据池塘养殖特点,在池塘内通过功能区构建、多营养级营造、智能机械配置等进行水质调控、底质调控和精准管控,实现高效集约养殖;在养殖区利用排水渠、闲置塘、水田等构建生态净化渠、沉淀池、生态塘、复合人工湿地和渔农综合种养系统等对养殖尾水进行生态净化处理。 5.鱼菜共生生态种养技术模式。在养殖池塘水面进行蔬菜无土栽培,利用鱼类与植物的营养生理、环境、理化等生态共生原理,使鱼类与蔬菜共生互补,实现池塘鱼菜生态系统内物质循环,达到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资源可循环利用的目标。 (二)强化监管,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1.建立健全水产养殖技术推广服务和水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在全区各乡镇(街道)农业综合服务中心配备1名水产辅导员,负责渔业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和渔业安全监管工作,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 2.开展养殖水域滩涂规划,全面实施水域养殖证发放制度。科学合理设置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渔业养殖区,在渔业养殖区内合理科学确定发展规模、发展目标、生产布局和养殖容量。全面实施水域养殖证发放制度,养殖水域养殖证发放证率达90%以上。 3.强化水产苗种、饲料和渔用兽药管理,建立渔业养殖数据库。渔用饲料和渔用兽药经营许可证发放率100%,建立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开展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工作,依法处理检疫阳性样品和生产场的阳性苗种。 4.建立健全健康渔业养殖监管制度,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同渔业经营主体签订《水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制定水生动物疫病防治和重大有害生物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配合各级检测机构做好水产品药残抽检制度,抽样检测水产品合格率达98%以上。 (三)强化水产品公共品牌创建工作 积极组织开展土著鱼类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报注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打造江川土著鱼类国家、省级公共品牌,加强宣传,进一步提高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 (四)实施水产品标准化生产 组织编制大水面生态放养和健康养殖技术一系列玉溪市地方标准,规范化指导生产,提高水产品质量。 四、工作措施 (一)组织保障 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部门领导和乡镇长为成员的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推进创建工作,创建示范工作纳入区政府重点工作,写入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制定颁布江川水产养殖产业发展规划。 (二)开展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技术培训 通过集中培训、示范基地现场观摩培训、水产技术人员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组织水产从业人员进行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技术培训,引导养殖户开展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按照无公害标准生产。 (三)示范推广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新技术 打造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样板,星云湖生态放养,沿湖周边主推稻渔综合种养、藕渔综合种养等生态绿色技术模式,池坝塘主推工厂化和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等技术模式,实现尾水零排放或达标排放。 (四)推广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积极推广光合细菌、芽孢杆菌、EM菌的应用,调控水质,减少病害,提高水产品质量。 (五)推广土著鱼类养殖和增殖放流 积极开展江川土著鱼类驯养繁殖试验研究,完善增养殖技术,繁育优质苗种,为增殖放流和推广养殖提供技术支撑和苗种保障。开发利用土著鱼类资源,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增加优质水产品数量,提高渔业品质,增加收入。 (六)积极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技术服务 多方位进行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与养殖户签订《水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任书》,建立渔业安全生产台账长效机制。定期不定期对水产品和鱼饲料进行抽检,确保送检产品合格率达98%。 (七)多种形式开展水产养殖技术服务 手机微信开展技术服务,通过互联网开展鱼病远程诊断、远程培训、水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等服务。 (八)加强渔业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水产技术推广、渔政执法、渔船监管和水产品、种苗病害检测、防疫检疫职能的渔业工作队伍建设,为江川区渔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五、职责分工 (一)颁布《养殖水域滩涂规划》,《水域滩涂养殖证》应发尽发,水域滩涂承包经营权、使用权确权率达90%以上。加强渔业队伍建设。有水产技术推广、渔政执法、渔船监管和水产品、种苗病害检测、防疫检疫职能的渔业工作机构和队伍。做好江川土著鱼类驯养繁殖试验研究,完善增养殖技术,繁育优质苗种,开展增殖放流和推广养殖。开展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技术示范推广、培训。制定养殖技术标准、实施水产苗种产地检疫制度、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二)本级财政投入水产养殖的补贴资金规模占投入农业补贴资金总规模的10%以上。保障申报工作经费。(责任单位:区财政局) (三)抓好星云湖生态放养示范,打造云南高原湖泊生态放养样板。(责任单位:区星云湖管理局) (四)推进沿湖稻(藕)渔综合种养示范。(责任单位:沿湖各乡镇(街道)、区农业农村局) (五)按照创建要求,制作验收影像资料。(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融媒体中心) (六)开展环境监测和水体水质监测。(责任单位:市生态环境局江川分局) (七)打造三产融合、文旅融合示范。(责任单位:区文旅局、区农业农村局) 六、进度安排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1年8月) 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创建活动目标任务、方法步骤和各部门工作职责,全区各相关部门分工协作,召开动员部署大会,深入学习农业农村部、省农业农村厅、市农业农村局相关文件精神,开展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工作。 (二)组织创建材料上报阶段(2021年9月) 围绕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申报材料要求,组织申报材料逐级上报。 (三)总结验收阶段(2021年10月) 对全区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查缺补漏,上报创建工作开展情况,同时通过“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管理系统”线上填报报送信息。 (四)接受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考核验收(2021年11月) 按照《国家级示范区考核验收标准及评分表》,组织验收材料,申请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考核验收。 (五)巩固提高阶段(2021年12月) 归纳总结创建过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吸收借鉴省内外水产健康养殖生态养殖好的做法和经验,取长补短,持续推进江川区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建设。 附件 玉溪市江川区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 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常 成 区委副书记、区长 副组长:张 曦 副区长 成 员:周宝在 区政府办公室副主任 莽嘉慧 区农业农村局局长 张乘风 区委宣传部副部长、区政府新闻办主任、区广播电视局局长 王志伟 区发展和改革局副局长(主持工作) 李光耀 区财政局局长 鲁 熊 区自然资源局局长 张润斌 市生态环境局江川分局局长 刘世培 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 张江明 区星云湖管理局局长 王 亮 大街街道办事处主任 李春伟 江城镇人民政府镇长 施永芬 前卫镇人民政府镇长 晏 春 九溪镇人民政府镇长 杨 东 雄关乡人民政府乡长 花云芬 安化乡人民政府乡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农业农村局,由莽嘉慧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处理日常事务。领导小组成员如有变动,由成员单位相应岗位职责人员自行递补并报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不再另行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