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强化党建引领,推行全区域孵化、全周期管理、全方位服务的社区社会组织工作模式,通过"从0到1"抓孵化、"从1到10"严管理、"从10到N "优服务,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打造出具有江川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新格局。 日前,江川区善之缘公益协会的志愿者来到江川区麻风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该协会已经连续6年到麻风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从今年6月开始,协会启动“一顿饭的陪伴”志愿服务活动,每个月都会组织志愿者到麻风村为老人做饭、打扫卫生。 江川区善之缘公益协会副秘书长 代江兰 善之缘公益协会2017年成立,志愿者已经达到400多人 ,主要做的是帮助孤残老人、留守儿童、智障残疾,聚社会之力,发公益之光。 近年来,江川区大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区已注册志愿者3.4万人,打造了江城镇侯家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志愿服务品牌。此外,由省、市、区民政部门主办的“五社联动”助力“一老一小”服务试点项目在江城镇江城社区破冰启动,通过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社会慈善资源等要素,有效提升社区治理效能。 江城镇社会工作服务站副理事长 曹静 :我们江城镇社工站通过五社联动,针对一老一小群体的实际需求 提供了更精准的服务,满足多样化的需求。 在推进基层治理工作中,江川区构建全区域孵化格局,在区党群服务中心建设1个区级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在7个乡镇(街道)建立社会工作服务站,在66个村(社区)建立社会工作服务室,推动社区社会组织实现"从0到1"的突破;优化"4+ N "孵化类型和加固"10+ N "孵化链条,助力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孵化。 江川区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 瞿莹蘋:江川区建立了区、乡、村三级社会组织孵化阵地。主要聚焦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需求,重点培育孵化了社区事务类、生活服务类、文体活动类、公益慈善类等社区社会组织。探索了政府家、社会家、群团加等模式,主要以志愿服务常态化开展政府购买、精细设计、自筹资金、社会协同、民主协商、穿针引线、汇聚力量、公众参与等模式,助力江川江川基层社会治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