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川区宁海街道宁海社区以党建为引领,聚焦居民需求痛点,创新基层治理模式,通过构建精细化网格管理体系、搭建多元共治平台、深化志愿服务机制等一系列举措,推动社区从传统“管理”向现代化“服务”转型,成功探索出一条现代化服务型社区建设的新路径,提升了居民幸福感与获得感。 走进宁海民居小区,映入眼帘的是整洁有序的道路、停放规整的车辆,花坛内绿植郁郁葱葱,居民楼道干净敞亮。小区花园里,老人悠闲聊天,孩童嬉笑玩耍,处处洋溢着祥和温馨的氛围。住户张雪花见证了小区的蜕变历程。
宁海民居小区住户 张雪花:以前我们来的时候,居民之间老是打架斗殴,停车也不方便,环境也不干净。从2021年社区成立,现在打架斗殴的也没有了,停车也方便了,卫生也整洁干净了,居住体验也提升了。
2021年社区成立前,宁海民居小区基础设施薄弱、绿化带垃圾堆积、邻里矛盾频发、管理混乱无序,居民生活品质亟待改善。面对这些难题,宁海社区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将党建工作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构建“党支部+网格长+楼栋长+网格员”组织体系,实现小区网格精细化管理。借助民情恳谈、党建联席会、入户访谈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诉求,分类建立问题清单,确保精准解决问题。网格员每日巡查,及时上报隐患,社区及时掌握网格里的大事小情,为居民提供贴心服务。同时,社区还组建人居环境监督员、文明新风倡导员、社情民意观察员、民族团结联络员、政策理论宣讲员和“红旗”志愿服务队,通过亮明身份听民意,及时解决居民需求。
巾帼志愿服务队队长 郭淑焕:小区里面老人不方便,我们帮助他们买菜送去给他们,老人不出门,三日没见他,我们就敲门问一问。每周星期五,我们志愿者就来小区里面,马路上打扫卫生。我们挨家挨户的上门宣传政策,居民家里面有矛盾,我们上门调解。
为激发居民自治活力,社区打造“红色邻里议事厅”和“居民评理说事点”,构建起“党支部引领、多方协同、群众参与”的共治格局。同时,将辖区单位、企业、个体户等纳入常态化联系服务范围,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每个月定时开展4期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
宁海社区监委会委员 周甜甜:向他们发放宣传册,讲一些法制的条例,还有森林防火,让他们增加安全意识,定期我们也会开展文化活动,丰富居民的生活。
此外,宁海社区聚焦居民多元化需求,打造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紫明苑居民小组党支部等服务站点,为党员学习教育、居民活动、志愿服务提供平台,实现社区治理效能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
宁海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 杨世有:下一步,宁海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把党的领导贯穿到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依托社区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发挥多方力量加大各类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用好“居民协商议事”平台,及时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进一步提升群众归属感和幸福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