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川,有这样一位“用工摆渡人”,她穿梭于江川区和红塔区的田埂之间,左手连着江川闲置的农民工技能,右手牵着红塔区旺盛的种植用工需求。她就是劳务经纪人金雪娇,用一辆公交车、一个手机,架起了两地农业用工的“跨区桥梁”,让农忙时节的田间地头既有“速度”更有“温度”。 每天清晨,来自江川区各个街道、乡镇的工人们就带好装备在路口集合,等待金雪娇安排的接送车到来。这辆往返于江川区与红塔区的接送车,每天准时接送他们到红塔区务工,成了农民工眼里的“增收专车”。一个小时的车程,金雪娇的电话接打不停,每天哪里用工、用多少工、工人上工的时间……她都安排得清清楚楚。通过打好两地农业的“时间差”,金雪娇让江川区的劳动力“动了起来”,让红塔区的土地“忙了起来”。
劳务经纪人 金雪娇:我是提前跟基地上的老板联系好,然后我再做好计划跟安排,每天早上是用公交车把工人拉上去玉溪红塔区,然后我们七点钟下地干活,五点钟我们就下班了,做完活后我们再用公交车把人安全的送回家。
在红塔区北城镇的农田里,工人们拔蒜、抖土、去黄叶……动作麻利。金雪娇穿梭在田垄间,一会儿帮农户清点采收数量,一会儿提醒工人们累了要注意休息,认真负责的态度不仅让用工基地赞不绝口,也让跨区务工的群众心里暖烘烘的。
工人 赵存芝:以前我们自己找活计做,活计相当少,做下来剩余的钱也相当少,现在从他们这些劳务经纪人接我们来这里做,也做得高高兴兴的,收入也增加了,做活计也不用我们自己找。
为了让农民工安心外出务工,金雪娇还提供全程跟踪服务,在务工过程中,若遇到问题,农民工们也会第一时间联系金雪娇,她总是想尽办法协调解决。经过金雪娇的努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通过她的牵线,实现了跨地区就业增收。这位被乡亲们亲切称为“金管家”的经纪人,心里装着一本“农活日历”,每年各类蔬菜成熟上市的时节,她总能精准对接红塔区的种植户,把工人们送到最需要的田间地头。
劳务经纪人 金雪娇:这几年玉溪红塔区蔬菜种植多,用工需求缺口大,我们江川各村镇有不少人闲在家找不到工作,我就想着搭个桥,让大家在家门口把钱挣了。
金雪娇说,目前由她带领外出务工的群众已经达到了100多人,未来她还会继续拓展合作渠道,扩大服务范围,为更多农民工和种植户搭建起高效的用工对接平台,助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提升。
劳务经纪人 金雪娇:只要乡亲们有需求,种植户有需求,我这个“搭桥人”就会一直干下去,我会让土地不闲置,让劳动力不浪费,让我们的农民工也有一份相对稳定的收入,去提高生活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