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卡即用、管网到田,曾经“靠天吃饭”的农田如今水流潺潺;老旧管道更新换代,智能水表悄然入户,困扰村民多年的用水难终成历史……江川区前卫镇以解决农村供水这一急难愁盼问题为突破口,精准实施水利项目,为农业生产与人畜饮水筑起坚实屏障。
在业家山片区蔬菜产业提升项目现场,齐整的土地旁,银色的水利管网沿道路延伸。这一变化得益于今年4月完工的蔬菜产业提升项目,该项目新建1公里抗旱应急沟渠、500立方米高位水池,4.5公里灌溉管网,150套智能取水卡表每5亩安装一个,让农户刷卡就能取水灌溉。
业家山村民 李富春:现在建起了水池和卡表,农户栽庄稼比以前效果好了,栽下来庄稼产量也高。现在想栽什么蔬菜也可以栽,我们卡上存存钱,只用去插卡就可以取水,浇蔬菜也好,浇烤烟也好。
据悉,该项目引入石河水库与星云湖湖外水循环体系水,清流直达地头,共覆盖1260亩耕地,惠及全村136户农户,彻底解决了云峰村昔日靠人力或拖拉机高价运水的困境。
前卫镇业家山村驻村书记 张响:以前这个村取水难用水难,老百姓的种植积极性也不高,他们的收入也是偏低的。为了改变这一个现状,业家山村委会积极向上级申请蔬菜产业提升项目。自从实施了这个项目之后,村民种田积极性也变高了,以前每一户人均收入到3000元左右,现在是翻了一番能到6000元到7000元,我们租田的租金也是提高的,这个项目带给我们的实惠是很大的。
与此同时,周官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也在紧锣密鼓推进中。曾经的周官村因水管老化等原因,漏水停水情况时常发生,给村民日常生活及人畜饮水带来了诸多不便。2024年下半年,周官村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动工,该项目总投资200万元,计划改造老旧管网18.2公里,更换1300多只远传物联网水表,对输水、配水及入户设施全面升级,覆盖周官村五个村民小组3600人,实现“一户一表”精准管理。项目建成后,周官村漏水率将明显下降1,水质稳定性显著提升,24小时稳定供水成为现实。
周官村村民 李艳春:以前停水是经常会有,谁家施工盖房子就容易挖断,现在换成铁管,很不会出现什么问题,断水之类的也少得多了,水的质量也提升多了。
前卫镇周官村委会监委会主任 靳吉富:改了以后农户很满意,农村生活用水就有保障了,现在每条巷口增加了个小球阀,每家每户出问题当时就能解决。
此外,前卫镇还累计投入404万元用于供水基础设施升级,业家山上邑村、后卫新河咀村的管网改造工程已完工投入使用,解决了786户村民的用水难题。
从梯田刷卡灌溉,到厨房用水保障,前卫镇通过做好“水文章”,破解“三农”难题、夯实乡村振兴水利根基,为护航民生福祉提供了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