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江川区开展2025年全国科普月主场活动,通过多样化、接地气的科普形式,让群众近距离感受科技魅力,轻松学习科学知识。 活动现场热闹非凡,各参与单位结合自身职能特色,以发放科普宣传册、摆放科普展板、开展现场演示等形式,向市民普及科学知识。人工智能展区成为全场焦点,在工作人员的操控下,灵活的机器狗精准完成跳跃、转圈、避障等一系列动作,憨态可掬又充满科技感的表现,引得地在场学生和市民们阵阵欢呼,大家直观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区消防救援大队的展位同样人气十足,各类消防救援设备整齐陈列,消防员耐心讲解设备功能,并现场演示部分装备的使用流程。而在趣味科学体验区,九连环、鲁班锁、小孔成等传统益玩具也吸引了不少市民上前体验。此外,区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也积极行动,通过模拟人体模型演示心肺复苏等急救操作,向群众普及急救知识和技能。
区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靳娜:今年是第一个全国科普月,我们组织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多部门协同联动,打通科技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通过分层分类的科普活动,让科技知识真正融入群众日常生活,助力提升全民科学文化素质,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科技动力。
据悉,此次活动由江川区科学技术协会牵头,联合区委宣传部、区教育体育局、区科技局等27家区直单位共同开展。后续江川区还将围绕“科技惠民、创新赋能”主题,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持续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助力营造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良好社会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