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川区人民政府!
今天是:
   

江川区汛期现状与防汛应急措施


来源:江川区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2-05-24 10:00:56 点击率: 907打印 】【 关闭

 

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的时期,容易引发洪涝灾害。防汛事关人民的切身利益和生命财产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因此,做好防汛至关重要。

一、汛期现状

江川区由湖泊、盆地、中低山脉组成,境内有主要河流16条,河道总长184.8公里,洪水流量大,多数为季节性河流。2022年以来江川区未发生大范围降水,未发生洪涝灾害,未出现因汛造成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二、汛期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抢险队伍工作人员落实不到位

部分干部思想麻痹,重视程度不够,有应付现象。各级都成立了防汛抢险队伍,但很多都流于书面,人员没有集中进行防汛培训,没有进行防汛专项演练,遇灾情险情,抢险措施很难在第一时间得到落实。

(二)防汛物资储备不足

乡镇、村欠缺物资储备或储备措施落后,防汛块石不储备或少储备,防汛袋风化严重,防汛木桩未缺乏,遇险情,还需加工,费时费工,容易贻误汛情。

(三)抗洪排涝工程建设不到位

一些村、镇抗洪排涝工程年久失修,淤泥、生活垃圾未及时疏通;部分水利设施设备长期未维护,严重老化,排水泵站管护不到位,排涝闸门日常未进行开闭实验,过水能力差,遇降水集中情况容易导致排水不畅,造成洪涝灾害。

(四)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稀少

部分地区森林覆盖率低,植被稀少,容易造成山体荒漠化,长期降雨或大范围降雨容易造成滑坡或者泥石流,且好多村落建在山脚,遇汛情很难及时躲避,救助难度较大。

(五)群众防洪防汛意识较弱

江川区农村人口比例大,受教育程度层次良莠不齐,防洪防汛意识不强,当发生自然灾害,应对方式方法不恰当,自救互救能力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不安全状态时刻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

三、防汛措施

(一)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必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对防汛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必须要有高度的警觉性。要按防最大的讯,抢最大的险,抗最大的洪,救最大的灾来要求,认真做好各类准备工作,要把形势估计得更严重一些,把存在的问题考虑得更全面一些,切实把准备工作做得更加充分,更加扎实。要坚持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二)要扎实做好汛前检查

每年汛前来临前,要组织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对辖区水库、河道、险工险段、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进行全面、拉网式的认真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抓紧整改,迅速拿出处理方案,决不能有险不除,带险入汛。

(三)要做好清淤清障

每逢汛期,经常会出现内涝情况,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而这往往和汛期前清淤清障不到位有关。排水渠道淤积严重,排水系统不畅,应在汛前对排水渠道进行一次彻底大清淤,提高渠道的排水能力,确保水流通畅。对影响行洪的建筑物、树木等要及时清障,防止洪水来临造成此生灾害。地势低洼的地带,要做好引流,防止洪水湍结,造成洪涝。

(四)要备足物资

物资是防汛的重要物质基础。对防汛物资要做到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防洪引水物料、抢险救援设备、应急保障物资等等都要备好,并实行专人管理,对于往年备份的物资要清点、检查,失效的要及时更换,对群众和社会力量自发筹集和捐赠的物资,要做好登记和管理,以备急用。

(五)要加强队伍建设

防汛抗洪,人永远是第一位的。汛前准备需要人员,汛时抢险需要人员,汛后保障需要人员,因此,建设一支完善的防汛抢险救援队伍至关重要。要构建专业化抢险救援队伍,更要发动群众参与,汛前要组织队伍进行相关应急演练和技术培训,保证有汛时拉得出、冲得上、稳得住

(六)完善防洪防汛预案

县区级防汛部门要编制和完善防汛预案,明确责任主体,落实以防为主的基本要求;村镇要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编制详细的应急预案,有明确的防汛策划方案;抓主体,落实防汛要求。

(七)提高防汛意识

普及防汛安全知识,增强辖区居民的防汛安全意识,开展加强防汛宣传,提高全民自防意识的宣传活动,此次活动针对居民如何提高防汛安全意识、如何安全度汛进行了重点讲解。村镇定时播报天气预报,提醒并叮嘱大家要注意对暴雨、雷电、大风等恶劣天气的防范,让居民了解基本的防洪防汛安全知识,提高了居民对防汛知识的认知,进一步增强了大家避险自救的能力。

 

  • 主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     承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77—8011091
    网站标识码:5304210001   网站地图
    备案号:滇ICP备0500476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210200000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