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它的核心是积极教育人们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以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准备、生命保护、生命质量以及人民的健康水平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和社会生活领域。因此,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作为提高公民素质,转变生活方式,改善人类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成为政府制定卫生政策的基石。全面和深刻地把握我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规划的总体思路是很有必要的。 一、总体目标 在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指导下,创建以区卫计局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街道、社区、学校等健教人员为辅的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完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运作机制,创立适应我区健康教育发展、满足社会不同层次需求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知识水平和保健技能,促进全社会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二、具体指标 1、建立适应我区健康发展的健康促进服务网络; ①要建立以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服务网络,完善内部机构设置; 2进一步提高人员业务素质,优化人才结构。要建立和健全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机制; 3、建立和完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规划 ①制定社区、学校的健康促进规范;②制定本区重点人群和重大疾病健康教育规划;③完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服务项目和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考核标准。 4、以村卫生室(所)为平台,全面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服务中心为主,制定健康教育工作计划,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健康教育服务项目》规范的各项任务指标,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定期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同时紧紧围绕季节及疾病流行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使辖区内的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达到7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以上。 5、做好重大疾病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①普及传染病防治知识;②大力开展防治性病和艾滋病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③普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使高血压、心及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本知识。 6、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 ① 首先明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性质、原因和处理办法,根据区疾控中心确定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制订工作方案,开展工作部署。根据工作方案,落实工作内容,积极利用健教资源,及时有效地开展本辖区的健康教育工作。 ② 做好宣传资料的制作发放工作,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特点,开展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根据需要制作必要的宣传资料,发挥健康教育网络队伍的力量,将宣传资料(包括上级下发资料)快速地发放到灾区、疫区和群众手中,同时开展相应的咨询宣传工作, ③ 开展宣传效果评估 首先开展过程性评估,如对计划实施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对宣传材料的发放工作进行评估等,其次要对不同人群进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态度、心理及行为进行效果评估;公共卫生事件结束阶段。 7、以村、社区、学校、幼儿园等为重点,推动场所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突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健康知识水平和心理素质; 1在辖区内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2要加强重点行业人员的健康教育,在企业、事业单位中开展健康促进活动。 3要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从业人员的健康知识培训。 8、加强烟草控制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 认真履行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完善政府主管、多部门参与的控烟工作,建立健全职责明确、运行良好的控烟工作体系。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各类公共场所有明显的控烟标志和控烟劝导人员。 三、策略与措施 1、强化政府主导地位,动员全社区参与 ①强化政府在城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主导地位是落实规划的重要策略与措施。政府要把健康促进纳入社会发展规划,纳入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提高市民素质的重要内容; ②要加强与街道、居委、学校等部门之间的协调,明确各部门职责,把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各自的规划目标,把健康教育与各部门的业务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要充分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学校、家庭参与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开展全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 ④建立和完善稳定的经费补偿机制和渠道。 2、建立健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系列条例法规,努力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 目前国家颁布实施的一系列有关保护人民健康的法律法规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提供了许多政策支持和法律依据,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纳入法治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健康教育专业机构要转变工作模式与工作方法,提高科学管理的内涵,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对辖区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的实行突出重点,分类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