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居民区卫生 社区卫生标准 1.社区爱卫组织机构要健全,有专(兼)职爱卫工作人员,各项爱国卫生制度健全并有实施记录,原始资料装订规范。 2.社区有3平方米以上固定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内容每2个月更新1次。健康教育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社区建有体育健身设施,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率达30%以上,每千人口至少有2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3.道路平整硬化,无坑洼、积水及泥土裸露。路面、绿地、幢落、社区围墙周边区域无暴露垃圾、卫生死角、违章建筑、乱贴乱画、乱堆乱放、乱拉乱挂,环境整洁,不饲养家禽、种植蔬菜,饲养宠物严格遵守有关规定。 4.厕所为水冲式,设施完好,运转正常,达到国家二类以上标准。有专人清扫保洁,定期消杀,清洁卫生,无积尘、无蛛网、无积便和尿垢,无蝇、无蛆、无臭。 5.路灯、灯罩无破损,亮灯率达到95%。 6.社区无乱设摊点、占道经营现象,特殊需要须经有关部门批准,定点规范管理,经营单位必须证照齐全,符合国家规定。食品经营、美容美发、旅店等证照齐全,卫生管理符合规定要求,社区加强监督。 7.公共停车区标志标线明显,车辆分类停放有序,首尾一致,有专人管理。 8.社区有专人负责除四害工作,定期组织消杀活动,灭鼠、灭蟑药物投放到位,“四害”密度控制有效,符合国家标准。 9.辖区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卫生工作,统一纳入社区管理。社区加强监管,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定期督促指导。 10.住户装修不得影响周围居民的休息,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委托清运。 11.社区绿化见《社区绿化养护管理要求》。 12.社区保洁见《社区保洁管理要求》。 居民区、住宅小区卫生标准 一、爱国卫生组织制度健全 1.社区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主任(或组长),有一名副主任具体负责爱国卫生工作,组织网络健全。 2.爱国卫生有工作计划,有活动措施,有工作总结。 3.建立并坚持卫生大扫除制度、街巷清扫保洁制度、垃圾袋装管理制度、除四害工作制度、“门前三包”责任管理制度、住宅楼卫生管理制度、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等。 4.经常开展多种形式的爱国卫生检查评比活动,并有明查暗访记录,及时表扬先进,督促后进。 二、室内外环境整洁 1.基础设施完善。街巷、院落、路面硬化、平整、无坑凹、无积水。下水系统完好、畅通,窨井盖齐全。街巷和驻地单位公共厕所为水冲式。街巷每50米和居民楼每两个单元配置1个密闭垃圾桶。街巷无乱搭乱建。辖区内群众户厕必须改造为水冲式卫生厕所。 2.驻地单位和家庭,室内家具、设备、物品摆放整齐,做到无蛛网、积尘、老鼠、蟑迹,房屋门窗完好,墙壁清洁,窗明几净。 3.驻地单位和家庭庭院,车辆停放规范。每天对街巷、绿地、院落清扫保洁,清扫保洁率达98%以上,做到无杂草、无卫生死角、无违章占道、无乱设摊点、无乱堆乱放、无乱抛乱扔、无乱丢废弃物、无闲置积水、无路面积尘。 4.单位和住宅用房屋顶、平台无乱堆乱放、无垃圾杂物,保持经常整洁。住宅楼道无杂物、无乱贴乱画,墙面清洁,门窗完好,保持经常整洁。 5.道路两侧全部绿化或硬化,做到泥土不见天。 6.楼房阳台整洁,封闭规范,样式、颜色协调一致。 三、加强垃圾和厕所卫生管理 1.驻地单位和居民全面实行生活垃圾袋装化、密闭化,每天定时、定点、扎口投放袋装垃圾,袋装率、扎口率均达100%。辖区内无暴露性垃圾。 2.驻地单位和居民生产性垃圾、建筑装潢垃圾和各种大型废弃物定时清运到指定的地点,无乱倒乱扔或长期不清现象。 3.辖区内公共厕所均为水冲式,每天专人冲洗、消杀,达到地面净、墙面净、便池净,无积粪、无蝇蛆,基本无臭,化粪池密闭,无漫溢。 四、积极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社区有固定的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内容每2个月更新1次,并留有小样或照片。 2.经常开展多种形式、多项内容、面向各方面人群的健康教育宣传活动。 3.居民健康知识入户率达100%,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以上。 4.公共场所有醒目、足量、固定的禁烟标志,积极开展争创无吸烟单位活动。 5.健康教育资料齐全、规范,装订成册。 五、积极开展“四灭一禁”工作 1.除四害工作有组织网络,有专人负责,定期开展四害灭杀工作。室外环境设有灭鼠毒饵站,每2000米范围内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不得超过5处。蚊蝇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做到无闲置性积水,无陈旧性和暴露性垃圾,无蝇蛆、孑孓孳生,基本无蝇。 2.驻地单位和居民禁止饲养鸡、鸭、猪等禽畜,特殊情况经区有关职能部门批准饲养的,必须符合有关环境卫生管理的规范要求。养鸽户必须搞好周围环境卫生,防止污染,并不得影响他人。养犬要登记上牌圈养,并定期进行预防接种。 六、积极搞好其它卫生工作 1.辖区内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各类公共场所必须“三证”齐全,卫生设施、卫生条件达到国家关于食品安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要求。 2.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三废”排放和噪声必须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 家庭卫生标准 1.积极参加街道、社区组织的爱国卫生运动,支持和服从卫生管理。 2.室内家具、物品摆放整齐。四壁、顶棚、物面、地面、门窗无蛛网、无灰尘,窗明几净。厨房通风良好,无油腻、污垢。楼房阳台封闭规范,保持整洁。院落整洁,无蚊蝇孳生地和孳生物。 3.不准在室外公共楼道、公共车棚摆放杂物,及时清除各种废弃物,不得占道堆放、经营、作业,不搞违章搭建。 4.垃圾袋装,定时、定点、扎口投放。建筑装潢垃圾及大件废弃物按环卫部门规定送到指定收集处。 5.家庭厕所为水冲式,清洁卫生,无蝇无蛆,基本无臭。 6.室外无积水,无蚊蝇孳生物,无鼠洞、鼠粪、鼠咬痕、蟑粪等鼠迹蟑迹,室内做到无鼠、无蟑螂(卵荚)、无蝇,基本无蚊。 7.家庭养花肥料缸定期清洗、消毒,加盖密闭,确保无蝇、无蛆、无蚊虫。 8.建成区家庭禁止饲养禽畜,无违规饲养宠物和犬,养鸽户不得影响周围环境卫生。 9.家庭成员自觉学习健康素养知识,熟悉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测试的各类题目。自觉遵守市民公约,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城中村卫生标准 1.爱国卫生组织网络健全。成立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主要负责人任主任(或组长),有一名副主任具体负责爱国卫生工作。 2.爱国卫生有工作计划,有活动措施,有工作总结。建立并坚持群众性的卫生大扫除制度、环境清扫保洁制度、垃圾粪便管理制度、除四害工作制度、“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理制度、驻地单位卫生检查制度、卫生检查评比制度等。 3.建立专职保洁员队伍,配足保洁人员。落实保洁工作制度,实行全日制清扫保洁和垃圾收集清运,确保村内路边地角、房前屋后、河(塘)岸水面无卫生死角。垃圾日产日清,每天密闭收集清运不少于2次,清运率100%。 4.环卫设施齐全,垃圾桶(箱)布局合理,有盖(门)密闭,经常清(冲)洗,保持清洁。垃圾日产日清,桶(箱)外无积垢,周边无散落垃圾。 5.建有必要的公共厕所,公共厕所和单位、住户厕所全部为水冲式。落实管理人员和制度,定时打扫冲洗,定期消杀,灭蝇、灭蚊,保持干净、基本无臭。村内确保无露天粪坑。 6.道路硬化平整干净,无坑洼、积水及泥土裸露。污水排放设施完善,排污通畅,无污水外溢。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摆、乱拉乱挂、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扔乱倒现象。 7.除四害工作有组织网络,有专人负责,定期开展四害灭杀活动。室外环境设有灭鼠毒饵屋,每年春秋两季开展大规模灭鼠活动,努力做到室内无鼠、鼠洞、鼠粪、鼠咬痕等,室外基本无鼠,每2000米室外环境鼠洞、鼠粪、鼠咬痕等鼠迹不得超过5处。每年夏秋季开展灭蟑灭蚊蝇活动,蚊蝇孳生地得到有效治理,做到无暴露性垃圾、无闲置积水、无蝇蛆、孑孓孳生。室内无蝇、无蟑螂及卵荚和蟑迹。 8.禁止饲养畜禽。饲养宠物要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并拴养,不影响环境卫生和群众安全。 9.露天集市内地面硬化,上下水设施完善,摊位摆放整齐,商品划行归市。 10.无废品收购点。原有废品收购点的要予以取缔。 11.建有3平方米以上的健康教育宣传橱窗,内容每2个月更新1次,并留有小样或照片,普及卫生防病及健康知识,促进居民、村民形成良好卫生习惯,健康知识知晓率在70 %以上。各类公共场所、会议室有禁烟标志,室内禁止吸烟。 12.村委会指定专人负责环境卫生管理,建立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巡查考核制度,每个行政村必须建立卫生监督小组,落实相关人员,每天巡回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治。工作过程性台账资料完整,资料装订存档。 13.积极配合搞好其他卫生工作 (1)村内的食品生产经营户,必须全面达到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规范要求。 (2)村内的旅店、浴室、美容理发店、卡拉OK厅、网吧等必须全面达到国家关于公共场所卫生管理的规范要求。 (3)村内的企事业单位必须符合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关规范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