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川区紧紧围绕“湖泊革命”工作要求,不断增强星云湖联合党委作用,深化“党建引领高原湖泊卫士”行动,管好用好“湖泊革命工作队”,推动党建资源在星云湖保护治理一线聚集,以“党建红”不断引领“生态绿”。 强化政治引领,积蓄湖泊保护“精神力量”。把生态文明建设专题培训纳入领导干部和党员教育培训年度计划,作为“万名党员进党校”“万名党组织书记大轮训”“基层党组织书记讲坛”等各类培训班次的重点内容,与“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有机结合,着力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责任感,提升各级领导干部保护星云湖的自觉性。今年以来,共组织758个党支部13000余名党员参加了“共护母亲湖”等主题党日活动。全面推行党支部“第一学习议题”制度,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各级下发关于湖泊保护治理文件精神作为党组织“三会一课”的“第一主题”,以理论武装凝聚星云湖保护治理共识。将深化党建引领湖泊保护治理纳入组织工作要点和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项目化清单式抓好落实。健全完善“党建+河长制”“党建+人居环境整治”“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积分制”等制度,确保“湖泊革命”责任无缺失、工作全覆盖。 建强组织堡垒,增强湖泊保护“整体色彩”。坚持以党建带群建,持续深化星云湖联合党委作用,组织发动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两新组织等社会力量组成的8个联合党总支和16个星云湖径流区河道联合党支部参与湖泊保护治理,汇集形成爱湖、护湖合力。深化村级组织大岗位制,把生态文明建设和星云湖保护治理纳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岗位职责清单,进行全程纪实管理,并作为年底考核重要依据,压实村(社区)“两委”干部护湖爱湖责任。对全区814个党组织分析研判,重点对沿湖283个“一般”党组织和3个“后进”党组织进行“过筛”提升,切实建强生态引领的战斗堡垒。完善党员群众“双积分制”,将生态环境保护纳入积分内容,引导党员群众争当产业调整先锋、生态修复先锋、护湖爱湖先锋、宣传教育先锋,以党旗“红”促湖泊“绿”。今年以来,共引导402个党组织8500余名党员到星云湖保护治理一线开展清河行动、人居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 建强治理队伍,备足湖泊保护“笔墨纸砚”。按照“四治一网”工作思路,联合组建6支“湖泊革命”工作队,51个流域行政村(社区)工作组,派驻“湖泊革命”工作队(组)员158人。抓实“湖泊革命”工作队日常管理使用,完成《江川区“湖泊革命”指挥部工作组组员考核办法》初稿拟定,完善下发《江川区驻村工作队、“湖泊革命”工作队管理办法》,形成20条管理措施。调整大街街道析置后人员分流变动的“湖泊革命”工作队(组)员29名。定期通报工作队(组)员签到情况,督促“湖泊革命”工作队员落实日常管理“六个一”要求,认真履职尽责。加大在星云湖保护治理一线考察识别干部力度,推动干部向星云湖保护治理发力。选拔7名具有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相关的专业背景或工作经历的优秀干部到环境保护、农林牧水、湖泊保护治理等生态领域岗位任职,充实职能部门领导班子专业力量。落实“百名博士建功新时代行动”,争取1名生态保护领域的博士到江川挂职。用好用活各类在江人才,引导鼓励张四春等专家人才在星云湖保护治理方面发挥专业作用。 健全制度机制,延伸湖泊保护“线条细节”。健全包保机制,以“支部包片、党员包段”为原则,组建66支党员先锋队,常态化开展巡河、清河行动,及时发现、有效处理星云湖流域内河道存在问题。完善网格化管理机制,将流域内村(居)民小组划分为351个责任网格,由网格长和网格党员带头,引导群众在禁种大蒜、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专项行动中先锋示范。实行执法部门和乡镇(街道)“双向召集”制度,拓宽星云湖流域治理问题解决渠道。深化河(湖)长制,延伸入湖河道综合整治、流域截污治污责任链条,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在沿湖建立生态保护等5类岗位,引领无职党员助力星云湖保护。细化党员积分制管理,探索群众积分制管理,将星云湖保护治理融入党员和群众积分制管理,建立“高原湖泊卫士”流动红旗评比机制,激励广大党员积极投身星云湖保护治理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