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好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统筹指挥、沟通协调、评估督查的作用,区爱卫专项办坚持守正创新、真抓实干,补短板、强弱项,着力构建以实效为导向的常态化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技术评估督导机制,以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打通贯彻落实爱卫工作中的堵点难点,推动健康县城“7个专项”工作提质增效,持续深化“玉溪之变”。 聚焦“精细管理”,落实“划片分组”。明确区推进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指挥部办公室组织体系及工作职责,抽调精干力量组建8人技术评估督查组,推行“片区负责制”,将技术评估督查组分为东片区、中心城区、西片区3个小组,每个片区由对应的组别负责,通过划片分组、包干包片,全覆盖、全领域督查3个片区、联系7个乡镇(街道)爱国卫生“7个专项”工作,实现督查组由“专科”向“全科”的转变。 全面“理清思路”,推动“督有实效”。以“摸清家底、掌握实情”为开展督查的工作思路,各小组坚持用脚步丈量城市,逐街、逐店、逐小区了解掌握片区内机关事业单位、网格范围、公厕、洗手台、垃圾收集点等各种城市构成要素基本情况,并对存在问题进行排查,按照“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的要求,建立问题、责任、整改“三张”清单,形成“问题下派—整改监督—问题销号”的闭环链条,有效推动城乡裸露垃圾、公共厕所、公众洗手配套设施、餐饮服务环境卫生和农贸市场“脏、乱、差”等问题整改落实,切实提高督导工作针对性、操作性、实效性。全年共下发督查通报44期,督促741个问题整改落实。 破除“本领恐慌”,培育“行家里手”。围绕补知识弱项、补能力短板、补经验盲区,利用政治学习机会,建立“周学习”制度,采取“集中学+常态学”的模式,组织全体人员开展业务知识学习,全面掌握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健康县城建设三年行动等相关工作要求,全面提升督查组的业务能力、决策能力、执行能力和协调能力,成为片区工作里的行家里手,以干部能力素质的提升推动卫生县城向健康县城提标升级。截至目前开展培训学习20余次。 深入“一线调研”,实现“以督促干”。深入践行“一线工作法”,实地走访、深入调研,促进解决“永宁寺拆迁工地管理难题、大街小学三街校区泥土裸露、新建城区道路无人管理”等“老大难”问题,实现永宁寺拆围增绿、大街小学三街校区门口道路硬化增设非机动停车场。通过实行“片区负责制”,让“安排任务的人”亲临一线、面对面指出问题,与“落实任务的人”共同研究、头碰头解决问题。让每一位督查人员既成为发现问题的专家,又成为解决问题的能手。通过以督促干,提升各部门抓工作的主人翁意识和履职尽责自觉性。 下一步,区爱卫专项办将持续推动形成转作风抓落实的工作合力,进一步查找工作短板,细化工作流程,将作风革命、效能革命落到实处,助力江川“三区一城”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