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是我国第37个爱国卫生月。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爱国卫生运动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广泛动员群众,深化爱国卫生运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响应“爱卫新篇章 健康‘心’生活”的主题,江川区疾控中心精心组织并开展了多项与病媒生物防控相关宣传和实践活动,铸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 
一、爱国卫生运动的重要意义 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一项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活动,旨在通过改善环境卫生、提升公共卫生水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病媒生物传播疾病一直是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如蚊虫可传播登革热、疟疾等,老鼠能携带鼠疫杆菌等病原体。 二、开展多维度宣传活动 活动聚焦病媒生物防控,旨在提高公众对常见病媒生物种类的认知,让公众了解其危害,并掌握科学监测和防控方法,从而营造健康卫生的生活环境,铸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中心设计制作了多种宣传资料,包括常见有害生物图谱、居民防虫宝典。宣传海报以醒目的色彩和直观的图片,展示病媒生物传播疾病的典型场景。宣传手册内容详尽,不仅介绍病媒生物的危害,还详细阐述防治措施,如家庭如何防蚊灭蚊、单位食堂如何防鼠灭鼠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病媒生物的生活周期、传播疾病的过程以及科学防控方法,便于观众理解和接受。 
三、强化病媒生物防制队伍 4月23日江川区疾控开展“除四害”专题培训,从四害“生物习性、防制方法、效果评价”三方面切入,详细讲解“四害”的生活规律、防制技巧以及消杀药物安全管理,并通过实践案例介绍等多个维度,为病媒生物防制队伍提供了清晰的技术路径。 四、科学监测保成效 根据本地病媒生物的分布特点和季节性变化规律,按照国家标准监测方法,重点对蚊虫、苍蝇、老鼠、蟑螂这四种常见病媒生物开展监测,确保及时掌握病媒生物的动态变化情况。通过分析病媒生物密度变化趋势,找出病媒生物滋生高风险区域和关键时期。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单位反馈,提出针对性防控建议,同时监测数据也为病媒生物防控效果评估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次爱国卫生月宣传活动,公众对病媒生物危害认识显著提高。掌握了清理家中积水、投放灭鼠药等重要防制手段,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得到极大增强。这种意识转变不仅有助于减少病媒生物传播疾病风险,也为营造良好社会卫生氛围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