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县公安局自50年代初成立以来,在队伍建设、业务建设、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都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机构编制由成立时的四股一所发展到97年为7科3队16所和1个“110”指挥中心;2000年29个科、队、所和1个“110”中心;2001年10月江川县行政区划调整后精简为20个科、队、所(室)。民警人数从当初的21人发展到现在240多人的编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县公安局——称警察局(驻现在的江城镇),警察局创办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下设两个分局,一分局驻小街,二分局驻关岭,共有警兵20人,文牍(文书)、司书(记录员)、更夫(午夜到时晨敲锣报平安)各一人。到民国六、七年(1917、1918)将小街分局移驻普庙(今天九溪镇),关岭分局移驻前卫。民国十四年(1925)将分局并城内,设局长1人,巡警2人,文牍、更夫各1人,有警兵30人。民国十八年(1929)警察局奉命改为公安局,民国十九年又恢复原有分局,有警兵37人,同年又改为警察局,1950年1月,江川解放,警察局被人民政府接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1950年5月,江川县公安局由原护乡团改编成立,内设4股1所(治安、秘书、侦察、审讯股、看守所)。1951年从江城搬迁到大街镇白塔寺(上营东街14号)。1958年10月,江川、玉溪两县合并,统称为玉溪县公安局,江川设大街派出所、江城派出所。1961年两县分开,恢复江川县公安局。1967年3月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云南省江川县公检法军事管制小组,对公安局实行军事管制。1968年成立江川县革命委员会人保组。1973年12月,撤销公检法军事管制小组及县革委人保组,恢复江川县公安局(设4股1所)。1975年3月设公安消防队。1981年增设路居、九溪、星云湖派出所,1982年增设前卫派出所,1983年增设治安拘留所、翠峰、龙街、后卫、安化、大庄、伏家营、雄关派出所。1984年公安局下设各股改为科。1987年增设技侦科,原交通监理站移交给公安管理,改编为交通警察中队。1988年6月,设立江川县公安局交通队和治安队。1992年3月,成立水上警察大队(1994年3月划归水产局管理)。1995年6月,技侦科与刑侦队合并为刑警大队,交通警察中队扩编为交通警察大队,5月撤销治安队,增设政工科、法治科。1997年2月,设立路居水上派出所、孤山抚仙湖派出所,5月成立戒毒所、出入境和外国人管理科,6月县局秘书科改为办公室,设立户政科,刑警队改为刑事侦查大队,预审科兼并刑侦大队,成立“110”接处警指挥中心、政工科、法治科、内保科、政保科、治安科、出入境和外国人管理、刑事侦查大队、交通队、交警大队、看守所、行政拘留所、戒毒所、孤山抚仙湖派出所、路居抚仙湖派出所和12个乡镇派出所。1999年交警大队隶属玉溪市交警支队。2001年10月江川县行政区划调整,公安局精简为9所、6队、1处、1科、1室;政工科改为政治处(纪检、督察与政治处合署办公)、政保科改为国家安全保卫大队、治安科改为治安大队、办公室和“110”合署办公、成立禁毒大队、经侦大队。 1992年9月,江川县公安局108名干警首次授衔。其中:授予一级警督1人,二督9人,三督21人;一级警司14人,二司34人,三司28人;一级警员1人。 2001年4月30日起全局民警着九九式新警服。 2015年,江川县公安局现行政编制数245人,实有235人,其中男民警209人、女民警25人、男工勤人员1人,警力万人比万分之八点四。机构编制数27个,实有27个,分别为:政治工作办公室、指挥中心、警务保障室、法治大队、治安大队、经侦大队、国保大队、禁毒大队、刑侦大队、交警大队、巡逻警察大队(与大街派出所合署办公)、看守所、拘留所(与看守所合署办公)、大街派出所、江城派出所、路居派出所、前卫派出所、九溪派出所、雄关派出所、安化派出所、孤山派出所(与江城所合署办公)、网安大队、警务督察大队、消防大队、纪检监察室、信访室、出入境管理大队。 2016年3月,江川县撤县设区,由江川县公安局变更为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