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摆放锥桶、疏导交通、现场勘查、化解矛盾……他样样得心应手;风里来,雨里去,白加黑,五加二,这是他的工作常态。15年如一日,他始终以不变的初心坚守岗位,在扑朔迷离的事故现场中抽丝剥茧、寻找证据,揭示案件真相,为当事人伸张正义,他就是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交警大队事故中队民警杨文刚。
杨文刚,男,40岁,中共党员,2013年6月从新平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调到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交警大队工作,负责交通事故处理。自从警以来,他在工作上用心钻研,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各级领导的认可和同事的好评,先后多次被嘉奖记功。其中,2011年被云南省公安厅交通警察总队评为执法标兵, 2013年被江川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评为执法示范标兵。 勤学好问练就过硬本领 杨文刚大学期间是学体育专业的,对法律知识了解并不多,进入公安队伍后,他迅速转变角色,把学习公安专业知识作为首要任务,用两年的时间熟练掌握了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并在实际工作中主动向身边经验丰富的同事虚心请教,只要哪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他都会主动申请参与处置,认真分析现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杨文刚从当初那个“门外汉”变成了交警大队事故中队的执法标兵,十几年来,他参与上千例交通事故处置,从未出现失误,没有一起投诉。  执法办案追求一丝不苟 交通事故处理工作不分白天和黑夜,无论是狂风暴雨,还是烈日当空,哪里有警情,哪里就有事故处置民警。多年来,他风雨无阻,用心处理每一起交通事故,他坚信,只要用心,再难的案件也有水落石出之日,在狡猾的嫌疑人也难逃法网。2018年的一天晚上,江川辖区环湖公路上发生一起重大道路交通事故。一辆大货车货厢后门未关好,行至环湖公路时,货厢后门突然打开,造成路边行人两死一伤,货车驾驶人逃离了事故现场。接到报警后,杨文刚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勘查,因为案发现场周边没有监控,目击证人严重受伤,无法说清案发当时的情况,就在案件陷入僵局时,细心的杨文刚从事故现场提取到了重要证据,从而快速锁定了肇事车辆,在及时向上级汇报案情后,专案组根据他提供的线索迅速部署侦查方向和范围,使该事故仅用不到四个小时便成功侦破,将肇事人绳之以法,让死者家属得到应有的赔偿。  调解事故坚持公平正义 2019年7月,江川辖区江华线发生一起普通客车与行人相撞死亡的交通事故,死者家属在事故现场大闹,杨文刚了解情况后耐心的劝说家属,使双方的心情慢慢平和下来,但在协商死者赔偿费用时,家属要价太高,而当事驾驶人又无法凑到那么多钱,死者家属以没有达成协议为由不让驾驶人离开交警大队。双方僵持不下,为了避免事态激化,杨文刚站在不同的角度为双方做思想工作,耐心劝解,同时进行法律知识宣传,讲解有关死亡赔偿标准,但死者家属不顾法律,仍然提出无理要求。杨文刚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一次协商不成就两次、三次协商,杨文刚始终不气馁、不放弃,经过两天的协商,双方终于达成了赔偿协议。事后,肇事司机将一面印有“秉公执法一心为民,恪尽职守力解民忧”的锦旗送到了杨文刚手上,感谢他主持公道,设身处地为民着想。  帮助同事始终乐此不疲 事故民警除了要处理交通事故外,更多的时间是坐在电脑前从不可逆改的监控画面中寻找事故真相,在海量的图像视频中寻找蛛丝马迹,工作不但辛苦,而且很枯燥。随着车流量的猛增,交通事故也随之增加,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血淋淋的事故现场,很多年轻人根本吃不了这样的苦,但杨文刚一干就是十多年,不管多苦多累,他从无怨言。近年来,事故处理中队的辅警变动较大,为帮助新同志快速进步,杨文刚经常和新参加工作的同志一起探讨、分析事故案件,毫无保留地传授交通事故处置方法,督促新同志依法严格按照程序规定处理交通事故,当同事生活上有困难时,他总会嘘寒问暖,热心帮助,让大家快速成长的同时充分感受到警营这个大家庭的温暖。现在,大家在工作中遇到什么问题,都会主动向杨文刚请教,他也对能为大家答疑解惑乐此不疲。  杨文刚常说:“作为一名事故处理民警,我们不希望发生交通事故,但是当交通事故发生时,时间就是生命,我们就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认真履职,只有把群众放在心里,并用心工作,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与理解”。由于工作的特殊性,近几年来,他没有完整地休过一次公休假,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和孩子,他把主要精力和时间都花在了心爱的工作上,当面对家庭与工作时,他想到的是自己的使命和职责,牵挂的是等待处理的案件和群众的出行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