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3日,辖区内的赵某与普某因感情纠纷发生争执,普某持刀到乾景商业中心找赵某理论,赵某见状后报警。情指中心接警后立即启动重大敏感警情指挥调度机制,指令在附近巡逻的巡特警前往处置,巡特警2分钟内赶到现场将普某控制,后移交派出所调查处理,有效避免了事件升级恶化。这是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探索“情指行”一体化实战警务与“交巡所”融合警务高效处置警情的一个缩影。

江川分局情指中心积极践行新警务发展理念,以“实战化、扁平化、合成化”建设为目标,通过组织重构和流程再造,不断完善“大脑中枢”研判指挥机制,安排专人紧盯每日警情、重点案事件开展分析研判,形成《每日警情巡查通报》张贴在内网主页,让各部门知晓全区治安情况,实现“风险防控全面精准、决策指挥高效顺畅、警务数据融合共享、警种优势合成作战、网上网下同步应对”警务新局面。针对重大敏感警情、案事件,以情指中心为牵引,充分发挥侦查中心合成作战优势,形成警种合力,为一线实战提供深度支撑。同时,情指中心强化与派出所综合指挥室、各业务警种无缝对接,根据案事件紧急程度、社会影响等要素,共同研判重点警情、治安状况、风险隐患并及时预警,以《警情通报》《治安信息》等形式通报相关部门,推动工作高效开展,避免重大案事件的发生。深化警务改革,让处警巡防更高效
以“压发案、降警情”为目标,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持续深化“交巡所融合”警务,将主城区划分为A B两个防区,由巡特警全天候开展巡逻防控、全量接处警、交通秩序管理工作。为了确保指挥调度“快、准、畅”,情指中心优化指挥体系建设,加强接警人员业务培训,对全区各乡镇街道地图路线了然于胸,全天候利用前端视频监控和电子大屏对重点区域开展巡查,接到报警后“点对点”指挥调度,有效减少中间环节,城区各类警情综合出警时间缩短为3至5分钟,乡镇派出所平均出警时间缩短为15分钟左右。通过勤务监督巡查等方式,确保警力在岗在位,实现扁平化、可视化指挥调度。

在巡特警首处的基础上,根据警情变化,按照“就近指令、及时处警、快速处置”工作要求,灵活指挥派出所、交警警力叠加处置,确保警情处置到位。对不能现场办理的矛盾纠纷警情、案件类警情、疑难警情,及时将警单移交到城区派出所跟进处置。对重复类警情全面梳理实施风险评估,分类建档推送责任区派出所,压实到具体民警身上,由督察大队跟进落实情况,实现警情闭环管理。按照“交巡所融合”警务机制要求,乡镇派出所全面参与道路交通管理,承担辖区交通事故警情接处警并对简易程序交通事故警情现场处置。2024年,巡特警处警占城区街面警情总量的97.7%,乡镇派出所处置交通类警情占交通类警情总量的26%,110报警服务台回访群众满意率达99%。优化警力保障,让联动处置更到位
“交巡所融合”警务整合了资源,释放了派出所警力,为落实工作指令提供了人力保障。从接处警工作中解脱出来的社区民警,能够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深耕社区,做好风险要素管控、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道路交通风险隐患排治等基层基础工作,实现了警务工作专职化,有效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对于情指中心推送的重复警情和重点维稳工作,派出所联合乡镇、综治、司法、村委会等部门开展疏导化解,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防止事态扩大升级。同时,派出所综合指挥室根据辖区发案情况,确定重点时段区域,由社区民警带领群防群治力量开展针对性巡逻防范,提高见警率、管事率、震慑力。

用警如用兵,贵在神速。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强化街面显性用警,为“情指行”一体化警务提供前沿支撑,巡特警和派出所严格落实联勤联防和“1、3、5分钟”快反机制,让“动中备勤、巡中接警、快速处警”成为常态化,变“被动接警”为“主动寻警”。很多警情发生后群众还没有报警,巡逻民警就已经达到现场,真正做到让警情处置“更快一秒”,群众满意“更多一分”。深化“交巡所融合”警务改革,消除警种壁垒,将巡特警打造成一个聚巡逻防控与动态出警为一体的“多功能”实战团体,有警处境,无警巡防,不但要负责治安类警情处置,也要处理交通类警情,避免多警种出警,最大限度提高各类警情的处置效率。2024年以来,全区盗窃类警情同比下降17.44%,殴打他人类警情同比下降53.42%,寻衅滋事类警情同比下降85.71%,道路交通事故起数同比下降8.89%,死亡人数下降16.67%,未发生3人以上亡人道路交通事故,“减量控大”专项行动连续6个月排名全市第一,主防质效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