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川区人民政府!
今天是:
   

关于预防误食有毒野生菌中毒的预警公告


来源: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时间:2024-05-08 04:45:43 点击率: 0打印 】【 关闭

雨季来临,各类食用野生菌将陆续上市,为加强江川区野生菌中毒防控的宣传教育,全面普及野生菌中毒防控知识,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素养和自我防范意识,有效防范和减少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发布如下预警公告:

一、广大群众不要随意采摘、出售、购买食用不熟悉、难辨别、易混淆、已霉烂的野生菌类鹅膏菌类亚稀褶红菇是我常见的剧毒野生菌误食后死亡率极高。鹅膏菌类外观最大的特征是头上戴帽(菌盖)、腰间系裙(菌环)、脚上穿鞋(菌托),剧毒的灰花纹鹅膏菌、假褐云斑鹅膏菌形态和鸡枞极其相似,在菌环脱落或者幼小时更是难以分辨,采食鸡枞时要高度警惕此类菌中毒。亚稀褶红菇毒性巨大,和老百姓常说的火炭菌、敷炭菌或猪鼻子菌(即密褶红菇和稀褶红菇)极为相似,又能生长在同一环境,难以辨别,极易混淆,是导致我野生菌中毒死亡人数最多的菌种,请广大市民朋友一律不要采食火炭菌!

二、烹调加工野生菌时,一定要炒熟煮透,不凉拌食用,不多品种野生菌混合加工,不食用剩余隔顿的野生菌。食用野生菌要适量,不要一餐多食或连续多餐食用,避免毒素蓄积发生中毒反应食用野生菌时不饮酒,避免将野生菌中毒反应误作醉酒反应,从而延误最佳救治时机。

三、学校食堂(含托幼机构)、单位食堂、建筑工地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医院食堂、旅游景区供餐单位、婚丧嫁娶和会议集体用餐等群体性聚餐,一律严禁加工烹饪食用野生菌类,防止引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各乡镇(街道)要严格执行《云南省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规范(试行)》,严禁农村集体聚餐加工食用野生菌(包括野生菌干制品),防止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

四、餐饮经营单位要严格把好食用野生菌采购关,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毒应急预案及处置流程,严格执行先用沸水煮漂等安全的烹调加工方法,并留样备查,确保消费者食用安全。

五、食用野生菌后,如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产生幻觉等疑似食物中毒反应时,在神智清楚的情况下应当立即采取简易方式催吐大量饮用温开水,用手指按压舌根引起呕吐,反复多次,尽量把胃内食物呕吐出来,以减少毒素吸收),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救,或立即前往附近医疗机构就诊。建议携带食用的野生菌样品或照片,便于医疗机构进行鉴定采取有针对性的救治措施。

六、各级医疗机构要开通绿色通道,首诊医疗机构要第一时间救治,对误食剧毒类鹅膏、亚稀褶红菇等剧毒野生菌中毒患者及危重病人,要及时转至有救治能力的三级综合医院,争取救治黄金时间。

七、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预防控制、应急救治综合协调作用,认真研判防控形势,突出防控重点,强化野生菌中毒应急救治和辨别知识的宣传,最大限度减少死亡。

八、各乡镇、街道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手机、互联网等媒体,广泛宣传正确鉴别和食用野生菌的知识和方法,引导群众不轻信所谓的民间经验。宣传引导要做到入村入户,人人知晓。

九、要认真落实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主管部门和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及社会共治的要求,加强应急防范,及时处置各类食品安全事故。对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及时报告和互通信息,加强协作和应急处置,确保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执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若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及时向政府食品安全办和卫生健康报告。

遇到食品安全问题,广大群众可拨打12315进行食品安全消费维权和投诉举报

 

附件:1.如何识别有毒野生菌(玉溪市疾控中心供图)

2.玉溪市常见中毒野生菌、可食用野生菌图谱(玉溪市疾控中心供图)

 

 

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202457   

附件1          

如何识别有毒野生菌

 

1.形态上极易与可食的火炭菌(稀褶红菇、密褶红菇)相混淆的亚稀褶红菇是一种误食后引起横纹肌溶解,造成心脏骤停的剧毒性毒菌,死亡率极高。区别特征为亚稀褶红菇菌肉、菌褶均为白色至灰白色,受伤后变红,而不再变黑。火炭菌则是先变红,后变黑,形态似火炭焦黑。亚稀褶红菇是引起我市中毒死亡最常见的毒菌类群。凡遇火炭菌类的要特别小心辨别,安全起见,建议不采、不食

图片3.png图片4.png 

                                                                亚稀褶红菇(剧毒)

 

2.菌盖有鳞片,菌柄有菌环,菌柄基部有菌托(或环形棱纹菌托)(即头上戴帽、腰间系裙、脚上穿靴)的白色鹅膏菌类多为剧毒的毒菌,引起肝脏受损等多种脏器坏死,最终因造成人体多器官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这是我省引起中毒死亡最常见、毒性最强的毒菌类群,是我市导致死亡人数第二多的毒菌类群。

图片5.png图片6.png图片7.png 

      致命鹅膏(剧毒)                                 裂皮鹅膏(剧毒)                             欧式鹅膏(剧毒)

 

3.形态似黑木耳类的野生菌,辨别可置于弱碱性水(自来水中加一点点食用碱面)或热水(≥60℃)中,浸泡约1分钟,若有大量褐色至黑色色素析出,水变为深褐黑色,即可判断这是一种极易与黑木耳混淆的毒菌——叶状耳盘菌。误食此菌引起皮肤及黏膜类组织发生光过敏类的反应,灼伤针刺样疼痛,严重者因咽喉水肿窒息而亡。

图片8.png图片9.png 

                                                             叶状耳盘菌(毒)

 

4.菌褶有浅绿色至青色色泽的为毒菌大青褶伞,误食此毒菌常引起严重肠胃系统疾病,严重时会造成肝等脏器和神经系统的损害。

图片10.png图片11.png 

                                      大青褶伞(毒)

 

5.菌褶幼嫩时白色至乳白色,成熟时深茶褐色至黑色,最后液化成液体流出,常见的如毛头鬼伞(鸡腿蘑)、晶粒鬼伞等属于鬼伞类毒菌。此类菌幼嫩时可食,成熟或接近成熟菌褶变黑色后,误食后容易引起肠胃系统疾病,腹痛呕吐等胃肠炎症状,损害健康。

图片12.png图片13.png 

                                         (墨汁拟鬼伞)                          (毛头鬼伞)

 

6.菌盖斗笠形,表面具有辐射状纤维条纹,菌褶茶褐色或粉色的野生菌属于丝盖伞类粉褶菌类毒菌,易与丝灰口蘑(俗称灰灰菌)和幼小灰鸡枞菌相混淆,误食后发生神经型、胃肠炎型等中毒症状,危害健康。

图片14.png图片15.png图片16.png

              (变红丝盖伞)                                       (裂丝盖伞)                                   (近江粉褶菌)

 

7. 鼻闻有刺鼻异味的、恶臭的、鱼腥味、辛辣等不悦气味的;或咀嚼有苦味的、辛酸或辣味的、肥皂味、柴油及油漆味等令人作呕口感的,多为毒菌,误食引起误食引起中毒。

凡此类野生菌,建议一律不采、不购、不食!

 

 

附件2   

玉溪市常见中毒野生菌、可食野生菌图谱

图片17.png

图片18.png


  • 主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     承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77—8011091
    网站标识码:5304210001   网站地图
    备案号:滇ICP备0500476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210200000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