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段 | 序号 | 项目名称 | 资助标准(元) | 资助对象 | 资金承担比例(%) | 备注 |
央 | 省 | 市 | 县 |
|
义务教育 | 1 | 困难学生 生活补助 | 寄宿制 | 小学: 1250/生/年 | 主要包括农村脱贫家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以及认定的非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50% | 35% | 7.5% | 7.5% |
|
初中: 1500生/年 |
非寄宿制 | 小学: 625/生/年 | 主要包括农村脱贫家庭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四类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50% | 35% | 7.5% | 7.5% |
初中: 750/生/年 |
2 | 营养改善计划 | 每天5元, 据实核算 |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主城区义教学校的农村学生、城区学校因区域布局调整及农转城进城就读的农村学生。择校、送教上门学生不纳入实施范围。 |
| 70% | 15% | 15% | 每天5元 |
学前教育 | 1 | 学前困难儿童资助 | 300/生/年 | 学前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儿童。 | 80% | 14% | 3% | 3% |
|
普通高中 | 1 | 国家 助学金 | 一等: 2500生/年 | 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城乡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家庭学生、残疾学生。 | 80% | 14% | 3% | 3% |
|
二等: 1500生/年 | 普通高中学校学籍在校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2 | 免学费 | 一中: 1200生/年 | 普通高中原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残疾学生、农村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 | 80% | 14% | 3% | 3% |
|
二中: 800/生/年 |
3 | 建档立卡学生生活费补助 | 2500/生/年 | 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 70% | 15% | 15% |
|
中等职业教育 | 1 | 国家 助学金 | 2000/生/年 | 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生涉农学生、原建档立卡户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80% | 14% | 3% | 3% |
|
2 | 免学费 | 2000/生/年 | 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民族自治地区就读学生、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除戏曲表演外其他艺术类相关表演专业学生不予免除)。城市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在校非涉农专业城市学生的15%确定。 | 80% | 14% | 3% | 3% |
|
3 | 国家 奖学金 | 6000/生/年 | 中职国家奖学金由中央财政出资设立,用于奖励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含技工学校)二年级以上在校生中特别优秀的学生。各校根据评选程序评审后参评,按评审结果实施。 | 100% |
|
|
|
|
4 | 省政府 奖学金 | 4000/生/年 | 省政府奖学金是为激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勤奋学习、努力进取,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由省政府出资设立,用于奖励中职学校中全日制二年级及以上学习特别优秀的学生。各校根据评选程序评审后参评,按评审结果实施。 |
| 100% |
|
|
|
高等教育 | 1 | 雨露计划 (扶贫办实施) | 3000、4000、5000/生/年 | 属江川户籍的原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成员且正在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含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技工院校)、高等职业教育的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 |
|
|
|
|
|
2 | 生源地信用 助学贷款 | 本、专科: 上限1.6万元/年 研究生: 上限2万元/年 | 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名单以教育部公布为准)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和第二学士学生。
| 100% |
|
|
| 在校利息由财政补贴,毕业当年9月起自付利息。 |
3 | 国家助学贷款 补助 | 2000元/生年 | 一次性资助考取本专科院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对象为“三类”农村低收入家庭学生(脱贫不稳定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突发严重困难人口)、家庭经济困难的残疾学生、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孤儿、烈士子女及其他特殊困难的学生。 | 100% |
|
|
| 国家开发银行 |
4 | 脱贫家庭子女 普通高校 学费奖励 | 5000元/生年 | 考入一本院校( 以云教贷 [2017] 18 号文件公布的一本院校名单为准)的云南籍“三类”农村低收入家庭学生;考入普通高校本专科的云南籍“直过民族”中的“三类”农村低收入家庭学生。每年评审一次确认当年受助资格。 |
| 100% |
|
|
|
5 | 滋惠计划 (新生入学资助) | 省外1000 | 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入学新生进行一次性资助,解决从家庭所在地到被录取院校之间的交通费用等。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通过高考、高职单招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职)的家庭经济困难新生。(1.脱贫不稳定、边缘易致贫、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供养家庭学生;2.孤残学生、烈士、残疾人子女;3.突发事件等原因导致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 100% |
|
|
|
|
省内5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