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建领航,以“党建联合体+政务服务”为载体,紧紧围绕中心、建设队伍、服务企业和群众,全面推进“江兴比心”政务服务工作模式,让政务服务“工作有态度,办事有速度,服务有温度”,以实干实绩推动政务服务质效提升。 “联合办”让企业群众更“顺心”。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组建由政务大厅23家入驻部门36名党员联合的党建联合体,通过政治联学、资源联享、队伍联管、活动联办、作风联抓、工作联促,全面加强党组织对政务大厅运行管理的领导,打造“江兴比心”政务服务品牌。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质。组织政务中心129名工作人员每月召开一次例会学习政治理论、强调党风廉政、意识形态、民族团结等,每季度开展一次“政务讲坛”,增强党性修养,把牢政治方向,激发党员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断增强窗口工作人员的群众观念和服务意识。二是强化日常考核评比,推进比学赶超。党建联合体组织开展政务服务五星评比,设立政务服务“红黑榜”,对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上“光荣榜”,树立服务标杆,对服务态度差、不达标的工作人员上“曝光台”。对政务中心65名机关事业人员按季进行日常考核,年底进行年终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反馈至组织、人社及派驻单位。三是强化监督管理,促进整改到位。执行“科级领导+党员骨干”带班值班制度,推行“好差评”,形成以评促改的良好闭环,设置“办不成事窗口”,推行复杂事项“兜底办”,设置政务服务投诉窗口、信箱、电话,对发现问题立即督促整改,努力锻造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政务铁军。 “贴心办”让企业群众更“暖心”。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党员作为。设置党员示范岗、志愿服务站,为群众提供“心贴心”服务。秉承“微笑服务”理念,坚持群众办事无小事,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实现硬件软件双提升,优化服务体验。硬件上,设置母婴室、工会驿站,配备AED急救箱、微波炉、手机充电站、爱心药箱、针线盒、轮椅、助听器、冰箱等便民设施,为新就业形态户外劳动者免费提供清凉饮品、新开办企业免费刊刻印章服务、企业和群众A4纸10张以内免费打复印和雨伞免费取用。软件上,认真执行亮身份、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告知承诺等制度,开展周三夜市服务,设置24小时自助服务区,“不打烊”更暖心,让政务服务有温度。 “帮代办”让企业群众更“省心”。组建3支“帮代办”先锋队,提供全流程帮代办服务。一是组建25名高效便捷的政务大厅“帮代办”队伍,健全线上线下帮代办体系,提升帮代办响应率、解决率和满意率。优化帮代办工作机制,为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陪同办、代理办、优先办等服务。二是组建19名企业服务“帮代办”队伍,制定《江川区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指南》《帮办代办实施细则》,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对项目开展“保姆式”无偿服务,对企业反映问题和困难进行协调统筹,提升项目审批效率,助推项目落地。三是联合乡镇(街道)组建155名村级“帮代办”队伍,为群众提供“33+N”项乡级政务服务事项村级帮办代办服务,开展“零距离”咨询、帮代办服务,让政务服务有厚度。 “一次办”让企业群众更“舒心”。围绕新时期机关党建工作的职责定位,深化“党建+”政务服务工作模式,以“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为工作目标,持续推进“只进一扇门”“一窗通办”“一网通办”“跨省通办”“省内通办”,实现1242项政务服务事项“应进必进、集中办理”,网上可办率、全程网办率、即办件率、最多跑一次率、零跑动率均达100%。设计制作了一批供办事群众和企业便捷使用的办事指南、流程、政策文件查询“二维码”,企业和群众使用手机扫码便可“码”上获取查询事项。设置“高效办成一件事”综合服务窗口,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和综合窗口受理到位,全面推广应用省政务服务平台,为个人、企业全生命周期“一件事一次办”搭建好“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数字化”服务平台,全市首家办成“水电气”并联过户、“带押过户”、“开办餐饮一件事”。 “提速办”让企业群众更“称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大力开展政务服务“不止快一点”改革,通过关联事项“打包办”、高频事项“提速办”、服务事项“简便办”,实行不见面审批和“秒批秒办”,将限时办结事项转为即时办结事项,高频服务事项在法定办理时限基础上提速50%以上。同时强化窗口单位经办能力建设,多形式多渠道进行业务培训,开展“亮办件成效,比服务素质”业务大练兵,做到服务人员“知识通”、业务“一口清”,确保窗口服务效率“再提升”,实现企业群众办事时限更短、体验更好,让政务服务有速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