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川区人民政府!
今天是:
   

星云湖流域“十三五”水环境保护治理情况


来源:江川区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01-12 03:03:12 点击率: 26打印 】【 关闭

星云湖流域“十三五”水环境保护治理情况

 

一直以来,江川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始终将“生态立区”作为全区发展的关键战略,将星云湖保护治理作为事关江川可持续发展的头等大事来抓,以星云湖保护治理为重点,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工作及管理总体情况

“十三五”以来,我区以《星云湖流域十三五水环境保护治理规划》为指导,按照外源与内源治理并举、工程项目与管理措施并重、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结合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实施星云湖环湖截污治污、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水体置换、农业高效节水减排、两污建设等15项治理工程。同时做好非工程管理措施,严把环评准入关,做好日常监察执法工作,落实已建环保设施运行管护保障措施。

一是召开环保工作会议,落实责任。市政府、区政府分别召开了年度环境保护暨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贯彻落实省政府九大高原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工作暨滇池保护治理工作会议、全市环境保护暨湖泊保护治理工作会精神,研究部署星云湖保护治理工作,市与区、区政府与各部门及乡镇(街道)签订了年度湖泊水污染综合防治目标责任书,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办法。

二是配合做好星云湖规划编制。配合市环保局完成了《星云湖“十三五”水环境保护治理规划》编制,开展了大量基础调查工作,目前规划已通过专家评审,已由市人民政府印发实施。

三是加快实施“十三五”规划项目。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专题会议研究星云湖保护治理工作,解决治理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项目顺利推进。目前《星云湖“十三五”水环境保护治理规划》项目15项在建13项、开展前期工作2项。

(二)工作成效

一是截污治污成效明显。收集处理城镇生活污水达315万吨、妥善收集并处置生活垃圾2.25万吨;二是全面推行河长制。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决策部署,在全区河湖库渠全面推行区、乡、村三级河长制,构建起了责任明确、协调有序、监管严格、保护有力的河湖库渠管理保护机制。明确各级河长职责,做到分段监控、分段管理、分段考核、分段问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确保河湖库渠管护工作取得实效;三是狠抓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收集并处理农村生活污水122万吨,妥善收集并处置农村生活垃圾4.35万吨,30个自然村环境综合治理纳入星云湖环湖截污治污,已完成设计;四是生态屏障建设稳步推进。完成了《星云湖沿湖湿地、湖滨带功能提升改造》《星云湖南岸生态景观改造》等高质量规划、可研方案,为下一步高标准完善星云湖沿湖生态保护屏障打好了基础;五是污染底泥清除进展顺利,即将正式开始疏挖;六是外流域补水成效显著。依托玉溪东片区暨“三湖”生态保护水资源配置应急工程,将盘溪大龙潭优质水源补充到星云湖,进行水体置换,目前已补水2100万立方米,补水点临近区域水体透明度大幅提高,水质得到明显改善;七是探索湖泊治理筹措新渠道。通过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实施星云湖环湖截污治污、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截污管网及污水处理3项重点项目,成功引入社会资本17.64亿元。

(三)“十三五”规划总体实施情况

《星云湖“十三五”水环境保护治理规划》实施星云湖环湖截污治污、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水体置换、农业高效节水减排、两污建设等15项治理工程。目前在建13项、开展前期工作2项,开工率已达86.7%,已完成投资68322万元(已超过省厅下达年度任务),已到位资金19109万元。

(四)“十三五”规划项目具体进展情况

星云湖环湖截污治污工程已开工建设,截污干渠前卫、江城段已开工,即将全面开工建设;星云湖水资源循环利用工程已完成可研报告;高效节水减排采用PPP模式建设,已开工建设;管网完善工程已完成龙街片区5.75公里截污干管,大街段6公里截污管网即将开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已近尾声,即将进入调试阶段;环湖垃圾治理工程已完成可研报告并通过市发改委组织专家评审;主要入湖河流环境综合治理已全面开工建设;污染底泥疏挖及处置已完成污泥机械脱水厂建设及清淤船组装,正在进行联机调试;2017年水葫芦打捞已开始打捞;藻类收集蓝藻水华治理1NAC清理技术蓝藻打捞船及配套设施已通过初步验收并投入试运行,蓝藻水华治理(藻水分离站)已完成可研报告并获批;鲢鳙鱼投放蓝藻水华治理已投放鲢鳙鱼170吨、大头鱼3吨;水体置换已向星云湖补水2100万立方米;林业生态建设已完成3350亩造林育苗,另完成义务植树5000亩育苗;星云湖湿地公园规划申报方案通过省级评定并已获得国家林业局批复;基础调查研究已确定研究课题,完成咨询机构招标并已启动研究工作。

(五)水质监测情况

根据监测数据,20171—11月,星云湖污染指数均值12.07,比2010年下降31.53%;化学需氧量均值34.82毫克/升(已达V类,接近IV类),较2010年下降2.4%;总氮均值1.452毫克/升(已达V类,接近IV类),较2010年下降41.23%;总磷均值0.231毫克/升(处于劣V类),较2010年下降47.71%,超标0.031毫克/升。

二、存在困难和问题

(一)治理资金筹措难度极大

星云湖十三五项目特别是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费用不足,今年虽通过积极争取到位了前期费510万元,但要保证深入、该质量完成所有前期工作,还存在较大资金缺口;星云湖十二五规划项目仍缺口约5000万元,随着项目审计结束,支付工程余款存在困难;十三五规划项目计划投资27.06亿元,目前仅到位资金0.58亿元,资金缺口巨大,虽已通过PPP模式解决部分资金,但仍缺口9.42亿元,同时PPP项目后续政府付费压力已超出我区财力。

(二)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流域内特别是沿湖主要以大水大肥种植模式的农业为主,群众对农业依赖性过高,农业(含畜禽养殖)面源污染占入湖污染物负荷总量达70%以上。

(三)社会稳定风险较大

由于星云湖流域主要以农业为主,目前种地人群多为中老年群体,失地后劳动力转移较为困难,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加之十二五期间规划项目实施已通过征用、租用等方式占用土地约3000亩。本次十三五规划项目涉及用地达2000余亩,而江川缺乏用地指标,只能采用租用等流转方式解决。群众对此十分抵触,上访现象大量出现,省、市、区各级上访已达600余人次,近期部分村组群众还在筹划进京上访,省、市政府多次作出批示,维稳部门已作出橙色预警。

四、请求上级帮助解决的问题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各级各部门的关心帮助和大力支持下,江川区有信心做好星云湖保护治理工作,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争当全省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作出积极的贡献。恳请各位领导帮助我们找出工作中的不足,同时,请求帮助解决以下问题:

(一)山水林田湖试点资金安排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市、区两级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抚仙湖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工程试点项目实施方案》于9月入围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组织的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竞争性评审并顺利通过,目前已获正式列为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根据国家试点相关安排,将给予抚仙湖、星云湖试点资金支持30亿元,其中第一年度资金10亿元财政部已下达。鉴于星云湖水质较差,治理压力更甚于一水相连的抚仙湖,江川区已根据市级牵头部门要求,按照抚仙湖:星云湖6:4比例,对第一年度资金安排提出了建议,请求在资金安排上给予星云湖倾斜支持。

(二)提高市级支持力度

协调省级相关对口部门,在资金、政策、技术等方面给予更多支持,帮助我们推动星云湖保护治理工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

一是弥补“十二五”资金缺口。“十二五”期间实施项目虽已全面完成,但因原计划由市级融资平台融资筹措的1亿元资金未能到位,导致目前仍存在6000万元资金缺口,请求按照省、市、区4:4:2比例给予2400万元补助,以圆满完成“十二五”工作。

二是对“十三五”重点项目继续予以支持。星云湖12条主要入湖河道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围绕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系统的采取工程治理措施及非工程管理措施,实现整条河道的生态化、清洁化、美观化,使12条主要入湖河流水质均提升至IV类以上。现计划打包为1项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实施,现已开展PPP项目实施方案编制等前期工作,请求市政府明确市、区政府付费承担比例,以便开展财政承受能力论证更有针对性。

(三)推进沿湖产业结构调整

坚持生态环保、生态景观、生态旅游并重,重点完成星云湖国家湿地公园、星云湖南岸湿地湖滨带提质改造、星云湖一级保护区内4500亩湿地提升改造、沿湖3000亩农田种植结构调整等项目建设,并使之与星云湖生态产业示范区建设充分融合,形成星云湖“湿地+”生态休闲旅游区,打造江川核心休闲旅游板块,带动沿湖群众发展旅游产业,提高收入,加快“退一进三”步伐。

(四)针对项目实施征拆,做实做好群众工作

一是协调沿湖各镇(街道)加大群众工作力度。定期不定期到相关群众家中耐心细致、于情于理地做思想工作,和群众拉家常讲道理,说明讲清星云湖保护治理的重要意义,取得群众的支持与理解;二是做好困难群众帮扶。星云湖保护治理是一项造福子算后代、利国利民的大事,而沿湖群众在环保项目实施中也做出了很大牺牲。对符合低保政策的失地群众应保尽保,安排人事部门加强富余劳动力转型培训,协调工信部门、工业园区、复烤厂等单位提供就业信息,进一步扩宽群众就业渠道。在下一步实施的环湖截污治污工程子项目村落环境综合整治中,尽量多为被征地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完善村落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活环境。


  • 主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     承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77—8011091
    网站标识码:5304210001   网站地图
    备案号:滇ICP备0500476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210200000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