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县2014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分析
今年上半年,受宏观经济不景气,市场需求不振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我县经济出现了经济增速放缓,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增大等困难问题,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全县上下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环境优先,兴园强工、建设新城、做美生态”的工作思路,全面落实“转方式、调结构、兴产业,建生态、惠民生、保稳定”各项政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全县经济在一季度平稳开局的基础上,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的发展态势,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招商引资取得突破,为全年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 经济运行的基本情况预计
主要经济指标预计完成情况:1―6月,全县地方生产总值预计完成24.5亿元,同比增长12.6%,增幅比一季度上升2.9个百分点,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4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一季度下降1.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19.8%,比一季度上升6.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预计完成11.6亿元,同比增长11.9%,比一季度上升2.7个百分点。
1、 农业经济稳步发展
面对数十年不遇的持续高温和严重旱灾,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县干部群众上下一心,扎实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各项工作顺利有序开展,随着旱情的逐步缓解,目前我县农作物长势良好。小春粮食总产达887.67万公斤,同比下降5.2%;油料总产738万公斤,同比下降0.8%,蔬菜总产17682万公斤,同比增11%;大春播种工作圆满完成,估计大春农作物总播种面积20.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5.33万亩,烤烟9.3万亩,蔬菜5.66万亩,蔬菜产业对农业增收的支撑作用增强,林业、牧业、渔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同步发展,农村经济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预计上半年全县农业增加值完成5亿元,同比增长4.2%。
2、工业经济逐步企稳回升
1―4月,由于受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市场需求低迷、企业融资困难、劳动力成本上升及玉江路限行等不利因素影响和制约,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产能无法有效释放,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大幅下滑,严重拖累全县工业经济增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经过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1―6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预计完成4亿元,同比增长22%,增幅比一季度上升7.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逐步企稳回升。预计上半个全县第二产业值加值完成7.7亿元,同比增长19.8,比一季度上升6.2个百分点。
3、商贸旅游业健康发展
今年以来,我县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消费市场繁荣,供求基本平衡,价格秩序正常,各类商品价格、旅游市场价格没有较大变动,市场价格基本稳定,商贸旅游业健康发展。1―6月,预计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亿元,同比增13.1%,比一季度上升0.4个百分点。
4、规模以上投资快速增长
以工业园区建设为重点,加大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引导企业加大工业投入,腾达机械年产2.5万件/套数控精密机床齿轮、阳光食品有限公司酱咸菜行业农产品储运物流中心、工业园区1-4号路工程等重大项目加快推进,带动了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1―5月我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3801万元,比去年同期的47637万元增加26164万元,增54.92%,完成市政府下达目标任务(增45%达414000万元)的17.83%。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0511万元,同比减少10120万元,减33.04%;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53290万元,同比增加36284万元,增213.36%;工业投资完成10958万元,同比增加6885万元,增169.04%。
预计上半年全县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2.6亿元左右。
5、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
1―6月,全县各乡镇及工业园区共上报引进国内项目74个,比一季度增56个,同比增252.38%,到位资金237944万元,比一季度增200637万元,同比增18.38%。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破突。
6、财政收支矛盾突出
今年以来,我县财政运行总体平稳,非税收入较快增长,对财政增收起到了较大的支撑作用,但税源不足,税收收入持续下滑,收支矛盾突出等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缓解。
1―6月,全县财政总收入完成29041万元,同比增长11.3%,增幅比一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9678万元,同比下降5.3%,增幅居各县区第8位,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数的37.8%,慢时间进度12.2个百分点。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完成55624万元,同比增长22%。
7、金融运行平稳
1―6月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6827万元,同比增长17.58%。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76709万元,同比增长19.22%。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1―6月,我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企稳回升,发展态势基本良好,但经济运行中的问题和矛盾仍比较突出,一些困难问题还异常尖锐,主要是工业经济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重大项目推进缓慢、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招商引资困难重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给全年经济运行带来不利影响,经济下行的风险和压力并未缓解,需要我们引起高度重视,深入研究,精准发力,着力解决。
1、经济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短期风险和下行压力不断加大。上半年,我县GDP预计完成24.5亿元,增幅12.6%,增幅比去年同期上升0.6个百分点。在GDP的构成中,一产业、二产业、三产业增幅分别为4.2%、19.8%、11.9%,与去年同期相比,一产业增幅上升0.9个百分点、二产业基本持平、三产业上升2.1个百分点。但经济向好的基础还不稳固,短期风险和下行压力并未缓解,上半年我县工业经济出现的较大波动,凸显了我们对于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适应能力还有很大的不足,同时,由于重大项目推进缓慢、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等不良因素的影响,要圆满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2、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工业经济发展形势严峻。一是少数领导干部对发展工业认识不够;部分企业发展战略决策不科学,管理水平低,政策应用、协调沟通能力差。二是受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市场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产能无法有效释放;受玉江路限行影响,企业原料进货和产品外销均产生较大影响;翠峰水泥、翠峰纸业等企业受资金链断裂处于停产状态,同力橡胶受抵扣税及环保等因素影响处于停产状态,黄磷价格下降导致天湖公司产值大幅下滑。上述各种因素叠加,严重拖累全县工业经济增长。三是工业发展扶持政策力度不够,指导服务不到位,工业招商和工业投资项目推进不力,市场需求低迷,企业投资意愿不强,导致工业投资少,工业经济发展基础不牢。四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产业结构仍不合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的任务艰巨。
3、重大项目推进缓慢,固定资产投入严重不足。一是受招商引资难影响,项目储备不足。二是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受手续不全、线路未定、环评等因素影响,仙湖锦绣、晋江高速、泰怡云湖苑等项目建设进度缓慢;受资金不足影响金色抚仙湖九龙国际会议中心处于停建状态。
4、招商引资困难重重。一是受当前经济下行收缩,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房地产市场低迷等因素影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商的投资信心;受土地、环评、资金、基础设施、优惠政策、资源、人文环境和工作责任不落实等主客观因素影响,在谈项目落地难,制约了招商引资持续快速发展。园区项目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项目落地推进缓慢,园区到位资金严重不足。在建重大项目推进缓慢,新建项目开工率不高。二是投资商对投资项目预期投资测算与实际投入差距过大,例如:仙湖锦绣项目投资商预计2014年投资到位资金20亿,实际到位资金预计5亿。
5、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培植新财源和税收收入新亮点任务艰巨。1―6月,我县财政运行虽然实现了基本平稳,但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严峻的形势、问题,税收形势不容乐观,如:1―6月全县地税收入、耕税和契税收入同比下降16.9%、48.7%等,税源匮乏,税收增长乏力的现状日益凸显。由于财政困难,财政资金对项目支持有限,加之银行严格贷款,企业自筹资金大多难以落实,影响项目的顺利推进。
6、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凸显,项目报批难、落地难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由于我县地处“两湖一库”径流区,环保压力大,发展限制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较为突出,资金、环评、土地等要素保障矛盾突出,成为制约项目顺利推进的“瓶颈”,影响了项目的顺利推进;同时,项目用地报批程序复杂,准入条件严格规范,审批级别高、时间长、难度大,加之群众协调工作难度较大,土地征用成本高,给项目落地和招商引资带来较大影响。
三、形势预判及下阶段重点工作建议
目前预期,下半年,我县经济在企稳回升的基础上,将逐步恢复到一个较快增长轨道,全年经济走势前低后高的态势已基本形成,但要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仍然面临着许多的困难问题。投资方面,仙湖锦绣、晋江高速、泰怡云湖苑等重大项目动工,龙旺湖城、星云铭城、古滇国城、金色抚仙湖九龙国际会议中心等在建重大项目目前正在积极推进,天湖湾云顶社区、抚仙湖药王谷国际养生度假村、山水新城、安化光伏发电、烟花爆竹产业整合等重大项目有望启动建设,对全县经济将起到一个较大的拉到作用。工业方面,随着工业园区云南联塑、特固电气、腾达机械等项目的建成投产,新天力机械制造、万利包装等项目入园稳定推进,预计工业投资和工业产值会有一定增长。同时,随着改革的全面深入,国内经济环境好转,经济回暖迹象也正在增多,企业对当前环境的适应能力、抗压能力也正在不断增强,预计工业经济在支柱产业的带动下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我们要抓住当前的良好机遇,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全面深化改革,努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一)围绕农民增收,着力抓实“三农”工作
要正确估计当前我县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深入研究,积极应对,扎实工作,加快农业发展综合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抗旱、防涝、防雹等准备工作;抓好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稳控粮食生产安全;要重点抓好烤烟管理、烘烤、交售等关键环节,充分调动烟农的积极性,积极推广各项科技措施,确保烤烟生产提质增效、农民稳步增收;要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防止重大疫情的发生,避免给畜牧业生产带来重大损失;坚持示范带动,稳步推进核桃、蓝莓等特色经果林产业发展,抓好林森防火,确保林业生态安全,保持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围绕提速增效,着力增强工业经济实力
一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完善园区功能,优化承载平台,为江川产业发展壮大提供发展空间。二是我国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叠加的阶段。在当前全国经济增长速度进入换档期之际,经济增速下调为转型升级腾出了更大的空间。全县要抓住这一有利机遇期,认清形势,认真落实省、市产业建设年行动计划,抓好产业建设,加快建设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行业,增强工业发展后劲;三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推进工业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提高传统优势工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促进磷化工、纸制品包装、建筑建材、农产品加工、青铜制品等传统优势产业的结构升级;四是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加快烟花爆竹、红砖产业整合升级,全面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五是培育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做好联塑、绿竹、浩源、永丰、兄弟绿色食品、杨绍华青铜制品等企业纳规、升规工作;六是加强企业服务工作,从管理、融资、销售、技改扩建设方面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
(三)围绕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着力强化投资工作,
一是各职能部门之间互相配合,积极营造“招商引资”的氛围,落实招商目标工作责任;优化投资经营环境,吸引大项目、大集团落户江川,确保我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二是突出工作重点,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对仙湖锦绣、古滇国城、星云铭城、金色抚仙湖九龙国际会议中心等在建重大项目,加强督促检查,做好协调服务,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对还未开工的新建重大项目进行分析研究,找准制约开工的因素,努力帮助项目单位化解制约因素,力促天湖湾云顶社区、抚仙湖药王谷国际养生度假村、山水新城、烟花爆竹产业整合等重大项目尽快启动建设。三是加强项目跟踪管理。对在建入库项目,加强施工进度和统计上报监测,确保上报数据质量;强化服务指导工作,完善资料收集,加快新上项目的入库网上直报工作。四是做实做细前期工作。着眼长远、立足优势谋划项目,创新项目前期工作机制,加大前期督促协调力度,确保重点项目按前期工作内容要求,按时按质完成前期工作,不断充实项目储备库。
(四)突出做好项目服务保障,着力提升招商引资工作水平
一是围绕指标任务,跟踪问效,落实责任考核措施。认真抓好招商引资考核责任制,做到有目标、有领导、有责任、有措施、有考核,定岗定责,确保目标任务的落实。二是结合产业基础条件、资源优势、着力做好产业招商。充分利用我县的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产业基础等条件,紧紧围绕生物医药、新型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现代物流服务、城镇群建设、特色文化旅游等突出产业重点,抓好产业招商,特别是生产性项目的招商。三是凸显园区优势,引企入园。突破园区招商模式,完善“企业在园区集中、资本在园区聚集、产业在园区集群、规模化运作在园区联动迸发”的发展运行机制,进一步加大园区开发建设,特别是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项目落户园区,推进园区向产业聚集和特色方向发展。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收储整理,加快打造提升园区自身的承接能力。明确各园区产业定位与产业主攻方向,从规划、项目策划上整体包装,与市场对接,积极对外招商推介,引企入园,突出重点企业、核心龙头企业和产业链招商,积极加大引入优强企业和配套企业力度,鼓励大企业集团和战略投资者作为开发主体加快园区建设。四是重抓项目储备支撑,强化项目开发前期论证,研定质高量优的对外招商项目。结合我县资源、产业和区位等,围绕产业发展,认真抓好“三个一批”(洽谈项目一批、签约项目一批、开工建设项目一批)工作推进落实,以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城市建设和现代服务业为核心,强化项目开发、策划、编制工作,做好项目前期策划包装,科学论证项目可行性,对项目库动态管理,建立项目科学评审及科学退出机制,滚动储备项目,为对外招商提供必要的保证,夯实招商引资基础。五是创新招商方式方法,着力各种方式齐头并进,加大走出去招商力度。深入研究掌握经济活跃地区投资趋势,以及大企业投资区域布局及投资动向,有针对性地在这些地区进行招商推介,提升江川知名度,并紧盯重点投资企业,登门拜访,主动推介项目,加大联系企业的跟进,促成投资江川。同时,充分发挥以商招商及异地商会平台优势,积极对外牵线搭桥,促成项目洽谈落地。六是重协调,抓联动。着力加大对项目投资方协调,营造县属部门、乡镇(街道)互为联动的大招商格局,充分发挥部门行业、资源等优势,推动部门在招商上有所作为,增强对外招商的主动性,强化部门之间的协调机制,共同打造高效的招商项目落地推进工作机制。
(五)突出旅游文化产业的培育发展,着力推动第三产业全面升级
紧紧围绕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和昆玉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战略构想,坚持打基础、建景点、创品牌、树形象,把旅游文化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支柱产业。积极推进抚仙湖―星云湖生态建设与旅游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依托大企业大集团开发高端生态休闲旅游新产品,确保仙湖锦绣、天湖湾�云顶社区、奥宸、药王谷、远洋国际等一批获准项目加快推进,完成金色抚仙湖九龙国际会议中心项目建设并投入运营,力促以湿地公园为重点的星云湖4A级旅游风景区建设取得突破。全面加强景区基础设施改造力度,不断提升旅游业品位。
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旅游市场,加强行业管理,整合旅游资源,强化旅游产品开发。完善景区景点基础设施,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全面提升沿湖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促进旅游业提档升级。大力改善消费环境,全面激活消费市场,增强经济发展活力。
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的作用。突出发展房地产服务、特色餐饮服务、社区综合服务、文化信息服务、科技咨询服务、金融保险、现代物流等领域,推进企业管理、商务、政务的信息化进程,拓宽金融单位对企业的服务功能,努力构筑宽领域、多门类、高增值、广就业、强辐射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六)突出“二湖”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着力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一是加强绿色生态环境建设。以“两湖”水环境保护为重点,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力度,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全面落实“退调保”战略措施,着力抓好以污水、垃圾为重点的环境综合整治,加强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石漠化综合治理,实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强化天然林保护工作,实施防护林工程建设,深入推进生态修复工程,促进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稳步推进抚仙湖一级保护区缓冲带生态建设、抚仙湖西岸(江川段)生活污水收集等项目工程。加大星云湖综合治理力度,积极推进星云湖退田还湖及湖滨带修复、星云湖沿湖30个村落污水治理等项目建设。
二是要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推进重大节能环保工程项目的实施,推进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清洁生产,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分解,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全面推进建筑、商业、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工作,推进节能技术转化,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大力实施节能改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七)突出重点工作督查,着力完善目标管理考核等各项制度,确保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加强督促检查工作,进一步明确责任,坚持和完善固定资产投资目标考核责任制度、工业经济发展目标考核制度、招商引资目标考核制度,科学考核,严格奖惩,调动各级各部门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形成县域经济发展和项目投资、工业发展、招商引资工作争先进位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