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筹建于1993年1月,1994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全馆占地面积3665.9平方米,建筑使用面积1459.4平方米,主体为明清风格建筑呈四合院形式,坐南朝北,黄色琉璃瓦覆顶,内有一人工挖掘的水池。展厅上下二层共7间,东南面二、三楼为文物库房,西南角小后院为行政办公区域。馆内设置有办公室(含财务室)、保卫科、宣教部、保管部、陈列部和研究部。 馆内藏品以江川李家山古滇墓地出土文物为主,主要包括:具有强烈民族文化特色的贮贝器、铸造精美的铜鼓、编钟、各类形状的铜扣饰、“仿生式”动物纹兵器、大批青铜农具、众多金玉饰品等。 开馆至今,馆内以《李家山古滇青铜文化展》为基本陈列,《星抚渔韵——江川鱼文化展》和《千秋留正气——唐淮源将军纪念展》为常设展览,并举办科普、书画、雕塑艺术类临时性展览60余次,同时组织馆藏文物先后赴上海、北京、广州、香港、深圳、长沙、南昌、日本、意大利、美国等地交流展出。馆内外各类展览接待参观人数达180万余人次。 云南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除展览接待服务工作外,切实做好文物安全保卫,积极开展馆藏文物科学保护研究工作,累计撰写发表相关专业论文80多篇。发挥阵地宣传作用,开辟学校“第二课堂”,多次组织文物科普知识下乡巡展,举办相关知识讲座,协调配合各类媒体采访报道,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博物馆先后被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科学普及教育基地,于2009年评定为国家三级博物馆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1月1日起,博物馆正式向全社会免费开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