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川区人民政府!
今天是:
   

玉溪市江川区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经验材料—以“九大体系”构建高质量普查实施路径


来源:玉溪市江川区统计局 时间:2025-04-11 10:42:32 点击率: 0打印 】【 关闭

一、普查保障体系:高位统筹强机制,多维支撑固根基

高位统筹强化组织保障江川区构建“1+5+N”组织架构:成立由区长任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业务指导、宣传动员、数据审核、后勤保障5个专项组,联动工信、住建、文旅等23个部门形成跨领域协作机制。累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20次、专题推进会51次,形成区级抓总、部门协同、乡镇落实的三级联动格局。

(二)实体化运转夯实阵地保障实现区经普办实体化办公,配备独立办公场所及专用设备,抽调5名部门骨干脱产驻点,明确日调度、周会商、月总结工作机制。各乡镇(街道)同步设立普查办公室,配备专职联络员,形成(街道)委会(社区)三级贯通的组织网络。

(三)精准投入强化经费保障经普全周期财政预算批复普查经费239.68万元。其中,2023年,一是本级预算情况,2023年本级财政预算批复经济普查经费100万元,其中工作经费15万元、两员补贴85万元,实际工作经费下达16.8万元、两员补贴下达79.9万元二是省级下拨情况,省级对下拨款14.02万元,其中设备购置费3.02万元,两员补贴11万元三是资金使用情况,办公经费2.87万元,两员补贴支出79.9万元,办公设备采购支出6万元。2024年,一是本级预算情况,2024年本级财政预算批复经济普查经费139.68万元,其中工作经费66.66万元、两员补贴73.02万元,所有经费已全部下达二是上级下拨情况,中央财政拨付专项资金2万元。省级对下拨款15万元,其中拨付各乡镇(街道)工作经费10.5万元,江川区统计局预留4.5万元用于后期经济普查资料开发;三是资金使用情况,办公经费支出8.02万元,两员补贴支出19.98万元,支付2023办公设备采购费用2.49万元。建立财政主投+专项补助资金模式实施资金动态监管,通过预算拨付使用审计全流程闭环管理,确保专款专用。

二、统筹实施经济普查与投入产出调查:双轨并进提质效,协同融合促创新

(一)制度衔接实现一套表双任务针对五经普首次整合投入产出调查的特点,将投入产出指标嵌入普查表式,对规上工业企业、重点服务业企业实施一次填报、双表同审,减少重复劳动30%以上。

(二)技术赋能破解数据关联难题根据平台设定的审核公式,行业增加值率、中间消耗比例等15项核心指标逻辑校验规则,认真审核制造业原材料成本占比,根据行业均值查找异常数据,并通知企业认真核实修改。

(三)专题培训提升复合能力开展经济普查+投入产出融合培训5场次,重点讲解成本费用表与普查指标的对应关系。通过模拟填报案例教学,使统计员同步掌握两项调查技能,培训考核通过率达98.6%

三、普查两员选聘管理与教育培训:多元选聘优结构,分层赋能锻精兵

(一)创新四维标准选聘机制一是来源多元化深入基层从社区网格员、村组干部、退休教师等人员中,摸排选聘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综合素质高的人员,同时以两个优先为原则,优先将有普查经历和懂财务的专业人员作为选聘对象,整体优化了队伍结构,实现了两员队伍多元化、专业化;二是年龄年轻化经济普查要求高、任务重,善于使用移动终端、身体健康、年富力强的两员更能适应经普工作节奏;三是学历专业化优先选聘大专以上学历财务、统计相关专业背景者,把两员的文化素质放在重要位置;四是经验丰富化有调查经验的两员更加善于与人沟通,能有效解决普查过程中会遇到的上门难、沟通难等问题。

(二)构建全专结合培训体系一是分层教学对普查指导员开展行业增加值核算”“数据逻辑校验等高阶课程,对普查员侧重入户沟通技巧”“电子终端操作实操训练;二是场景实训每个乡镇(街道)开展模拟清查演练,设置拒访应对、数据推算等8类情景案例,让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熟悉掌握普查技巧和应对措施;三是线上赋能针对临时性的普查问题和系统操作问题,经普办开展线上微课堂,通过录播小视频30多次和线上答疑200多次解决了经济普查过程中各个乡镇(街道)遇到的各类问题。

四、普查宣传动员:线上线下全覆盖,多维渗透造声

(一)线上矩阵精准触达通过江川发布政务新媒体联动推送普查宣传短片通过政务公开平台、微信公众号发布《普查告知书》。

(二)线下场景深度渗透一是注重交通网络渗透。在玉江高速设置高炮广告4处,公交车体广告覆盖3条线路在玉江高速、工业园区等重点部位悬挂宣传横幅5二是注重商圈地标渗透。龙旺湖城LED屏滚动播放宣传片,日均曝光量超2万人次在乾景商业中心、机关单位、集贸市场等人员密集场所使用显示屏、喇叭播放宣传片;三是注重社区网格渗透。发放告知书2.5万份,举办普查知识竞赛活动2场。多形式、全方位宣传五经普工作,努力形成全民知悉、广泛支持的工作氛围。

五、地毯式单位清查:精密织网无遗漏,动态核验保精准

(一)电子地图赋能精准划区运用天地图·江川”GIS系统,将全区划分为76个普查区、143个小区,较四经普增28.8%实现了各普查区电子地图与全、全市电子地图的无缝衔接。在季节性摊贩、夜间经济带等新兴区域增设普查小区确保清查登记不重不漏、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应统尽统

(二)四步工作法确保清查质量一是试点先行江川区高质量承办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市级综合试点,通过制定实施方案、组建领导小组、开展全流程模拟(单位底册编制、清查登记、入户调查、增加值测算),创新形成培训实操核验闭环机制,累计培训普查骨干200余人次,完成试点单位清查及数据采集全环节验证,提炼标准化操作模板12项,为全市普查提供可复制的实战指南,提升流程标准化率、降低了数据差错率有效破解新增市场主体统计盲区”“多产业单位数据衔接等共性难题,为正式普查奠定坚实基础。二是扫楼扫街江川区创新开展扫楼扫街专项行动,组建普查专业队伍,通过网格化包干+电子地图导航,对商业楼宇、沿街商铺、产业园区等开展地毯式摸排,运用一查二问三核工作法(查证照信息、问经营实况、核财务数据),重点攻克流动摊贩、小微电商等隐蔽市场主体统计难题,累计补录漏登单位796户,个体经营户9001户。实现清查阶段第二、三产业法人单位较四经普增长134.7%、个体户增长101.3%,增速均居全市首位,全面摸清经济家底,为精准核算区域经济总量提供坚实数据支撑三是动态管理江川区创新构建边查边报边审动态管理模式,依托名录库系统实时更新市场主体变动信息,建立日清日结工作机制,每日对新增、注销、迁移单位进行动态追踪和数据清洗,累计修正重复登记数据217条、补录遗漏单位796户,联动市场监管、税务部门实时核验异常数据650项;通过行业均值波动预警模型,对营业收入、从业人员等关键指标进行动态监测,确保数据质量全程可控。实施动态管理后,降低单位清查错报率漏登率,提升清查效率,实现市场主体实时画像、经济数据鲜活可溯,为精准把握经济运行态势提供动态数据支撑。四是部门比对江川区创新建立“1+5+N”跨部门数据联动机制(以经普办为核心,联动市场监管、税务、电力、人社、统计5个部门,拓展至行业协会等N类主体),通过打通部门数据壁垒,构建三比对三核验体系(比对注册信息核验单位存续状态、比对纳税记录核验营收真实性、比对用电用工数据核验生产规模),补录僵尸企业、无证经营户等隐蔽市场主体9797降低清查阶段法人单位漏登率,提升部门数据匹配度,实现以数治数、精准画像,为经济总量核算提供高可信度数据支撑。

六、普查现场登记:分类施策抓关键,重监测提效率

(一) 三类主体差异化采集。一是联网直报企业创新推行自主填报+智能校验双轮驱动模式,依托国家统计联网直报平台,要求企业统计员直接填报财务报表、产品产量、研发投入等核心数据,同步嵌入“T+1”自动校验规则(如营业收入环比波动超±20%触发预警、研发费用占比与行业均值偏差超阈值自动拦截)。累计完成175家规上企业数据直报,拦截逻辑错误数据75,企业直报率达98.86%提升关键指标填报准确率传统人工审核效率,为精准核算产业结构、研判经济运行态势提供了高效、可靠的数据基底。二是非一套表单位针对非一套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通过普查员入户上门采用经济指标辅助采集表询问+数据推测方法,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纸质表填报录入,实现差异化采集;建立每周例会反馈+每日进度通报动态跟踪机制,辅以普查员初审乡镇二审区级三审三级联审,确保数据随报随审、逻辑闭环且通过地毯式清查+部门联核精准覆盖电商、流动摊贩等新兴业态,实现市场主体总量与结构双清,为经济核算提供高精度基层数据支撑。

(二)重监测保障进度与质量。一是建立每周例会反馈+每日进度通报动态跟踪制度,实时监控数据上报进度,分析滞后原因并针对性指导,确保全区登记工作高效推进;二是实施普查员初审乡镇二审区级三审三级联审机制,结合部门数据联核与行业分析,严把逻辑审核关,及时修正数据偏差三是建立领导包保制,成立8专业指导组下沉乡镇(街道)、企业一线,通过领导带队督导+分片包保负责模式,现场协调解决填报难点(如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逻辑校验),督导指标核查与数据纠偏。

七、数据审核验收及汇总评估:三级联审筑防线,部门协同保质量

(一)构建三审三核质量防线推行普查员初审(报表审核)乡镇二审(数据审核)区级三审(逻辑审核)逐级把关机制,结合部门联审比对行业基准值、集中审核分析人均收入与增加值率,并通过行业汇总查遗补漏。一是初审,普查员采取随报随审+经济指标辅助采集表核查的初审模式,入户时同步审核非一套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报表完整性、逻辑性(如收入与支出的合理性),结合行业经验推测关键指标(如增加值率),及时标记疑点数据并反馈修正二是二审,乡镇(街道)设立审核专班,由统计员或普查指导员牵头,对普查员初审后的数据进行二次核查,重点审核指标逻辑关系、填报规范性和行业匹配性通过部门数据联动,将普查数据与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资料比对,核实企业经营状态和关键指标(如营收、纳税)的一致性,二审中发现的问题当天梳理并反馈至普查员,要求即返即改,形成审核反馈修正复核闭环三是三审,由区统计局专业组对乡镇二审后的数据进行逻辑审核+部门联审,重点核查指标间逻辑关系(如营业收入与固定资产匹配性)、比对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行政记录,并通过行业汇总分析筛查异常值(如人均收入与增加值率偏差),集中修正漏填、误填问题。该做法结合集中审核查遗补漏,确保数据全域闭环纠偏

(二)部门联动深化数据校验联合税务、市场监管、工信、住建等部门建立跨部门数据共享与比对机制,将普查填报的营收、纳税、从业人员等指标与部门行政记录实时比对,筛查逻辑矛盾(如企业营收与纳税额偏离行业基准值),并依托税务流水、工商注册信息修正虚报或漏报数据;同时针对新兴业态(如电商、流动摊贩),联动电商平台和物流数据补充市场主体信息。

八、普查质量控制:全程追溯零差错,溯源问责守底

(一)全程电子化追溯依托普查平台建立全流程电子台账,记录数据填报、审核、修改痕迹,实现数据来源可溯、操作留痕可查

(二)三级联审+部门联动实施普查员初审(报表完整性)乡镇二审(数据逻辑性)区级三审(行业匹配性)逐级审核,联合税务、市场监管部门比对行政记录,修正营收、纳税等异常数据

(三)动态监测闭环管理建立每日通报进度+每周例会反馈机制,实时监控上报数据,采用三对照方法(证照、台账、系统数据),4天内完成121户法人单位及112户个体户质量抽查,确保问题清零实现错报率0‰     

九、普查资料开发应用:深度挖掘显价值,成果转化助决策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谋划、合理安排,以新的担当和作为确保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工作顺利进行,更好发挥普查资料价值,全面提升普查服务能力和水平。二是严格按照经普办确定的时间节点和审批程序步骤要求,有序推进普查公报、年鉴资料、政务信息和分析报告工作。三是深度挖掘和分析普查数据,全面准确、科学权威宣传解读普查数据,及时撰写一批短小精干、简明易懂的解读资料,引导公众了解全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积极引导正确舆论走向,提振发展信心。四是要树牢普查数据保密意识,高度重视数据安全,严格落实保密规章制度,安全有序推进普查资料开发应用工作。

江川区通过构建九位一体普查实施体系,在市场主体倍增、数据质量提升、经济结构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其经验为同类地区提供了可复制的江川样板。下一步将持续深化数据应用,推动普查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 主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     承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77—8011091
    网站标识码:5304210001   网站地图
    备案号:滇ICP备0500476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210200000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