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发挥名师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多渠道培养基层教师的专业素质,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2019年6月21日,云南省“计划”教学名师陶培武数学名师工作坊送课到前卫中心小学。此次活动由云南省陶培武“数学名师工作坊”的教师、前小一至六年级的全体数学教师共计50余人参加。整个活动有精彩课堂教学展示、说课与评课、专题讲座、活动总结四个环节组成。 活动一 精彩课堂教学展示 第一节课由来自前卫中心小学的方婷老师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的数学复习课《认识人民币的复习》。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方婷老师以动物王国招聘小管家为主线,巧妙设计教学情境,通过让学生看、听、 说等,重温学过的知识。在竞聘上岗小管家时,设计了几个有梯度、有深度的闯关环节,从而让知识回顾整理、建构了网络。在闯关环节中通过说一说、换一换、比一比、想一想以及模拟买东西的快乐闯关形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将旧知识进行生发,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节课由来自陶培武数学名师工作室学员、聂耳小学的陈莹老师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认识几分之一》。 陈老师的课堂自然、大方、富有亲和力。在“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这一理念的指导下,陈老师创设了一个十分贴近儿童生活的实际教学情境---分月饼。借助月饼模型,采用数形结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月饼模型丰富的变换中通过观察、比较、迁移、交流体验,经历分数概念的生成和发展,有效沟通了整数和分数的联系,从而全面深刻地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第三节课有来自玉溪市第二届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学员、云南省陶培武数学名师工作坊坊员、前卫中心小学的杨玉江老师执教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的数学复习课《立体图形的体积---整理与复习》。 杨老师先引领学生们复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体积的推导过程,然后又回顾了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关系,找出解决圆柱和圆锥问题的规律:锥1差2柱3和4。再通过找立体图形体积间的联系,就把各个图形的体积计算整理成了一个系统。让所有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之林,将知识整理得“横成行,竖成线”,难度层层递进,培养能力,开发智力,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复习课就是一个实现知识由厚到薄的过程。杨老师精心的问题创设情境,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精练的教学语言,亲和的教学风格,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活动二 说课与评课 下午,三位老师分别对三节课的设计以及思考做了一个简短的汇报,他们分别从教学思路、教学教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进行了深刻的剖析。 前卫中心小学龚杰老师对三节课做精彩点评。他说这三堂课都体现了“实、新、活”这一特点。教师的教、学生的学都落到了实处;教材的把握与处理符合学情实际;教学理念、教学手段新颖,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生积极参加整个教学活动,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堂。在《认识人民币的复习》中,方老师主要以“活动”为主线,把“学数学”变为“做数学”,整节课以生活为依托,把生活经验变为学习经验。陈老师执教的《认识几分之一》教学环环相扣,教学方法得当,目标落实到位,课堂具有实效性。《立体图形的体积---整理与复习》中,杨老师很好地把握知识的重点、难点,让复习课不显得枯燥,有声有色。不是对旧的简单重复,而是学生认识的继续、深化和提高,有新知的感觉,旧知的回味。龚老师还对三节课提出宝贵的建议:1、教学实施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交互活动不够;2、注意培养学生课堂学习习惯;3、让学生大胆去说,去想,去做,关注个体差异。 活动三 专家讲座 老师在自己的专业道路上很快的成长起来,离不开专家的引领和指导。工作坊坊主陶培武老师对每节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陶老师的专题讲座从五大方面:一、要认真领会课程标准,运用课程标准,不偏离课程标准。二、要认真研读教材,研究学生。三、要注重导课,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不断探索,才能获得成就感。四、作业要适量、适中,有针对性、巩固性、拓展性、提升性。五、要抓住数学深度,做到简单而不复杂。从而让我们知道,教师只有做到运用教材,使用教材,驾驭教材,才能成就精彩的课堂。 参加这次活动的老师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每位老师都专心致志、全神贯注,认真的聆听和记录。 活动四 活动总结 颁发奖状 活动最后,前卫中心小学校长(党支部书记)向阳老师作总结。向老师谈了参加此次研讨活动的感想。首先要学习陶校长的精、气、神;其次,教学科研要用心去做,学习再学习,研究再研究。向老师希望前小的教师们在专家们的引领下提升自我素养,做一名幸福老师。 “一缕春风系浓情,送课下校硕果丰”。这次教研活动的举行,学到了先进的课堂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提高了教师们的研究能力和业务素养,促进了我校数学教研活动的蓬勃发展。 (前卫小学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