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雨季的来临又进入吃野生菌的好时节
却也“暗藏杀机”
7月7日 云南发布《预防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 提醒广大群众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并公布远离毒菌的“两个金标准”
第一金标准:
近年来




大部分裸盖菇有着白色的伞柄、褐色的伞盖,外表看起来平平无奇,但有些裸盖菇菌肉或菌柄受到损伤时会出现颜色变化,往往由白色变为蓝色。
裸盖菇素又名光盖伞素、赛洛西宾,是具有致幻活性的小分子生物碱,其在强酸或碱性条件下脱磷酸化水解,得到同样有致幻作用的脱磷裸盖菇素。  食用含裸盖菇素的蘑菇后,会出现幻觉、幻视、跳舞,同时伴有行动不稳、谵语、意思障碍、昏迷、精神错乱等症状,躯体反应包括瞳孔放大、心跳过速、血压升高、体温上升等交感神经兴奋的症状,甚至还可能诱发自残和自杀行为。致幻蘑菇除了含有裸盖菇素的蘑菇种类,还有一些蘑菇,误食以后也会引起人类产生幻觉,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鹅膏菌属真菌。 其中,特别有名的要属毒蝇鹅膏:  毒蝇鹅膏,它的长相很多人都非常眼熟,鲜红色至橘红色或黄色的菌盖,上面还长有许多白色的凸起,在童话故事、动画电影还有马里奥游戏中,我们经常能看见它的身影。
毒蝇鹅膏是全球性的物种,原生于松树和落叶性的树林中,横跨北半球温带和极地气候的地区,以及温带高海拔地区,如兴都库什山、地中海地区和中美洲。
它含有蝇蕈醇、鹅膏蕈氨酸和毒蝇碱等致幻毒物,人吃进去后,中毒症状的轻重主要取决于摄食者的体重、毒蝇鹅膏的栖息地和摄取量的多寡等,表现出的症状也有所不同,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到头晕、精神错乱、视觉及听觉扭曲、出汗、脉搏减慢等都有可能。
小心辨别毒蘑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