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县县城居民收入持续增长,消费水平稳步增长
―― 2011年江川县县城居民收支情况分析
今年以来,随着我县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健康发展,城镇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居民消费水平稳步提高。据对江川县50户调查户进行调查,2011年,我县县城居民人均家庭总收入21214.55元,同比增长12.6%,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18260.45元,同比增长11.2%;人均消费性支出11179.8元,同比增长13.6%。
一、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从居民家庭总收入的构成来看,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等呈现上涨趋势。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是:
1、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
从 收入构成看,尽管收入结构在不断优化,但工资性收入在居民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仍没有改变。2011年,江川县县城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为17611.77元,同比增长13.0%,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达83.02%,拉动总收入上升10.7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一是由于今年4月大样本轮换,在国有经济单位职工人数、城镇集体经济单位职工人数、城镇个体或私营企业被雇人数、离退休再就业人数、其他就业人数都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0.07人、0.01人、0.05人、0.03人、0.02人,其中从事教育行业的人数占就业人口比重比去年同期上升8.8个百分点,使工资性收入增加;二是今年开始医疗、卫生及其他事业单位工资改革后工资收入提高并补发增资。三是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工资的自然增长;四是随着用工紧张,企业相应地提高职工工资标准。
2、财产性收入增长33.9%。
2011年,我县县城居民人均财产性收入为174.02元,占城镇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0.82%,同比增长33.9%。随着县城居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居民理财观念日益改变,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其他投资收入、房租等财产性收入已成为居民家庭收入来源的一部分,成为新的增收亮点。2011年我县县城居民家庭的其他投资收入和出租房屋收入分别为59.98元和103.72元,它们比去年同期增长1.4倍。不过财产性收入的绝对额并不大,对居民收入增长影响有限,仅拉动总收入上升0.2个百分点。
3、转移性收入增长26.0%。
2011年,我县县城居民人均转移性收入为2517.07元,同比增长26.0%,其中人均养老金或离退休金收入1986.39元,同比增幅为61.4%,拉动总收入增长2.8个百分点。转移性收入的增加主要是:一是由于今年4月大样本轮换,2011年调查户中的离退休人员增加到14人,比去年同期增16.7%,使得2011年转移性收入去年同期增61.4%拉动转移性收入增长38.8个百分点; 二是县城镇居民的赡养收入为81.4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3.25元,拉动总收入增长3.7个百分点;三是捐赠收入为180.92元,比去年同期增加53.6元,拉动总收入增长3.2个百分点。
二、随着居民收入增加,居民消费水平稳步增长
2011年,我县县城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11179.8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3.6%。从消费结构来看,在八大类消费支出中,除居住和其它商品及服务支出下降外,其余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增速最快的是城镇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2011年人均1034.05元,比去年同期增长61.4%;依次是衣着支出、食品支出、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交通与通讯支出和家庭设备及服务方面支出,分别增长17.3%、16.7%、15.5%、 5.8%、3.0%。
1、随着我县县城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食品消费支出呈现增长态势。一方面,价格水平的上升,带动了食品消费支出的增长;另一方面,县城居民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食品消费向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绿色无公害发展,营养摄取更加科学均衡,消费层次提升了,支出自然增多。2011年,我县县城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3812.49元,与去年同期比增加544.39元,增长16.7%。
2、衣着消费趋向高档化、个性化、精品化。调查资料显示,2011年,我县县城居民人均衣着类支出1703.97元,同比增加250.99元,增长17.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衣着消费不仅是为了简单穿着,而是更加注重品味、高档化、个性化、精品化的衣着。衣着从规格单调向多样化转变,形成追求新、美的个性化消费模式,讲究美观、舒适,呈现一季多衣和不同场合不同服饰绚丽多彩的情景,这一消费趋势已成为居民生活消费的一大亮点。
3、家庭设备用品日趋高档。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人们对高档尖端设备用品和现代时尚家具的追逐,导致家庭设备用品更新换代的加快。等离子液晶电视、绿色环保节能冰箱、空调,全自动洗衣机等纷纷涌入千家万户。2011年,人均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支出554.52元,同比增加16.24元,增长3.0%。其中耐用消费品支出216.72元,同比增长41.0%,洗衣机、电冰箱、沐浴热水器、电磁炉、豆浆机、吸尘器、饮水机、排油烟机等其它家庭设备支出193.59元,增长为1.64倍。
4、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保健意识增强以及医疗保障体系的不断完善,县城居民用于医疗保健方面的消费支出快速增长。2011年,我县县城居民人均医疗保健支出1034.05元,同比增加393.45元,增长61.4%。
5、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私家车辆也随之增多。同时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更新,通讯设备的更新速度加快,带动了居民的通讯消费支出。2011年,我县县城居民交通与通信支出2023.38元,同比增加110.26元,增长5.8%。交通与通信支出增长的主要原因:一是2011年每百户家用汽车28.71辆,同比增加8.71辆,增长43.6%,随之车辆用燃料及零配件等支出348.29元,同比增加168.35元,增长93.6%;二是每百户家用电脑77.23台,同比增加9.23台,增长13.6%,每百户移动电话的购买44部,同比增加12部,增长37.5%,信息化程度的提高,每百户接入互联网的计算机70.3台,同比增加8.3台,增长13.4%,随之购买移动电话支出1088.91元,同比增加80.79元,增长98.8%,上网费支出152.44元,同比增加63.2元,增长70.8%。
6、2011年,我县县城居民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1349.47元,同比增加181.24元,增长15.5%。随着居民经济条件的改善,居民对文化娱乐方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以前昂贵的电脑产品,已经逐渐普及为家庭基本耐用品,一些中高档乐器也逐渐走进普通百姓家中,旅游、健身已不再是想像中的事。教育方面的投入也由过去单一的孩子上学发展到参加各种培训班、辅导班;成年人也越来越多的加入到再教育的行列,驾校、技能培训成为人们提高自身素质的必修课。
三、存在问题
(一)不同层次城镇居民高低收入差距较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同阶层城镇居民收入的差距在扩大,高低收入户实际生活水平的差距也随之拉大。对于许多高收入家庭,生活必需品的拥有已经饱和,所需购买的仅为更新换代,带有明显的享受性和发展性的消费。以住房为例,高收入者可以二次甚至多次购房,而部分低收入者只能望房兴叹。
(二)低收入户家庭生活困难问题值得关注。就目前来说,虽然整体上城镇居民生活状况稳步增长,但低收入家庭,特别是特困户家庭生活困难问题还很突出。负担重,生活压力大,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低,特别是遇到家庭成员读书、生病住院等情况,这部分家庭往往入不敷出。
(三)部分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对城镇居民生活有所影响,特别是低收入家庭的收入基本上都用于维持日常生活开支,他们最担心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是实现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前提,任重而道远,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对这部分家庭给予更多的关爱。
四、几点建议
1、优化收入结构,增强经济活力,拓宽居民收入渠道。一是要鼓励企业大量雇用本县居民为职工,继续增加事业单位及公益性岗位,为居民提供就业岗位,促进居民收入的增长;二是要继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扶持力度,努力发展民营个体经济,以创业带动就业拓宽就业市场,稳定增加居民收入。
2、关注低收入人群,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采取不同的救助政策与措施,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和帮助,切实解决低收入阶层的困难。加强对生活必需品价格的监管,努力消除物价给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同时逐步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等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低收入户家庭生活无忧。
3、增强消费能力。消费活跃的时候,经济才能加足马力向前发展,为了更有效地提高居民消费需求,在增加居民收入的同时,应该做好相关市场及消费政策的调整,针对“医疗、社会保障、就业、住房”等问题进行解决,引导和促进居民扩大消费需求,努力消除制约消费的障碍,改善居民消费理念,让居民可以放心大胆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