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运行情况分析
江川区2016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总体平稳运行,物价上涨的压力有所减轻。与上年同期相比,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1.3%。从结构特征看,食品价格上涨5.0%,非食品价格上涨0.4%;消费品价格上涨1.7%,服务项目价格上涨0.4%,物价总体涨势温和。
一、基本情况
从八大类居民消费商品价格指数运行情况,呈现“六升二降”。具体为:食品烟酒类比上年同期上涨3.8%、衣着比上年同期上涨0.6%、居住比上年同期下降0.3%、生活用品及服务比上年同期上涨0.7%、交通和通讯比上年同期下降0.6%、教育文化和娱乐比上年同期上涨1.2%、医疗保健比上年同期上涨1.7%、其他用品和服务比上年同期上涨0.8%。
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食品依然是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推手
食品类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中占有极大的比重, 1―12月份食品类价格指数较上年同期上涨5.0%,成为拉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主要推手。从食品中14个中类看,10类较上年同期上涨,3类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1类持平,其中鲜菜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4.6%,畜肉类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10.8%,禽肉类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17.6%,水产品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4.6%。
食品类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一是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拉动指数上升,猪肉价格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迷后,从2015年端午节前夕开始出现上涨,影响猪肉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生猪存栏量减少,供应偏紧;另一方面是能繁母猪数量下降,养殖户压栏惜售。二是国际粮食价格普遍上涨,进而影响我国粮食价格;三是生产成本加大,种子、化肥、农药、人力及运输成本的上升,推动了食品类价格的上涨;
(二)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上涨是推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又一因素
1-12月份,教育文化和娱乐类价格类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1.2%,上涨的主要因素是私立幼儿园收费的上涨,直接或间接推动了教育文化和娱乐类类价格上涨。
(三)医疗保健价格上涨
2016年医疗保健与上年同期相比上涨1.7%。其中滋补保健品价格上涨8.5%,西药价格上涨2.0%,中药价格上涨3.5%,涨价原因为厂商提高价格,导致药店的售价上涨。
(四)政策性因素
为促进经济发展,国家出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其在刺激经济发展的同时,货币供应量与物价上涨之间的传导具有时滞性,亦非稳定,加之国内流动性相对过剩,进而加大了价格指数的上涨压力。
2016年1-1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期比走势

2016年1-12月份八大类居民消费商品价格变动
对CPI的影响

四、稳定消费价格水平的建议
面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的趋势,应积极采取措施,努力保持市场平稳。
(一)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政府在加强宏观调控的同时,还应重视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在合理的范围内让农产品的市场价格调节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与国家的宏观调控政策相辅相成。市场调节与政府调控密切配合,全力抓好物价稳定工作,在密切关注与民生息息相关的粮食、肉、蛋等农副产品价格时,还应加强本地蔬菜、水果、畜禽等鲜活产品的生产能力,最终保证市场供给。要保持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兼顾保增长和稳物价。
(二)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市场价格监督检查,保证正常流通秩序,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大商场、超市、农贸市场等进行监督检查,防止恶意囤积、哄抬物价及其他变相涨价、串通涨价、牟取暴利等行为的出现,保障居民消费品市场供给充足,物价稳定。
(三)扩大生产,保证市场供应
加大农产品生产力度,政府应加强和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坝塘、水库的蓄水工作,并充分利用两湖资源,保证农业用水的有效供给,另外,政府还应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出台更多惠农政策,如给予农户一定的价格补贴,以降低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保证农产品供应充足,进而稳定物价。
(四)加大宣传力度
做好价格政策和信息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类媒体的作用,及时公布价格政策信息和市场物价变化情况,对价格热点问题、突发事件及时释疑解惑,正确引导,重点宣传政府为保障供应、稳定价格所采取的各项措施,理性对待市场价格变化,最终保证物价稳定。
五、201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走势预测
2017年,物价水平有望继续保持温和上涨态势,通货膨胀压力不会明显上升。
(一)粮食价格将稳中小幅波动
近年来我国粮食生产形势总体较好,2005年以来已连续十一年实现增产,粮食库存总量充足。由于中央财政连年采取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及近年来国家连续提高稻谷、小麦等主要粮食的最低收购价,粮农生产热情普通较高,预计2017年在不发生异常气候等因素影响下,粮食总产量维持稳中上升走势的可能性较大,由于国际粮食市场竞争加剧,粮食产量多而不优问题凸显,粮价没有明显的上涨压力。
(二)生猪、猪肉价格趋稳小幅上涨
近年来,养猪成本上涨、价格低迷,生猪养殖产业微利甚至亏损,部分散养户退出养猪行业,造成今年生猪供不应求、猪肉价格节节攀升的情况,养殖户积极补栏,随着市场供应量的增加,开始于2015年3月份的生猪猪肉价格上涨也基本结束,不具备大幅推高消费价格指数的能力,将使生猪、猪肉价格趋向平稳。
(三)服务项目价格上升延伸效应将越来越明显
受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大多数服务项目价格仍将持续上升。如:衣着类的缝纫行业、清洗行业;家庭服务及加工修理行业;理发、洗浴行业;家电修理服务业;房屋租金与房屋维修业等价格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特别是临近春节,有的价格涨幅还会较大。服务项目价格一旦上涨,其回落的可能一般较小,即使有回落,幅度也不大,而其对价格总指数影响具有延伸效应。因此,预计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四)拉动市场价格下降的因素
根据预测,鲜菜价格2017年继续走跌,受供应过剩及气候温暖蔬菜长势较好,市场需求低迷影响,蔬菜价格上涨空间小。另外,受禽流感H7N9的影响,鸡蛋和禽类价格受到较大冲击,价格将持续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