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繁重任务,区委、区政府弘扬“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玉溪精神,团结带领全区上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三区一城”新江川建设,把项目建设作为“生命线”,凝心聚力狠抓项目建设,实现了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一、固定资产投资运行情况 (一)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平稳增长。今年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由于受去年月度基数不均衡等因素影响波动较大,其中1-3月增速(13.7%)为全年最高,1-4月增速回落到2.1%,增速环比下降11.6个百分点;下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相对较平稳,除1-10月出现负增长外,其他月份均保持个位数增长,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4.7%。
(二)三次产业“两升一降”。今年由于花卉种植、养殖业项目较多,第一产业增长较快,同比增长37.7%;受工业投资不景气因素影响,第二产业大幅下降,同比下降76.4%;在交通、水利、公共设施管理投资拉动下,第三产业增长较快,同比增长24.7%。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去年的5.2:20.4:74.4调整为6.9:4.6:88.5,第三产业比重稳居榜首,但第二产业比重严重缩水。  (三)国有投资占据主导地位。今年全区国有投资同比增长45.8%,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4.9%,比重较去年上升了19.1个百分点,成为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主力。 (四)房地产开发投资低迷。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因受抚仙湖面山项目长久熔断机制、新开工项目规模不及去年等因素影响,自3月份开始持续负增长,全年同比下降28%,降幅较1-6月、1-9月略有收窄,分别收窄1.8、4.8个百分点;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逐月下降,全年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6.6%,较1-3月、1-6月、1-9月分别下降11.7、0.9、0.2个百分点,拉低全区固定资产投资10.8个百分点。 (五)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势头强劲。今年随着城市更新项目的启动、星云湖保护治理项目的持续推进,全区基础设施投资势头强劲,比去年同期增长80.5%(含分成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49.9%,较去年同期上升21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3个百分点,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达491%。其中: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同比增长46%,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比重为62.2%,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2个百分点,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为216.1%;交通运输业投资同比增长181.5%,占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比重为32.5%,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9个百分点,对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230.6 %。 (六)新入库项目支撑作用明显。今年全区新入库项目115个(含房地产开发项目),比去年增加40个,其中:5000万元及以上项目13个,同比减少5个;500-5000万元项目102个,同比增加45个。新入库项目完成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53.4%,占比较去年提高6.8个百分点,拉动全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8个百分点。 二、需关注的几个问题 (一)全区大项目少,支撑显不足。全区在库项目中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20个(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仅占在库项目的12.2%,完成投资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29.2%,其中:本年新入库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项目7个(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仅占新入库项目总数6.2%。 (二)产业投资、民间投资双回落。今年全区产业投资因受工业投资拖累,自6月开始出现负增长,且降幅逐月扩大,1-12月同比下降29.2%,工业投资仅占产业投资的23.7%,比重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5.1个百分点;民间投资由于受宏观经济、实体企业投资意愿减弱、企业融资困难等多重因素影响,全年处于负增长运行态势,1-12月同比下降31.7%。 (三)工业园区产业集聚效能未充分发挥。今年工业园区在库项目10个,同比减少4个,其中:本年新入库项目仅2个,同比减少5个,不仅在库项目少,新入库项目更是寥寥无几。全年投资持续负增长高位运行,1-12月投资降幅高达87.8%,完成投资仅占全区固定资产投资的1.8%,拉低全区固定资产投资13.5个百分点,投资形势非常不乐观。 (四)建设资金短缺影响较大。部分续建或新建政府投资项目由于财政资金紧张,影响了项目建设或开工进展。另外,部分民间投资项目资金筹集渠道相对狭窄,也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项目开工建设进展。今年在建项目中(不含房地产开发项目)各项应付款合计占本年完成投资的44.6%,同比上升17.2个百分点。 三、促进我区固定资产投资健康平稳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精准施策,加快项目推进促投资。一是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完善开工建设条件,集中要素、多方施力,加快推进拟新开工重点项目落地建设,推动储备项目尽快转化为实施项目。二是以问题为导向,对推进缓慢的项目列出问题清单,加强督导,精准协调,打通项目推进中的难点、堵点,推动在建项目尽快形成增量。三是聚焦投资增长乏力的重点行业,加强协调推进,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的作用。 (二)提振民间投资信心,全力促进民间投资。加快管理创新,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着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不断激发民营市场主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加强舆论导向,多渠道宣传关于支持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措施,最大限度地扩大政策影响力,消除民间投资不敢投的“疑虑”。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各项措施,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对产业前景好、带动力强的民间投资项目予以补助支持,扶持壮大民间投资,力促民间投资稳定增长。 (三)突出地方特色和优势,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充分发挥工业园区产业集聚作用,研究出台能够体现我区地方特色和优势的产业招商引资惠企政策,以政策优势打造发展优势,对符合产业政策、投资密度大、带动能力强的招商项目在建设用地、土地出让、税费减免、信贷融资、市场准入等方面予以政策倾斜,营造政策洼地优势,切实把客商招进来、把资金引进来。 (四)多举措、多渠道加大建设资金筹措力度。一是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围绕2022年国家投资方向,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积极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二是积极采取相关措施,帮助项目建设企业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积极疏解项目建设资金困局,增加项目建设后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