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川区人民政府!
今天是:
   

上半年玉溪市江川区经济运行平稳


来源:江川区统计局 时间:2024-07-26 10:52:13 点击率: 0打印 】【 关闭

上半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各部门协同配合,有力应对各种超预期因素,难中求进,全区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经济运行情况

(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上半年,全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78395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7%(全国5%、全省3.5%、全市2.8%),增速全市排名第4位。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4961万元,增长3.5%,增速全市排名第2位;第二产业增加值368373万元,增长11.7%,增速全市排名第2位;第三产业增加值505061万元,增长2.4%,增速全市排名第9位。

(二)农业生产形势良好

上半年,全区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20324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3.4%,增速全市并列2位。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152366万元,增长4.2%;林业产值8160元,增长2.1%;畜牧业产值23168元,下降1.7%;渔业产值1714元,增长4.4%;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634万元,增长2.6%

上半年,全区夏粮及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增长1.7%产量增长1.1%蔬菜面积增长0.9%产量增长3%上半年,猪牛羊禽肉产量8434吨,同比增长2.5%,其中,猪肉、牛肉、羊肉产量分别增6.5%4.4%11.4%,禽肉产量下降13.4%;禽蛋产量增长9.1%。二季度末,生猪存栏77458万头,同比下降10.9%;上半年,生猪出栏72826万头,增长6.8%

(三)工业经济增速放缓

上半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4%(全国6%、全省4.6%、全市-1%1-5月(12.7%)放缓4.3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1位。

分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6.6%;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2%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同比增长196.6%;股份制企业同比增长9.1%;私营企业同比下降0.8%

从主要行业看,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56%;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增长2.4%;造纸和纸制品业增加值增长1.9%;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增长0.8%;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增加值下降0.6%;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下降19.7%

(四)建筑业增长平稳

上半年,全区建筑业增加值149303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1.1%增速全市排名第6位。建筑业总产值186332万元,同比增长5.5%,增速全市排名第6

)服务业持续恢复

上半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505061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2.4%(全国4.6%、全省4%、全市3.7%)。其中,住宿和餐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8%9.3%8.1%3.9%

从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看1-5月,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全市排名第4位;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全市排名第4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下降7.4%,全市排名第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0.1%,全市排名第4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3%,全市排名第4位。

)消费市场平稳恢复

上半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8119万元同比增长18.2%,(全国3.7%、全省2.8%、全市4.9%增速全市排名第2位。

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352410万元,同比增长18.1%;乡村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5708万元,同比增长19.1%

从消费形态看,实现商品零售335392万元,同比增长18%;实现餐饮收入72727元,同比增长19.2%

从营业收入看批发业销售额241021万元,同比增长0.9%,全市排名第6;零售业销售额391469万元,同比增长12.7%,全市排名第5;住宿业营业额11959万元,同比增长14%,全市排名第4;餐饮业营业额100644万元,同比增长13.2%,全市排名第7

(七)固定资产投资平稳增长

上半年,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30.7%(全国3.9%、全省-7.9%、全市10.5%1-5月(37.6%)回落6.9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5位。其中:民间投资同比下降14.3%,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8%

所有制关系国有单位投资同比增长58.8%;集体单位投资同比下降100%;其他单位投资同比下降12.5%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3%;第二产业投资同比下降19.7%;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9.4%

从重点行业看农林牧渔业同比增长10.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同比增长156.9%,工业同比下降14.6%,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同比下降13.6%

从房地产开发投资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5.7%,商品房销售面积25743平方米,同比下降2.2%

(八)财政金融运行平稳

上半年,全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336万元,同比增长8.4%增速全市排名第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83904万元,同比下降3.3%增速全市排名第4

6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821319万元,同比增长2.9%增速全市排名第4其中住户存款1520957万元,增长7.9%;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1792267万元,同比增长1%增速全市排名第8。存贷比为98.4%

“四上”企业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6月末,全区共有“四上”企业155户(不含房地产),分专业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户,资质内建筑业企业35户,限额以上批发业企业14户,限额以上零售业企业23户,限额以上住宿业企业8户,限额以上餐饮业企业9户,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5户。6月末,全区累计新增“四上”企业16户(不含房地产),其中:新纳规纳限企业1户,升规升限企业15户。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工业经济增长压力较大。上半年,全区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4%,与一季度(11%)相比,增速下滑2.6个百分点。一是重点行业拉动减弱。部分重点企业受黄磷价格下跌影响,导致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当月增加值下降29.4%,负拉动当月增加值增长6.9个百分点;受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影响,建材塑料板、管、型材生产减少,橡胶和塑料制品业当月增加值下降17.6%,负拉动全区当月增加值增长1.4个百分点。二是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价格下跌,部分重点企业经营困难,生产下降,不及预期,部分石灰、水泥生产企业停产,影响工业经济增速

消费市场恢复不及预期。批发业受重点企业下拉明显。上半年,批发业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0.9%,比一季度下滑14.5个百分点。其中:限上批发业销售额下降44.5%主要体现在供应类、废旧物资回收类企业持续负增长,部分限上重点企业销售额下降98.1%,且占比较大(71.4%),拉低全行业批发业增速。住宿和餐饮业不同程度下滑。与一季度相比,住宿业、餐饮业营业额分别下滑7.27.9个百分点。

)建筑业房地产增速回落一是建筑业资质等级低,本地建筑业企业“散小弱”突出。全区在库建筑企业均为二、三级资质,而特级和一级企业的空白仍然有待填补。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增长5.5%,比一季度(28.4%)回落22.9个百分点;二是房地产开发投资降幅持续扩大。上半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85.7%,降幅比1-5月(-48.6%)扩大37.1个百分点;三是商品房销售市场整体低迷。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2.2%,比1-5月(9%)下滑11.2个百分点。

三、促进全区经济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持续推动农村经济平稳增长,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一是加大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农业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持续做强花卉、烤烟、蔬菜等优势产业,稳定粮食面积产量。二是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因地制宜探索林下经济发展新路子。随着雨季的到来,持续优化林草产业扶持政策,统筹抓好林草生产、林下食用菌种植产业发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开特色产业发展新局面。

(二)全力培育壮大工业经济,提升本地资质建筑企业市场竞争力。一是加快建设新能源电池产业聚集区,全力推进玉溪亿纬锂能等重点项目开工建设,形成新的增量。二是加大对停产、负增长企业帮扶力度,强化对规上工业企业监测服务指导,采取“一企一策”帮扶措施,促进减产停产企业尽快复工复产;全力做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纳规、升规工作,尽快完成云南烨阳的纳规,同时服务好规下工业企业,为工业稳步增长提供支撑。三是加大对本土建筑企业的扶持力度。在准入门槛、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企业制度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鼓励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三)加快修复市场信心,激发服务业增长新动力。一是持续关注重点限上批发企业、重点行业生产经营情况,切实掌握企业经营动态,加大走访指导力度,及时了解企业“急难忧盼”问题,有针对性的帮扶解决问题和困难。二是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挖掘服务业增长新动力,做好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数字经济企业的培育,使其纳规入统,补齐我区服务业发展中的短板,进一步释放市场活力三是多措并举促推住房消费回暖。通过加强信贷支持和下调首套房和改善型住房的房贷利率等手段,激发刚需购房人群和改善型购房人群的潜在需求,降低还款压力。采取多样化营销手段,加大推广宣传。如采取垫付首付、零首付、首付分期无利息等促销手段,进一步推动房屋成交。

(四)继续抓好“四上”企业入库服务指导工作。一是加强业务指导。适时组织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企业业务人员进行培训。加强协同配合。统计部门主动与行业主管部门、乡镇(街道)协调对接,确保纳规纳限工作中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切实提高纳规纳限申报材料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企业纳规纳限的工作效率。


  • 主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     承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77—8011091
    网站标识码:5304210001   网站地图
    备案号:滇ICP备0500476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210200000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