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十四
粮食专家提出农户家庭储粮建议
为指导农民科学储粮,减少粮食产后损失,近日,湖北省襄樊市粮食专家提出农户家庭储粮建议供农户参考。
据了解,近年来,襄樊市粮食连续获得丰收,除部分粮食交售给国有粮食部门外,农户仍自留了大量的口粮和饲料用粮。但农户由于受设施、设备以及技术等条件的限制,造成粮食在储存阶段大量损失。粮食科研人员在对全市农户存粮情况进行调查后,提出了农户家庭储粮建议:首先,粮食干燥。保持粮食干燥,是搞好家庭储粮的首要条件,粮越干燥,越有利于粮食的安全保管。粮食保管的安全水分为:小麦12.5%,稻谷13.5%,大米14%,玉米、绿豆13%,胡豆12.5%;其次,清洁卫生。在收粮过程中,要将粮食晒干,除去杂质,防止沙石、泥土带入粮中。注意储粮装具清洁,装粮前要喷洒杀虫药剂,并做到种类、好次、干湿、新陈分开存放;第三,低温低氧。低温能控制害虫、霉烂的发生和发展,因此,农户储粮应放置在室内温度较低,阳光直接照射不到的地方。同时,可采用塑料薄膜密封来达到低氧的目的;第四,防潮与隔热。容易受潮的部位主要是仓壁,墙根和地坪。因此,要使装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放装具的地方必须阴凉干燥,装具四壁和底部要衬垫塑料薄膜,内壁应加做防潮粉刷。可在装具外壁加设塑料泡沫板等隔热材料隔热;第五,通风和密闭。当外界气温和湿度低于粮温和湿度时,应及时通风,使粮堆降温散湿;反之,应及时密闭粮堆。
粮食专家还对全市主要粮油品种的储藏提出
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小麦贮藏技术
1、及时晾晒。小麦收获后应选择晴朗有风天,迅速晾晒。先晒热晒场或房顶,再摊晒小麦,使麦温达到48
-50
℃
持续3小时以上,小麦水分可降至安全贮藏水分以下。为提高杀虫效果,在入库前堆成大堆,热闷1小时,使麦温保持在
45℃
左右,接着趁热入仓。不可长时间晾晒,以免天气不好使小麦返潮。
2、防潮隔热。小麦入库入容器前,首先要使仓房容器防潮隔热,底部无防潮设备的要铺塑料布、油毡防潮,有缝隙的应抹光,使仓房容器上不漏、下不潮、无缝隙、面面光。为防止有残虫,每立方米用
3克
磷化铝熏蒸空仓或容器,也可用50倍液防虫磷喷洒消灭残虫。仓房容器应处于干燥通风处。
3、迅速密闭。小麦晒到含水分13%以下,热闷入仓后,应立即密闭。用准备好的热沙、细干土、洁净麦糠覆盖仓面、容器上面。为便于管理,密闭前可先铺上一层旧布或废旧麻袋、面袋,然后用沙压或用麦糠覆盖。旧布或麻袋、面袋也应杀虫灭菌。密闭时,沙土应铺匀,踏实麦糠,使仓内,容器内小麦与外界完全隔绝,防止外部湿热空气进入粮堆,以免小麦受潮受热结顶,生虫霉坏变质。
稻谷、大米的贮藏技术
1、稻谷的贮藏技术。
①贮藏特点:忌高温。稻谷在强烈日光下曝晒或较高温度下烘干,均能增加爆腰率和变色,降低食用价值。稻谷温度高时入库贮藏,还可能产生水分分层和结顶现象,导致发热霉变。
易发芽霉变。新收稻谷生理活性强,入仓后易发生自热,使粮温上升,导致粮温上层结露生霉。来年春天气温上升,粮堆顶部也易发生结露生霉。粮堆结露或漏雨的部位,因水分增大,易发生生芽霉烂,俗称芽烂。
②贮藏方法:稻谷是一种适宜长期储藏的粮食品种。稻谷的呼吸作用一般在储藏的第1~2年较高,以后逐渐降低并趋于平稳。稻谷一般以仓库贮藏。入库时要控制好水分和温度,水分在14%左右,温度在
25℃
以下。
2、大米的贮藏技术。
①贮藏特点:大米失去皮壳保护层后,营养物质直接暴露于外,对外界温度、湿度和氧气的影响比较敏感,吸湿性强,带菌量多,害虫和霉菌易于直接危害,并易导致营养物质加速代谢。糠粉中所含的脂肪易氧化分解,形成脂肪酸,使大米酸度增大。由于上述不良因素的存在,使得大米陈化和霉变速度较为突出。大米宜低温贮藏,不宜直接吹风或骤然降温,只可缓慢降温,并在低温环境中缓慢降水、干燥,不宜高温烘干或阳光直接曝晒。
②贮藏方法:低温贮藏,并注意以下几点:
严格控制水分。大米贮藏的安全水分为13%以下。其安全水分还可根据气温作适当调整,夏秋季节气温不超过
35℃
时为13%以下,春季气温不超过
20℃
时为14%以下,冬季气温在
10℃
以下时可放宽到15%~16%。
清除糠粉、防虫防霉。大米贮藏中要勤检查。发现有发热霉变的先兆,应及时摊晾。辍米时应清除糠粉,对糠粉多的入库大米应重新清除,以提高大米贮藏的稳定性。
自然低温保管。为使大米安全越夏,可利用冬季和初春自然低温,对大米进行降温降湿。入夏之前密闭仓库,减轻高温高湿对大米的影响。
玉米的贮藏技术
1、玉米穗的贮藏方法。一般将玉米果穗装入特制的仓容内贮藏。仓容形状分为长方形和圆形两种。长方形仓容离地垫起0.5~1.
0米
,长度以地形而定,宽不超过2.
0米
,用木杆或高粱秸等制成;圆形的底部垫起0.
5米
,直径2~
4米
,高3~
4米
,用荆条编制品或高粱秸围成。
贮藏时应注意,上部盖藏好,防止雨雪入仓,并选择地基干燥而通风的地点。仓与仓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以利通风。果穗水分含量低时,可及时脱粒,避免高湿季节果穗吸湿引起霉变或酸败。
如果入仓时果穗水分均匀,且在安全标准以内,一般不会出现发热霉变现象。入仓后应注意检查,一旦出现热湿,要及时倒仓降温、降湿。
2、玉米粒的贮藏方法。干燥的玉米粒可放入仓内散存或囤存。堆高以2~
3米
为宜。一般玉米水分在13%以下,粮温不超过
30℃
,可以安全过夏。如果仓贮新玉米粒,可在入仓1个月左右或秋冬交季时,进行通风翻倒,以散发湿热,防止出汗。对已经干燥,水分降低到14%以下的玉米粒,可在冬季进行低温冷冻处理,并做好压盖密闭工作,以利安全过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