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县二○○七年扶贫开发工作总结
在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之际,我们党和国家把民生工作提到很高的地位,发展小康新农村,促进社会和谐,提高扶贫开发水平,始终是各级工作的重中之重,2007年县委、县政府为抓好农村和服务于农村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非常重视贫困群众的扶贫问题,把扶贫工作当作一件重要的民心工程来抓,为发展贫困地区的经济,提高贫困群众的收入,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县级领导多次带领干部进村入户,调查研究制定扶贫开发的新思路,为全县的扶贫开发工作指明了方向,扶贫战线上的干部群众积极努力,为完成政府安排的八件实事之一,在抓好整村推进扶贫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进展快、效果明显,群众高兴。现对一年来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整合部门资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民心工程项目建设,为困难山区发展新农村服务。
1、深入困难村组做好整村推进项目建设规划,积极向上级争项目争扶持。
根据玉溪市扶贫办下发《关于认真做好2007年市级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计划申报工作的通知》和[2007]2号《关于认真做好2008年省市两级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计划申报工作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结合江川县“十一五”整村推进扶贫规划的情况,我们及时组织乡镇、村组深入调查研究,综合各方面的情况,选择确定建设点,根据各小组的困难实际,详细规划好项目建设规划,并报请县政府领导同意,联合财政行文上报全县2007年扶持建设的整村推进重点村为14个村民小组,其中:省级6个,市级8个;分布全县6个乡镇12个村委会,有农户1240户4485人,其中少数民族2663人,占60%;2006年人均产粮达到
238千克
,人均纯收入达到858元,所扶持的村在全县是属于自然条件差,经济处于贫困的山区民族村。计划2008年扶持的整村推进重点村16个村民小组,其中:省级6个,市级10个,易地搬迁1个村民小组,分布全县7个乡镇15个村委会,有农户2494户8371人。
2、抓住机遇,加大整合资金力度,分类实施整村推进项目建设,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我们的积极抓住各级领导重视扶贫工作的大好机遇,分片分类实施省市扶持帮助9个小组的整村推进扶贫建设,一个公益事业项目建设,其中:省级安排4个小组,市级安排6个小组,10个小组项目建设总投资435.5万元,其中:省级扶持60万元,市级扶持80万元,县级扶持10万元,整合部门扶持资金240万元,集体贷款及群众投工投劳45.5万元。按照省市的安排,我们及时组织实施项目建设,建设的项目是建人畜饮水一处,铺筑水管2.2公里,浇灌水池一个250立方米,支砌沟渠0.6公里,铺筑村庄水泥路14875米33089平方米,,建盖公厕14座124坑740平方米,修建科技文化室9所2389平方米, 支砌挡墙 600立方米;进行科技培训57期9215人次,发展经济作物2300亩,养殖995头。
3、积极配合财政等部门,加强扶贫资金和项目监管,检查验收2006年的扶贫工程项目。
我们结合财政安排的支农资金管理活动年,与监察、审计等部门到十个项目点,通过看、听、问、查、量、算,核等方式,对项目建设全面的检查验收,首先到乡镇资金管理中心对2006年的10个整村推进建设扶持投资209.4万元,其中:国家省级投资45万元,市级91.8万元,县级10万元,自筹62.6万元的开支使用情况进行核查和审计,通过检查,资金管理使用合规合法,专款专用,手续完备,并做好单据上报县财政进行报账。对阳山庄和新石河两个项目点建设后,存在一定的质量问题,责令限时进行了返工,并对两家施工队进行了扣减质量保证金的处理。根据往年项目建设管理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为加强扶贫项目的管理,保证项目按时、按量、保质顺利完成,使扶贫项目和资金发挥更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真正使扶贫项目建设规范化,正常化,合理化;我们研究制定出台了《江川县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考核考评办法实施意见》,分别从结构组织、规划设计、项目质量管理、资金使用管理、工程项目效益方面进行分类实行百分制考核,为今年扶贫项目的建设管理提供了可靠保障。
二、领导重视,多方协调,下大力组织实施大石洞河易地搬迁扶贫工作。
安化彝族乡早谷田村委会大石洞河小组地处深山峡谷中,所住房屋渗水、倒塌,又在巨石易下落的危险地段,不能住人,已经丧失生存条件,急需搬迁,在广泛征求基层干部群众及有关部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县委书记李宏多次深入实地进行调查指导工作,县政府分管扶贫的陈副县长多次召开相关部门联席办公会,研究部署搬迁的规划、向各级争取建设扶持资金等问题,在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下,我们主要做的工作:一是加强领导,健全组织,详实编制规划。在县易地搬迁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相应成立了安化乡大石洞河易地搬迁领导小组,抽调乡站所和村组干部组建办公室,我们在已编制的《江川县“十一五”国家易地扶贫搬迁规划》的基础上,做好了扶持建设安化乡的大石洞河小组19户58人的易地搬迁扶贫的规划工作;制定了可研报告和实施意见。二是做好深入细致的宣传动员工作。召开干部会、党员会、群众大会,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易地搬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干部包村入户,耐心细致地给群众讲政策,做群众的思想工作,打消群众的思想顾虑,让群众知道搬迁是自己的事,不能等、靠、要,尽快调整土地,及时组织搬迁。三是多方协调,争取更多的扶持,圆满顺利的进行搬迁。经过多方协调争取,大石洞河易地搬迁被市扶贫办立项扶持,按照人均5000元补助政策,投入扶贫资金29万元,还有民政补助10万元,民宗局补助1万元,水利交通补助8万元,总计到位资金48万元。现在已经组织群众调换土地,清理地基4669平方米,支砌河边挡墙164.8米635立方米,路边挡墙184.55米539立方米,19户搬迁农户筹集资金,积极的在建设施工中,要求明年雨季前搬入新居,明年6月份做完所有的工作。规划的主要建设项目是大力发展种殖业、养殖业,进行人畜饮水、通路、通电、基本农田、安居工程等基础设施及配套工程建设。规划易地搬迁总投资124.8万元,其中:安居工程79.8万元,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8.7万元,社会服务生态环境建设投资26.3万元。
三、住村入户,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难,完成部门包村工作。
扶贫办工作任务不是单从资金项目上的扶持,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安排,在全县进行村两委的换届选举工作,我们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难,积极及时地进村入住,协同镇村组干部,走村入户,宣传发动,讲解政策,为选出陈家湾村两委的好干部,发展经济的领头人,出力出谋,经过近两个月的辛勤工作,使全村两委20多位品德好、有能力,懂经济、会管理的干部,在群众的选举中圆满产生,在选举中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很好的完成了陈家湾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同时力所能及的抓好山区村各项发展经济的生产工作。烤烟生产历来是山区的支柱产业,为完成烤烟的栽插任务,我们放弃休息时间,奔忙在各村组田间地头督促群众抓紧时间,做好烤烟的移栽工作,克服小春成熟慢,收割推后,烟苗又不能移栽的种种实际困难,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大干苦干,超额完成了烤烟计划面积,达到3046亩,人均移栽1.5亩,交售烤烟45万多公斤,收入达到500多万元,人均烤烟收入达到2500多元;还发展种植优质菜花300多亩,收入达到50多万元,为该村今年有好的经济收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主动配合,多方协调,抓好各方面的扶贫工作。
我们主动配合妇联做好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多方协调,配合县妇联做好小额信贷贷前审查,贷中检查的扶贫工作,2007年原计划农行贷款扶持260万元,经过多方的努力,得到信用社的支持,增加扶持贷款240万元,全部完成500万元的贷款扶持任务,其中:扶持发展种植业290.3万元,扶持发展养殖业189.1万元,扶持发展其他行业20.6万元;小额贷款覆盖全县7个乡镇69个村委会,296个村民小组,892户3480人。小额信贷扶贫的加大投入,为帮助我县妇女发展生产,增加经济收入,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征订《农民文摘》293份、《农村工作通讯》23份,《中国农村科技》10份,下发全县乡镇村组干部赠阅,开阔视野,增加科技实用知识。认真填好省市的统计报表,做到填报按时,数据准确,分析得当,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联合林业局到白石岩、三百亩组织移植香竹600亩,为困难山区寻求新的致富道路。
我县今年的扶贫开发工作有如下特点:一是扶贫工作力度最大的一年。今年共投入各种扶持资金535.4万元,其中:省市扶贫资金169万元,县配扶贫资金10万元,整合资金240万元,自筹资金116.4万元;小额信贷扶贫资金达到500万元。由此可以看出,今年我县的扶贫工作力度之大是近五年来所没有的,扶贫资金的投入是最大的。二是扶贫项目最多。今年我县得到了上级的全方位扶持,往年只有整村推进项目,今年增加了易地搬迁扶贫项目,社会公益项目建设,还有整合有关部门参与的路、水、环境的项目建设等。三是扶贫开发工作中领导重视,整合资金多。今年我县的扶贫工作被当作为民办的八件实事之一,特别是县委书记亲自带领我们多次深入困难山区,了解情况,分析问题,提出思路,认为扶贫开发工作必须强核心抓关键建产业求突破,在领导的关心重视下,扶贫项目实施过程中,得到各方面的大力帮助,像三百亩的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得到了交通部门投资110万元,修通了近7公里的弹石路,土管部门投资100多万元整治了田间道路和水利,小小一个几百人的村,投资几百万元,使整个村委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是群众积极参与、扶贫效益好。往年我县的整村推进建设项目,都是采取招投标的形式由施工队进行建设,但今年有三家积极主动的自己投工投劳建设,项目由组干部和村民代表分项分段分组分任务进行建设,从而大大减少了资金开支,项目进度快,数量增加,老百姓受益面大,扶贫资金的经济、社会效益相对好,群众非常满意。
我县2007年的扶贫工作,在大家的辛勤工作下,做了很多工作,但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和问题:1、我县的扶贫任务重,但各级的投入少,项目少,2007年我县上报争取的项目是14个整村推进项目,但到现在为止只有9个项目的扶持指标,只占计划的64%,难于帮助困难群众完成建设新农村的任务。2、经检查2006年的扶贫项目,有的镇村组出现管理监督不严,建设的承包者没有严格按招标文件进行施工,造成项目不同程度的出了一点问题。3、今年的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因为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建设,以及天气变化大,造成项目建设进度相对有点慢。4、扶贫项目虽然在贫困山区发挥了很大的示范、推动作用,但因扶贫办人员太少,县委、县政府事事都安排我们工作,我们对下面的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外加工作经费短缺,正常的工作难于开展。我们明年会克服存在的困难问题,尽力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认真学习、深入贯彻国家、省、市有关扶贫开发的政策、法规及文件精神,贯彻好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加强本单位的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指导,落实责任,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全力推进扶贫开发工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充分调查的基础上,根据贫困户致贫原因,制定相应的措施,采取有针对性的帮扶政策和办法,拿真招、见实效。
2、扶持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工程项目建设,真心实意地做好我县为民办的实事之一。2008年建设实施整村推进项目16个整村推进重点村,计划扶持总投资为328万元,其中:省级扶持6个小组,投资90万元,市级扶持10个小组,投资153万元,县投资9万元, 自筹资金76万元。16个整村推进重点村项目实施建设的内容:铺筑村内水泥道路16条62400平方米;支砌挡墙
600米
,架设人畜饮水管路8件
7400米
,支砌水池694立方米,建设砖木结构的科技室14所2830平方米,建设卫生公厕18座176坑1210平方米;进行养殖和种植科技培训76期7390人次;加大16个自然村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发展蔬菜等经济作物5620亩,粮食作物250亩,养殖山羊100只。
3、实施建设易地搬迁扶贫项目工程。计划扶持一个村民小组102户385人,总投资223万元,其中:省扶持投资121万元,市扶持投资11万元,县级配套扶持10万元,自筹资金81万元。实施建设新修道路
469米
3752平方米,架设人畜饮水管路
5700米
,建水池两个100立方米;新建电线
1200米
,安装50KVA变压器一台;新建安装47户有线电视节目;新建砖混结构的安居房47户5640平方米,配套建设沼气池47口;建卫生公厕2座20坑,建设科技活动室200平方米,进行科技培训8期2450人次。
4、开展培训,进行劳务输出,协助妇联抓好小额信贷扶贫工作,完成部门包村任务。深入到贷款农户家中帮助解决困难问题,保证扶持贷款资金发挥应有的效益。开展各种实用农业技术培训,协调县劳务输出办和峨山省级培训基地,进行劳务培训和劳务输出。安排一定的时间到陈家湾抓好包村帮扶工作。发挥部门包村的特色,帮助扶持1个小组进行整村推进扶贫项目建设,抽时间到包村点,主动抓好各项工作,为群众办实事,使该村人均产粮和人均纯收入都有较大提高。
5、综合协调,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力求整合扶贫资源,推动整村推进扶贫工作。按照制定的实施细则及资金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对扶贫项目实施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管好用好各类扶贫资金,严禁违规违纪问题发生,力求从政策制度上、方法措施上、质量数量上保证扶贫项目的顺利实施,确保我县2008年扶贫目标任务的全面完成。
江川县扶贫办
二��七年十一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