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召开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工作推进会
9月29日,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文彬主持召开全区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推进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区委常委会9月26日专题研究扶贫工作会议精神,听取各乡镇(街道)、部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情况汇报,安排部署我区下一阶段的扶贫攻坚工作。
会议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文彬传达学习区委常委会9月26日专题研究扶贫工作会议精神: 常委会在听取全区扶贫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和与会各位领导的意见后,徐贤书记站在统揽全局的高度,为实现市委、市政提出江川区2016年提前脱贫摘帽退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对我区的扶贫工作提出的四点要求:一要增强政治意识,扶真贫;二要系统谋划,真扶贫;三要严格执行问责,真脱贫;四要领导带头,促脱贫。具体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1、出台方案明目标。尽快完善下发《玉溪市江川区扶贫攻坚脱贫摘帽退出实施方案》,挂路线图、排时间表、追责任人、销任务号,扎实推进全区扶贫攻坚工作。
2、自查自检找短板。按照脱贫摘帽退出验收标准,认真做好自查自检,找准短板,精准施策,特别要围绕贫困人口“四有一超一受益”的退出标准,做到对象精准、问题精准、措施精准和政策落实精准,最终确保建档立卡的贫困户2262户8790人精准脱贫;
3、明确政策快推进。认真落实中央、省、市精准扶贫的相关政策,积极协调省级补助缺口资金,加快安化整乡推进、5个行政村和9个自然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加快易地扶贫搬迁建设进度,10月20日前由普朝鹏副区长牵头、区住建局、区发改局具体负责组织一次全区贫困建档立卡户危房改建集中开工。
4、整合力量抓落实。一要切实加强对扶贫工作的领导,调整充实区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区委徐贤书记任组长,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志华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发改局,由区发改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副主任由安化乡主要领导和各乡镇(街道)分管领导、相关成员单位分管领导兼任,并从相关成员单位抽调业务人员充实办公室工作人员。要求区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及各成员单位要认真履职、各尽其责、勇于担当、主动作为,积极协调整合各类项目和资金精准支持各乡镇(街道)开展扶贫攻坚工作,在全区上下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工作活力。二要认真落实各乡镇(街道)扶贫攻坚的主体责任,各乡镇(街道)要调整充实以党(工)委书记任组长的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扶贫攻坚脱贫摘帽退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是本辖区扶贫攻坚脱贫摘帽退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乡镇长(街道办事处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分管领导是具体责任人。
5、建立机制强保障。由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组织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周召开一次例会督促检查全区扶贫工作进展情况、专题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做到每半月通报一次全区扶贫工作进展情况、一月一总结全区扶贫工作。区委常委及其他区级领导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带头落实“挂包帮”责任,对照脱贫标准抓好落实,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要做到压实责任层层抓好落实,为实现全区脱贫摘帽退出目标提供强有力保障
6、严格执纪抓落实。区委、区政府将扶贫攻坚脱贫摘帽退出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纳入年终对各单位综合目标考核范围进行实绩考核,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单位一律取消评先评优,因工作不力,未能通过脱贫摘帽验收的乡镇(街道)、部门责任领导一律给予免职处理。
会议听取了各乡镇(街道)、部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情况汇报。区发改局代表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前阶段工作做了总结,并对当前及下步工作做了具体安排。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张文彬对全区扶贫攻坚脱贫摘帽退出前一阶段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会议认为 自9月7日召开全区扶贫攻坚工作领导小组工作推进会议以来,多项工作成效显现:
一是扶贫项目建设步伐加快。安化实施整乡推进项目,截至9月,启动项目33个,完工25个,完成投资3260.48万元;正在开展前期工作的项目有19个,11项进入招投标程序,财政扶贫资金支持的67个项目,10月可全部按计划开工建设。全区5个贫困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9月以来,新启动了江城桐关村项目建设,其余3个村正在开展项目前期工作。贫困发生率在35.6%以上的9个自然村正在编制实施方案阶段,计划10底前全部启动。
二是易地搬迁扶贫工作步伐加快。2016年计划实施的18个搬迁点规划已经区住建局牵头组织实施,并在9月初并组织评审。截至9月,已启动实施的有大街街道小白坡水箐沟,江城镇白家营蔡家庄,安化社区马上冲,九溪镇罗合百、小鸡窝、马家庄、小营、前卫镇柏池古、雄关乡雷居头、上营、陈居头等11个点,其中:水箐沟、马家庄、河口、罗和白、小营等5个点主体工程基本完工。11个搬迁点涉及搬迁户373户1047人,其中:建档立卡64户179人。 9月以来,前卫镇柏池古村和雄关乡雷居头、上营、陈居头等4个搬迁点相继开工建设。
三是贫困户安居危房改造扶贫对象已初步落实。组织实施省级扶贫安居工程建设项目,解决涉及3个村委会(江城翠峰、安化董炳、雄关窑房)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安居房建设,每户补助扶贫资金1万元。目前,补助对象已经初步落实,但还需进一步核实。
四是小额信贷贴息扶贫工作稳步推进。按上级下达的计划任务,全区2016年要完成3000万元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目前,任务已按计划下达到乡镇,并在乡镇(街道)的积极配合和支持下,信用社已组织审核、发放贷款1785万元。此项工作在全市我区是完成任务较好的县(区)之一,完成计划数3000万元的60%。
五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有序推进。目前,正在组织筛选参训人员,按计划10月完成培训,并在年内实现转移就业。
六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成效明显。2016年全区消除贫困人口2622户8790人(含抚仙湖托管区路居镇228户702人)。1至8月已脱贫912户3100人。9月脱贫860人,已完成851人的月度脱贫目标任务。
会议指出 虽然通过全区上下、各级各部的共同努力,9月以来,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下步工作中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一是资金不配套,项目建设资金缺口较大。省级补助扶贫资金是按三年行动计划下达,目前尚缺口1770万元,仅安化整乡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就缺口1500万元;2016年脱贫验收中建档立卡户必须要有安全住房,但按省市安排,我区易地扶贫搬迁按计划有34户建档立卡户要到2019年才纳入搬迁补助,不能按脱贫目标同步解决建档立卡户有安全稳固住房的问题;由于中央、省级各口项目资金下达均有年度计划,区属相关部门和乡镇单年度要整合项目资金推进整乡和整村扶贫项目协调难度较大,仅安化整乡推进项目就需整合项目资金近9000万元,每个行政村整村推进也需整合不少于200万元的项目资金,才能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二是情况复杂,易地扶贫搬迁推进缓慢。因政策不明,省、市未对“易地”的概念作明确定义,导致有条件在原址拆旧建新的建档立卡户举棋不定,担心原址拆旧建新后领不到每户6万元的补助。由于用地困难,确需搬迁才能解决安全住房问题的,有的又因土地问题难落实,迟迟没能开工建设;有的搬迁点因建档立卡户太少,随迁户居多,虽规划已通过评审,但因土地、资金等各种困难因素影响,村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政策虽好,但易地扶贫搬迁贴息贷款难于落实。易地扶贫搬迁“客多主少”,全区易地搬迁对象涉及6个乡镇街道25个村(社区)36个村民小组1178户3760人,其中:建档立卡搬迁户204户696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占比17.6%,随迁户占比82.4%,远远没有达到省、市要求的6户建档立卡搬迁户可带4户随迁户的比例要求,按照政策随迁户每户补助1.5万元(含农危改的1.05万元),若验收通不过,补助资金恐难兑现。
三是扶贫基础工作不够扎实。有的乡镇(街道)、村、组在识别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时不认真、不严谨,致使存在目前建档立卡户外还有漏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现象;录入系统信息有错漏,导致系统录入情况与实际情况不相一致,目前系统数据已锁定不能更改,给脱贫检查验收制造了麻烦;建档立卡户住房情况底数不够详实和精准,真正还需要解决安全稳固住房的户数还没有一个掷地有声的数字。
四是“挂包帮、转走访”工作还不够深入细致和认真。按省、市的安排部署,区委、区政府已严格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要认真开展“遍访”和“回访”工作,必须做到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等“六个精准”,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目前,在省脱贫攻坚跟踪审计组到江川审计中,已发现我区有的村虽只有9户建档立卡户,但在查阅贫困户申请书、登记表、访谈问卷等资料时就指出了5个方面的“不相符”问题,其中涉及住房面积不相符的就有7户、劳动力不相符的就有6户。
五是扶贫项目建设进度还不够快。虽然9月初,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的督促下,全区各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对抓好扶贫工作的认识有所提高,领导重视程度有所加强,工作力度有所增强,工作成效也有所显现,但全区扶贫项目建设按工作计划和月度目标要求还有不小差距。有的乡镇(街道)尚未按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在安排和落实工作上没能做到挂路线图、排时间表、目标倒逼管理,有力推动工作。有的部门强调困难因素多,协同配合、帮助支持乡镇(街道)推进扶贫项目建设力度不够。
六是扶贫驻村工作队管理还需加强。虽省、市已制定下发扶贫驻村工作队管理办法,同时区委、区政府已多次要求各派驻单位和各乡镇要加强管理,充分发挥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力量,有力推动贫困乡、村的扶贫攻坚工作,但少数工作队员到岗率低,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甚至就没到位,也有的队员工作不够积极主动、缺乏奉献精神。目前,已按省市要求对考核末位的5名驻村工作队员进行了诫勉谈话。
会议要求 1、围绕目标,结合实际做好退出方案。各乡镇(街道)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因地制宜,尽快制定贫困乡、贫困行政村(自然村)脱贫摘帽退出和消除贫困人口工作方案,要做到“一乡一村一策”,明确具体的目标任务和措施,要责任到人,有路线图,有时间表。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脱贫验收标准,结合本部门职责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各乡镇(街道)的退出方案和各部门的工作方案要在10月20日前分别报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区监察局和区扶贫办备查。
2、认真细致,深入开展“回访”摸底调查工作。
10月15日前,全区各级各部门、各乡镇(街道)要再次精心组织安排,认真开展回访工作,领导干部岗位变动调整的,按现所在单位重新调整安排开展回访工作,此轮回访工作目的是:查缺补漏和纠错,准确详实掌握建档立卡户信息。主要任务是:一要进一步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二要精准掌握建档立卡户的住房情况,是否有安全稳固住房,若需解决安全稳固住房问题,要一户一策制定切实可行方案,确保年内帮助解决到位;三要结合“四个一批”脱贫措施,精准掌握每一户建档立卡户的对应措施,做到“批不漏户、户不漏人”;四要按照“四有(有安全稳固住房,适龄青少年就学得到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社会养老有保障)、一超(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2855元)、一收益(享受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帮扶)”的贫困人口脱贫标准,摸清底数,精准施策。此轮回访和摸底调查情况要由帮扶干部及组、村、乡镇(街道)分别审核,并签字认可,为脱贫检查验收提供详实无误的痕迹资料。
3、攻坚克难,快速推进易地搬迁扶贫工作。
一是进一步核准易地扶贫搬迁户的信息,解决分户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和清理政策叠加的问题;二是纳入2019年易地搬迁扶贫的34户建档立卡户提前到2016年组织实施,确保建档立卡户有稳固住房全覆盖;三是国土、住建部门要大力支持乡镇(街道)开展工作,尚未开工的易地搬迁点:江城2个(大龙潭、陈家湾)、前卫1个(唐家山)、安化4个(安化一组、光山小组、李家营和中村)必须在10月全部开工建设。
4、全面启动,加快扶贫项目建设步伐。
安化整乡推进涉及的67个财政资金支持项目、3个尚未启动建设的行政村整村推进(雄关乡白石岩村、九溪镇矣文村和江城镇祁家营村)项目必须在10月开工建设。贫困发生率在35.6%以上的9个自然村整村推进实施方案10月10日前上报区扶贫办,由区扶贫办在10月15日前组织评审,涉及的乡镇(街道)要提前做好招投标工作,10月底前必须开工建设。
5、广泛动员,努力完成小额到户扶贫贴息贷款。
各乡镇(街道)要加大政策宣传力度,要进一步做深、做细、做实群众工作,配合农信社按工作计划,在10月底前完成贷款申请审核工作,并在11月集中发放贷款,切实做到应贷尽贷。
6、强化管理,充分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作用。
各乡镇要加强对10个驻村扶贫工作队的管理,认真落实管理主体责任,按工作队入驻要求及工作目标任务强化管理,并认真落实队员的相关补贴政策,调动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驻村扶贫工作队的作用,切实做好驻村扶贫工作。
7、认真总结,及时上报扶贫工作信息。
各乡镇(街道)和各成员单位,从10月起,每周周一上报一次本单位由主要领导签发的扶贫工作信息至区扶贫办,并由区扶贫办负责收集全区扶贫工作推进情况,每半月编制一期江川扶贫工作简报呈报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印发全区各级各部门。
会议强调 要做好今年我区的扶贫攻坚脱贫摘帽退出工作,当前,全区各级领导干部要着力解决好五个问题:一要着力解决认识与信心的问题;二要着力解决突出重点与全面兼顾的问题;三要着力解决主体责任与配合责任的问题;四要着力解决解放思想与创新方法的问题;五要着力解决基础数据与问题导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