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开学季的到来,校园里又热闹起来。然而,随着人群聚集、季节交替,流感、手足口病、诺如病毒感染等传染病也进入高发期。为守护师生健康、筑牢校园安全防线,江川区疾控中心为大家准备了这份学校传染病防病指南,快一起来看看吧! 开学季需警惕这些常见传染病 1.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冬春季多见。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表现为发热、头痛、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发热一般持续3-4天。 2.猩红热:猩红热是由A族链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冬春季为高发季节,3-9岁儿童高发。主要通过空气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表现为高热、咽峡炎、“草莓”舌、皮疹及疹褪后皮肤脱屑等症状。猩红热潜伏期1-7天,平均2-3天。 3.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和黏膜成批出现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痂疹,皮疹多呈向心性分布,集中于胸、腹、背等部位。 4.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等多见,常见于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一般症状较轻,常有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红晕,疱内液体较少;也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5.感染诺如病毒,主要引起急性胃肠炎,也就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该病以“粪-口”传播为主。人一旦感染,对于儿童,主要症状为呕吐;而成人以腹泻居多。诺如病毒传染性强,很容易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造成传播流行。 校园防病“三部曲” 减少校园传染病的发生,需要学生、家长和学校的共同努力,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才能守护校园健康。 (一)学生要做到 ✅ 科学防护:饭前便后、接触公共物品后用“七步洗手法”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传播。 ✅ 健康监测:每日晨起测体温,如有发热、皮疹、腹泻等症状,立即报告老师并居家休息;不带病上课,避免交叉感染。 ✅增强免疫:早睡早起,喝开水,吃熟食,适度运动,增强体质,及时增减衣物,避免着凉。 (二)学校要做到 ✅ 加强监测,落实“晨午检”:一发现发热、呕吐、腹泻、皮疹等可疑症状者,应注意排查,把好校门“健康第一关”。 ✅ 定时通风,保持环境卫生:教室、宿舍、食堂坚持每日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定期打扫卫生,注重保洁、消毒。 ✅ 及时报告,配合做好防控:如发现多名学生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并配合属地疾控机构落实各项防控措施,规范处置,避免扩散。 (三)家长要做到 ✅做好健康监测:每日留意孩子的健康状态,如出现发热、咳嗽、腹泻、疱疹等症状,应向老师请假报备,必要时及时就诊! ✅培养良好习惯:培养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及时接种疫苗: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经济的措施;而水痘疫苗也是预防水痘的有效办法!请各位家长根据相关接种要求,带孩子按时完成疫苗接种,才能抵御传染病的侵袭。 健康校园,从你我做起!让我们携手落实每一项防病细节,用科学的态度和温暖的行动,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的成长蓝天。新学期,愿所有学子健康启航,快乐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