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川区人民政府!
今天是:
   

区林草局收容救助濒危保护动物脆蛇蜥


来源:江川区人民政府网 时间:2021-10-26 04:46:16 点击率: 66打印 】【 关闭

2021年10月25日,我局接到群众求助电话,根据群众汪先生描述,他在上山采蘑菇时,在山脚下发现一野生动物,长相类似蛇又不像蛇,随后汪先生便带回了家,并报了警。了解情况后,我局两名工作人员立即前往汪先生家中,我局工作人员到达后,经鉴定该野生动物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脆蛇蜥”。并被《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等级》列入濒危维护级别,归属于濒危野生动物。

图片1.png

脆蛇蜥(学名:Ophisaurus harti)是蛇蜥科、蛇蜥属爬行动物。体肥壮,头顶被对称大鳞。额鳞最大,近盾形,前尖后宽。额鳞前与1对近菱形的前额鳞相切。鼻鳞1枚,外鼻孔开口于鼻鳞中后部。颊鳞11-12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且排列不整齐。上睫鳞5枚,眼周和眼睑上被大小不一的光滑鳞片。颞鳞12枚(4+4+4),排列整齐,由眼向后方呈放射状排列。鼓膜内陷,外耳孔小。吻鳞近三角形。喉、颈和腹部为光滑的圆形鳞片,呈覆瓦状排列。颈背向体背背脊处鳞片逐渐出现鳞棱。体背鳞片后缘平截,向后逐渐变为凹缺。体背和尾背鳞片排列整齐,横竖成行,粗看如同许多小方块。体色变化较大,体背有浅褐色者,亦有乳白色的,雄体背中线两侧有17-20余条不对称的翡翠色横纹及玛瑙色、黑色点斑,侧沟背缘的深色纵纹自腹侧延伸至尾端。雌体背部无鲜艳的色斑,侧沟背缘的深色纵纹起自头后延伸至腹侧。体腹面色较浅,无斑。幼体体侧自外鼻孔经眼睛、外耳孔到尾尖的整个体腹呈黑色。头顶具2个醒目的黑色圆斑,似一对大眼睛,体背两侧具两纵行稀疏的小黑点。以后逐渐出现黑色背脊线,背脊线两侧形成19-20个不规则的横纹。

脆蛇蜥营地下洞穴生活,栖居于300-800米的山林、草丛、菜园、茶园的土中或大石下。栖息环境温暖潮湿,地面植被覆盖率高,土层厚,土质肥沃而疏松,以通气性能和渗水性能较好地沙壤土为多。多捕食蚯蚓、蜗牛、小蠕虫和各种小昆虫。分布于中国和越南。

随后我局工作人员现场检查了健康状况,经检查健康状况良好,后将该条脆蛇蜥收容于江川区林业和草原局,次日我局工作人员将其送往山林进行放生。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加强野生动物保护是维护生物多样性、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我们呼吁广大群众,珍爱野生动物,共同维护生态平衡。   


  • 主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     承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77—8011091
    网站标识码:5304210001   网站地图
    备案号:滇ICP备0500476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210200000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