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区人民政府同意,2022年12月7日,区安全生产委员会印发了由区应急管理局牵头组织编制的《玉溪市江川区“十四五”安全生产规划》(玉江安发〔2022〕30号)(以下简称《规划》)。为便于全区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深入贯彻实施《规划》,现解读如下:
一、《规划》编制背景意义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江川区努力建设“三区一城”的重要时期。随着全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安全生产工作面临新的形势、问题和任务,既要妥善解决安全生产工作历史遗留问题,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新挑战。《规划》编制和实施,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系统性、综合性、引导性做好安全生产工作,推进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社会和谐稳定。 二、《规划》的主要内容 《规划》是指导江川区“十四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其内容主要由五大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分析现状与形势,主要总结回顾“十三五”期间我区安全生产形势、工作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十四五”安全生产工作找准方向。第二部分是阐述《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第三部分是主要任务,围绕发展定位与目标,从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构建安全生产监管责任体系、深化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创新风险防范体系、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完善宣传教育体系、强化源头治理等7个方面阐述“十四五”时期全区安全生产工作主要方向。主要任务突出强化了安全生产重点管控的区域、对象和有关要求,全面推动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落细。第四部分是确立重点工程,统筹提出了9项重点工程,一是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工程,二是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工程,三是非煤矿山安全基础能力夯实工程,四是提升高风险工贸行业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五是道路运输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六是玉溪市江川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工程,七是安全监管执法能力提升工程,八是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九是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工程。多方位夯实全区安全生产基础,推进新时期安全生产高质量发展。第五部分是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重点从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安全生产投入机制、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加强评估考核4个方面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 三、《规划》的主要目标 以推进“大安全”、“大应急”建设为主线,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应急救援体系。到2025年,全区安全生产治理法治化、科技化、社会化水平明显提升,安全生产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应急救援处置和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社会公众风险观念和安全感明显增强,生产安全事故总量明显减少,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防范和遏制,职业危害防治取得积极进展。重预防、抓治本,更加牢固地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安全生产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安全保障能力明显提升。对比2020年末,全区生产安全事故起数累计降幅8%,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累计降幅8%,亿元国内生产总值(GDP)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累计降幅15%,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累计降幅10%,运营车辆万车死亡率累计降幅5%。 四、《规划》的重点工程 “十四五”时期,通过实施9大方面十七项重点工程,推动规划目标全面落实。 (一)危险化学品风险防控能力提升工程1、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程。贯依托省级系统,加快全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分类接入重点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等企业监测监控数据,实现上下互联,对重大危险源的重要监测数据和预警数据等以及视频监控图像远程实时监测。加强对安全生产风险的综合分析研判,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有关本部门(本企业)信息化监管系统与云南省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整合、融合。 2、危险化学品企业自动化控制水平提升工程。持续推进全区危险化学品“两重点一重大”企业的生产装置、储存设施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装置、紧急切断装置、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等安全监测监控系统改造升级,确保危险化学品企业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的自动化系统装备投用率达到100%。 (二)烟花爆竹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工程深入推进江川区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机械化、自动化”改造提升工程,全面提高涉药环节机械化、自动化程度。 (三)非煤矿山安全基础能力夯实工程非煤矿山整顿关闭工程。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已有矿山不符合国家或地方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标准、存在重大事故隐患逾期不整改或整改后仍达不到法定安全生产条件、违反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规定且拒不执行安全监管指令逾期未完善相关手续的非煤矿山,作为重点关闭对象依法予以关闭。 非煤矿山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建设工程。推进边坡高度在200米以上的露天矿山、堆置高度在200米以上的排土场建成在线监测系统,督促所有生产矿山按照相关标准完善人员定位系统、监测监控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 非煤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程。持续推进所有生产矿山开展双重预防机制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融合创建,全面提升矿山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防范能力;积极探索推进“五化矿山”建设。 (四)提升高风险工贸行业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围绕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配套完善相关政策,有序推进玉溪市江川区现有工贸行业企业智能化升级改造。鼓励存在高风险的工贸行业企业依据实际业务特点和支撑配套条件,开展智能制造基础评估,加快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与建设,逐步实现生产过程智能控制和高质量安全发展。 (五)道路运输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深入实施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优化和提升国省干道路口、重点路段交通组织和安全设施,加快临水临崖、连续长陡下坡、急弯陡坡等隐患路段和危桥改造整治,开展高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隧道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深化农村公路平交路口“千灯万带”示范工程,完成农村公路平交路口信号灯、减速带建设;推进实施干线公路灾害防治工程,推进村组道路硬化,全面清理整治农村“马路市场”。 “两客一危”营运车辆安全提升工程。落实“两客一危”车辆安装使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完成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安装使用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和视频防碰撞安全运行系统,完善公交车安全防护装置安装建设,实现“两客一危”车辆“五小工程”全覆盖。 (六)玉溪市江川区应急指挥中心建设工程按照“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平战结合”思路,全面拓展区应急管理局应急指挥中心平台功能,结合“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发展趋势以及“云南数字经济第一城”建设目标,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与市场监管、应急管理、防灾减灾、防汛抗旱、环境保护、治安防控、消防安全、道路交通、信用管理等部门公共数据资源的开放共享机制,强化各部门公共数据资源整合,依托玉溪市应急管理综合应用平台模块,构建江川区安全生产信息化全区“一张网”,实现基于智能化监管和大数据分析的“智慧安监”工作新模式。 (七)安全监管执法能力提升工程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企业数量、安全形势相适应的安全监管执法力量配备机制。开展执法人员专业培训和全员轮训,着力培养专兼结合、一专多能执法人才,提高执法队伍专业化素质,具有应急管理相关学历、职业资格和实践经验的执法人员数量不低于应急管理在职执法人员的75%。按标准补充落实专业执法装备(移动式执法终端、现场监督检测常用设备、个体防护装备、现场执法与调查取证分析设备),充实执法执勤必备业务车辆,切实提升执法装备保障能力。 (八)安全生产应急救援能力提升工程统筹部门预算安排,进一步充实完善玉溪市江川区专业救援队伍。围绕“三湖”水域监管,积极推动高原湖泊水上安全事故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大力引导其他行业领域建立区域性专业化救援队伍,实行区域化应急救援资源共享。在“十四五”期间,全力打造一支讲政治、守初心、知安全、懂防范、会应急、能救灾、责任强、担使命,能力素质双过硬的综合性常备应急救援力量。 (九)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工程按照《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与管理办法》和《国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评价细则》的规定,聚焦构建系统化、现代化的城市安全保障体系,开展城市安全现状调查与风险分析,编制安全风险白皮书,组织开展国玉溪市江川区家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从源头治理、风险防控、监督管理、保障能力、应急管理等方面全面加强城市安全工作。 五、《规划》的保障措施 一是在区委区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区安委会联络员工作机制、专题会议的综合协调作用,主要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强化规划衔接与工作统筹协调。 二是根据本规划确定的主要任务,建立健全多元化资金投入保障机制,为规划的实施提供政策保障。 三是加强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依托社会力量,拓宽社会参与渠道,优化监管方式,依法维护和落实企业职工对安全生产的参与权与监督权。 四是要建立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强化过程考核、终期考核,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链接:玉溪市江川区安全生产“十四五”规划 (2021-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