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川区人民政府!
今天是:
   

玉江卫健发〔2025〕3号关于印发玉溪市江川区2025年艾滋病防治 工作要点的通知


来源:江川区卫生健康局 时间:2025-07-10 11:00:47 点击率: 0打印 】【 关闭

关于印发玉溪市江川区2025年艾滋病防治

工作要点的通知

 玉江卫健发〔20253

 

各乡镇(街道),区属有关单位,各医疗卫生机构:

 现将《江川区2025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高质量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此件公开发布) 

 

                               玉溪市江川区卫生健康局

                           202549

 

江川区2025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

 

     2025年是云南省第五轮防艾人民战争的收官之年。全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规划(2024-2030年)》、国艾办《关于开展艾滋病防治质量年活动的通知》《2025年云南省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玉溪市2025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和区委、区政府第五轮防艾人民战争各项工作任务,突出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精准施策,冲刺实现“三个95%”防治目标,持续巩固提升“两个消除”成果,为2030年终结艾滋病流行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度总体目标

确保感染者发现率达到95%;治疗率、治疗有效率均达95%以上,艾滋病母婴传播率控制在2%以下,保持无经输血传播。

二、重点工作措施

(一)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融媒体矩阵,多形式多渠道向社会公众广泛宣传艾滋病防治知识,引导大众树立健康理念。持续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进社区、进家庭、进单位、进校园、进企业、进医院“六进”宣传活动,今年重点做好“进企业”和“进学校”,同时做好老年人艾滋病等传染病防控宣传活动,区疾控中心要及时提供技术支持,积极配合相关主管部门做好企业人员、学生和老年人群体的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工作。加强重点人群和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警示性教育,提高其风险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各单位认真组织开展“世界肝炎日”、“性病防治主题宣传周”和“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月”活动,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提高公众对艾滋病、性病、丙肝的危害性认识。青年学生防艾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重点人群及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防治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其他人群90%以上。

(二)强化干预策略实效。持续整合并加强推套防艾工作,加大重点场所及重点人群推套防艾宣传和引导力度。完善药物预防策略,区人民医院艾滋病抗病毒定点持续完善和落实艾滋病暴露前后预防用药处置,各医疗机构加强前后预防服药宣传、推广和引导工作,促进高感染风险人群主动寻求服务。开展社会综合治理,区人民医院、区疾控中心等医疗机构加强与玉溪市公安局江川分局、司法局等部门配合联动,对公安部门抓获的嫖娼、吸毒贩毒人员100%进行艾滋病、性病、丙肝检测,对故意传播性病、艾滋病的行为进行查处。区疾控中心及乡镇随访单位强化对单阳配偶、女性高危人群及男男性行为人群的线上线下干预和动员检测,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的预防干预覆盖率达95%以上,将发现的感染者纳入重点管理并转介治疗。区疾控中心结合男男性行为人群和女性高危人群日常干预开展猴痘宣传和症状监测,对医务人员开展猴痘防治培训,促进猴痘疫情的早发现、早处置。结合实际,继续开展清洁针具交换工作,清洁针具交换服务对象综合转介率达60%以上。建立健全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社区康复和戒毒药物维持治疗衔接机制,各单位积极配合公安部门严肃查处违规违法行为。探索和开展合成毒品和新精神活性物质滥用人群综合干预和艾滋病防治工作。

(三)提高监测检测效能。加强多元化的监测预警体系,开展多渠道监测预警。认真配合市级利用病毒基因测序、分子传播网络和新近感染分析等,深入开展新报告感染者流行病学调查和传播风险研判。完善监测检测网络实验室管理,加强质量控制,艾滋病、性病、丙肝实验室能力验证/室间质评参加率及合格率均达100%。积极推进区疾控中心和区人民医院逐步具备核酸诊断能力及CD4检测能力。各医疗机构优化扩大检测策略,加强针对性,提升检测效率,多渠道覆盖重点人群和空白人群,梳理近年未检测人员并积极动员检测,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多渠道提升艾滋病检测覆盖面,艾滋病抗体筛查率占常住人口的90%以上(6月底达45%以上)。推进重点人群自我检测,利用互联网技术积极引导自愿咨询与检测,持续扩大大众自主检测和传递检测。强化感染者溯源调查,特别是要对晚发现和新近感染者加大排查力度,深挖传播链条,查找工作薄弱环节,溯源人数占当年新报告感染者数80%以上,溯源检测发现新阳人数占当年新报告感染者人数比例达10%以上。强化医疗机构全面落实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公共卫生责任,充分发挥各医疗机构重点科室前哨作用,皮肤性病、肛肠、泌尿、生殖健康、妇产、感染等科室应主动提供艾滋病、丙肝和梅毒检测服务,积极探索避免重复检测的方法。各村级艾滋病快速检测点充分发挥扩大检测网底功能,主动动员门诊就诊者进行艾滋病抗体检测,以及利用重大节日和关键时间点做好外出返乡人员艾滋病动员检测,各村级快速检测点每年检测量不少于200人次。

(四)提升随访及治疗成效。各医疗机构持续完善“一站式”服务,做好新报告、未治疗、中断治疗和脱失感染者的转介动员,做到应治尽治。当年新报告感染者100%提供治疗转介,成功转介率达95%30天内治疗比例达80%。区人民医院全面开展以患者健康为中心的抗病毒治疗规范化门诊工作,扩展智慧平台质控管理功能及应用,完成规范化门诊建设、自评工作,积极申报验收抗病毒治疗规范化门诊。健全感染者异地治疗管理机制,按照转诊到流入地为主、流出地为辅治疗的原则,通过异地检测、邮寄药物、定时回访或互联网随访等方式,为未能转诊的感染者提供规范诊疗和随访服务,提升管理效率和治疗质量,治疗数据上报及时率达95%以上;提高在治感染者相关检测服务实效性和覆盖面,实行30天内采血到结果报告全过程信息化追踪管理,病毒载量检测比例不低于95%;加强耐药检测以及对耐药患者的临床处置和管理,抗病毒治疗患者病毒抑制(<50拷贝)比例达90%以上;继续按质按量完成中西医协同治疗艾滋病工作年度任务,完善艾滋病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方案并推广使用,做好协同门诊临床数据收集和成效总结。各医疗机构积极配合区卫健局与市公安局江川分局、司法局等部门沟通协调,做好监管场所感染者出入所转介工作的无缝衔接。强化高风险感染者的有效随访管理工作,将传播风险高、治疗效果差的感染者纳入个案管理,高风险感染者管理率达85%,累计报告感染者规范随访率达94.5%

(五)持续巩固“两个消除”成果。完善早筛查、早诊断服务流程,落实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综合干预措施,为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全程管理和服务。加强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育龄妇女的健康管理,减少非意愿妊娠。强化流动人口、青少年、跨境婚姻家庭及偏远地区等重点人群、重点地区的管理。关注感染者权益,建立完善促进权益保障机制和报告流程。推进原始信息电子化管理,健全流动个案追踪随访和信息对接机制。对照世界卫生组织消除认证指南,对工作查缺补漏。

(六)深入推进性病及丙肝防治。结合艾滋病防治工作,深入推进性病、丙肝同防同治。各医疗机构整合艾滋病高危人群检测、VCTPITC和医疗机构重点人群(皮肤性病、肛肠、泌尿、生殖健康、妇产、感染等科室就诊者)等扩大梅毒检测,检测占人口比例达40%。各医疗机构加强规范转介和诊疗,梅毒患者规范治疗率达90%以上,性病就诊者HIV和梅毒咨询检测率达95%以上。健全完善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监测和检测体系,在性病规范化门诊开展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动员检测和治疗。继续开展性病防治质量控制和规范化性病示范门诊质量评估工作。深入贯彻实施“云南省遏制丙肝流行攻坚行动”,继续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配偶/性伴、丙肝患者配偶/性伴、多性伴、男男性行为、吸(戒)毒和监管场所羁押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丙肝抗体检测,积极动员新报告丙肝抗体阳性暂未明确诊断的患者进行核酸检测,做好既往丙肝病例回访调查工作,规范丙肝患者治疗及随访管理,并对符合条件的困难患者减免救治费用,确保完成相关指标。区人民医院须及时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丙肝防治信息系统”填报转介接收患者信息,治疗和随访信息录入率和准确率均达100%

(七)积极支持社会组织参与。加大社会组织参与防艾工作力度,加强培育引导,重点扶持并成立至少1个长期参与防治艾滋病工作的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独特优势,在宣传教育、精准检测、行为干预、抗病毒治疗效果巩固、脱失病人找回及预防母婴传播等重点环节上,为高危和重点人群提供综合干预服务。根据省、市下达的经费和指标,积极参与全市项目的招标采购工作。积极配合市级项目管理办公室的日常管理、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区卫健局组织区疾控中心等单位加强对辖区社会组织参与防艾工作的日常管理、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积极推进国家社会组织参与艾滋病防治基金项目工作。

(八)严格落实卫生监督执法。区疾控中心(区卫生监督所)严格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国家随机检查抽查和医疗卫生机构传染病防治分类监督综合评价工作,在区卫健局的组织下对辖区内医疗卫生机构和公共场所开展卫生监督执法检查,重点开展艾滋病、性病、丙肝防治违法行为的监督查处,加大对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的打击力度,督促医疗机构落实母婴传播干预措施,强化临床用血安全。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健全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压实各级各单位防治责任,发挥防治艾滋病工作协调机制作用,强化“三医”协同发展,形成防治工作合力。完善艾滋病防治体系,配齐配强防治专业人员。

(二)各单位部门务必严格执行2025年全市卫生健康和医保工作会议要求,确保防艾资金及时拨付到位,提高使用效益,同时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发现和纠正有关问题,坚决杜绝资金违规挤占截留挪用。

(三)各相关单位要强化药品、物资的管理和使用监督,加大过程监管和日常管理力度,推进防艾物资供应保障。定期核查各类试剂及耗材、安全套等物资存储及使用情况。完善药品、物资台账记录,做好统计分析,合理使用,避免浪费及无效发放。

相关文档:问答解读 玉江卫健发〔2025〕3号关于印发玉溪市江川区2025年艾滋病防治工作要点的通知

  • 主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     承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77—8011091
    网站标识码:5304210001   网站地图
    备案号:滇ICP备0500476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210200000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