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江城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抓经济促发展部署要求,紧紧抓住农业基地建设这个牛鼻子,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化程度高和外来企业市场信息灵敏、规模体量大等优势,大力盘活低效闲置园地资源,聚焦蓝莓精品化种植“新赛道”,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深化联农带农新机制,在农业基地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 以深度谋划之实,盘查闲置低效撂荒地。镇党委、政府年初要求16个村(社区)年内至少促成1宗以上资产处置、1个以上项目实施,通过建立季度评先评优考核机制,提高干部抓项目的积极性。在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种植方面,各村(社区)认真摸清底数,盘清辖区内可用于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的一般耕地和低效园地,由镇党委牵头逐一对拟盘活资源“过堂会审”。位于江城镇左卫村东山片区的105亩闲置低效园地,长期处于撂荒状态,通过镇、村、组协同发力,积极招商引资,成功与玉溪莓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签订投资协议,玉溪莓好生活浆果山地综合体建设项目落地江城,该项目从项目立项、土地征租、基础建设、种苗种植等工作仅耗时100余天,105亩的低效“沉睡”园地被“唤醒”,打造成为滨湖高端现代蓝莓农业基地。 以资源优势之好,打造浆果山地综合体。玉溪莓好浆果山地综合体项目位于江川区江城镇,滨临抚仙湖和星云湖,坐拥云南最适宜蓝莓生长的局地自然气候,处于滇中1小时经济圈内缘地带,区位优势突出。园区充分利用基地区位优势,不断配备建设产品制造体验区、娱乐设施、产品展示区冷库、山地体验区等配套设施,以低效园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注重山地的商业化运营,打造采摘、研学、观光一体的浆果山体综合体,促进园区农文旅产业协同发展。 以党建引领为先,打造强村富民的“金钥匙”。按照“党建+项目”发展思路,以“一村一品”为抓手,构建起“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的联农发展模式,实现减轻企业投资压力、增加村集体收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三方共赢。村集体入股10万元参与项目开发和经营,每年有10000元的固定分红,实现集体经济增量提质。同时137户群众闲置的105亩低效园地由集体牵头流转至公司统一经营,每年能够实现1200元/亩的土地经营权流转租金收益。通过农业基地建设,强化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农带农能力,基地日常管护需要30名工人,采果期每天需要100余人,日工资120元/人,有效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取得“1+1+1>3”的效果。此外,基地目前全部种植蓝莓优势品种L25,亩均年产值达10万元以上,预计年产值达2100万元,计划于2024年升规纳限转型升级为“四上”企业。 2023年,在我镇的不懈努力下,农业基地考核位列全市第3,今年以来,我镇积极深入持续抓好农业基地建设工作,全镇市级农业基地新增10家,区级农业基地新增40家,市级、区级农业基地累计达118家,择优申报省级农业基地2家。下一步,江城镇将持续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抓经济、促发展”战略部署,围绕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对标对表省、市、区级基地标准,补齐基地建设短板,争取更多的农业基地升级为省、市、区级基地,力争省级基地“破零”,推动农业基地转型升级为“四上”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