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川区人民政府!
今天是:
   

借力院士工作站 推动企业大发展 ——记前卫镇卓一食品公司


来源:江川区人民政府网 时间:2018-07-17 10:18:56 点击率: 161打印 】【 关闭

卓一.jpg

云南卓一食品有限公司位于素有“高原水乡”、“滇国故里”之称的滇中腹地玉溪市江川区境内,是一家现代化复合调味品生产、研发及销售的新型现代化企业,在全国100多个市县建立了销售网络,旗下的“奇子香”、“红尊红”、“周大小姐”、“高原彩”四大品牌产品在全国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产品信誉度高、市场供不应求。经过近10年的发展,现已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云南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云南省成长型中小企业、云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云南省农产品深加工科技型企业、玉溪市企业技术中心和玉溪市调味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一、立院士工作站,携手攻关科技项目

“科技引领,院士(专家)合作、自主创新”是公司不断向前发展的行动指南与动力源泉,目前公司已经同北京工商大学、四川西华大学、云南农业大学等多家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20131月,经云南省科技厅批准,云南卓一食品有限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携手,共同组建玉溪市首家专门从事食品研发、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的院士工作站,由北京工商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及公司食品生产方面的专家、教授、技术人员组成科研团队。同年526日,在玉溪市副市长王学勤的主持下公司举行了孙宝国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工作站以云南卓一食品有限公司为主体,以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项目为纽带,依托院士团队这一重要资源,为云南高原特色调味料的科技创新提供智力支撑的重要平台。院士工作站由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院士为学科带头人,有明确的科研课题和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合作任务。公司同时与孙宝国院士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及《项目合作协议》,公司专门设有院士办公室及研发中心。

工作站为科研基地,利用云南高原丰富的自然资源,投资3000万元联合开展“云南特色资源风味调料产品开发及产业化” 科技攻关项目。同时,在院士、专家及企业科技人员的不断的努力下,公司先后立项了“云南小米辣为原料半固态调味料的研发”、“天然香辣火锅底料的研发”、“滇味火锅底料的研发”、“野生菌粉的研究与开发”、“云南高原特色风味制备方法的研究与应用”,项目取得可喜成果。

建站三年以来,院士工作站全面推动了公司“产、学、研”结合发展,技术创新亮点倍增,产品不断升级,完成开发菌骨鲜、云南菌王汤固态调味料、骨粒香固态调味料、汤鲜美固态调味料、菌鸡汤固态调味料等12个新产品,完成了半固态调味料系列、固态调味料系列、菌鸡复合底料系列产品的生产技术规程和4个产品企业标的制备,突破核心技术7项。截至目前,公司共获得授权外观设计专利16项、实用新型专利8项,已在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受理10项发明专利目。在科研能力方面,公司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篇、SCI1篇。此外,工作站平台搭建以来,公司共完成科技成果转化10余项。其中2个科技项目在云南省科技厅立项,分别是:2014“利用畜禽鲜骨提取物生产新型调味品的研发及产业示范”(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计划项目),和20132015年“云南特色资源风味调味料开发及产业化”(省院省校科技合作专项计划项目)。公司依托先进的科研力量和科学的营销理念,不断丰富产品结构,引领市场潮流,2017年公司仅新产品销售收入就达到5100万元,实现盈利470万元。

二、借力院士工作站,建设科技人才基地

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平台的搭建和无缝对接企业共计培养人才37人,其中研究生5人,企业技术人员32,技术培训及讲座30次,院士工作站项目建成后2人晋升职称,其中1人晋升副高,1人晋升为中职,此外公司1人考取博士研究生。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过程中,我公司从广州、武汉、广西等地引进食品研发高级工程师1名,工程师2名,硕士及研究生5名,公司人才基地建设得到极大改善和升级,同时我公司派遣技术团队到北京工商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学习理论和实践实验操作。同时,北京工商大学派遣孙宝国、陈海涛谢建春刘玉平等专家卓一食品实地进行技术指导,公司实际生产经营中遇到的技术和管理瓶颈为突破口作为合作开发的重点,有的放矢的开展研发工作,务实的为企业的成长、行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源动力。公司自建站以来,以人为本,狠抓高层次人才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公司经理周颖荣获第三界云南省青年创业省长奖、云南省巾帼建功标兵、玉溪市十大杰出青年、玉溪十佳创业女性等殊荣,20166月,公司研发部经理杨文捷荣获玉溪市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2017年公司经理张恒津获得云南省清洁专家称号.

三、借力院士工作站,丰富营销方式方法

2016328日,我公司院士专家工作站高原调味料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次发布会由北京工商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及我公司联合主办

农业部、中国调味品协会等领导出席了发布会。会上,我国香精调味料领域的学术带头人孙宝国院士,代表院士工作团队发布了最新科研成果——“菌骨鲜”,产品在研发过程中,采用复合乳化技术、高压均质技术、美拉德生鲜生香反应技术,超临界CO2萃取技术,通过酶解与酸解过程,充分保留了可溶性营养物质及鲜味、香味呈味成份,解决了溶解性、耐高温稳定性问题,不仅能够增香增鲜,还具有久煮不易糊锅的特点。并且作为一款通用型调味料,菌骨鲜用来煎炒烹煮炸、调馅涮锅都可。与单一以谷物为原料发酵提取的味精和鸡精相比,无论是原料、味型,还是工艺、应用,都是巨大的升级。“菌骨鲜”是在孙宝国院士提倡的“味料同源”理念之下,院士工作站历时三年研制的全新一代天然复合调味料,它的诞生揭开了中国食品行业味料同源的发展新常态,该产品一经问世,立刻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青睐。院士工作站研发的12款新产品已经深深印记了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心血和汗水,在全国北京、上海、武汉、成都、天津等100多个市县建立了销售网络,旗下的“奇子香”、“红尊红”、“周大小姐”、“高原彩”四大品牌产品在全国拥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产品信誉度高

四、依托院士工作站,推动企业大发展

通过院士工作站的实施,公司初步建成了以产、学、研为主的科研产业链,取得了信息共享、优势互补、1+1大于2的效果,公司现已具备年生产加工10000吨风味调味料的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学习、培训和交流指导,提高了企业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优化了企业技术工艺和配方,产品的质量得到了较大提升。通过对云南特色资源开发及产业化,公司3年来产值状况良好,产品销售收入及税收不断增长。

院士工作站技术平台的搭建,塑造、培养和提升了公司的综合实力、品牌意识与区域竞争力,使企业逐步向组织集团化、经营规模化、管理规范化的方向过渡。通过实现云南本土特色农副产品的精细加工和规模化生产,公司实现新增就业岗位250余个,带动了当地养殖、种植、包装、物流等相关行业的联动发展,同时带动了2000多农户户均增收3226元,有效扩大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业的发展领域,提升了农产品加工技术水平及科技创新能力,为推动当地农业经济、科技的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0186月,我公司第一期孙宝国院士工作站及依托项目已经通过省科技厅验收,完成情况及项目验收评价优秀。

2017年,公司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再度携手,续签订《云南省孙宝国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合作协议》,同年获云南省科技厅批准(云科外发[20173号),第二期院士工作站专家团队通过前期多次反复调研、考察筛选可适于项目开发的云南高原特色香辛料,确定了针对云南高原出产的花椒、小茴香、黄姜3种天然特色香辛料,利用超临界CO2萃取、风味分子修饰技术开展风味物质的提取技术研究及其应用,确定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入滇项目《香料产品精深加工技术研究精》,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和开展科技入滇项目,企业可实现产值5亿元。公司立志把企业打造成中国调味品行业的引领者,野生菌食品的领导者,将企业建成云南省乃至全国调味品行业一个技术力量强、管理水平高的示范性全国龙头企业。

走高原特色路,打绿色食品牌,公司将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动植物原料资源,秉承“卓一品质,始终如一”的企业宗旨,立志打造“云调”事业,“走资源化与科技化相结合的发展之路,走经营组织化、专业化为核心的企业发展之路”,推动中国调味品行业迈向健康、营养的新时代。

孙宝国院士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19611月出生于山东招远,清华大学工学博士,北京工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著名香料和食品化学专家。现任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北京市重点学科应用化学和食品科学学科带头人。至目前,孙宝国院士是我国食品行业、日化行业的唯一院士,是北京市属市管院校培养的唯一院士。作为项目负责人他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国家973863和国家科技支撑项目7项。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

 

  • 主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     承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77—8011091
    网站标识码:5304210001   网站地图
    备案号:滇ICP备0500476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210200000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