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进一步加强地名管理,弘扬地名文化,聚焦“玉溪之变”,弘扬玉溪精神,“玉溪民政”“玉溪史志”公众号等特设置“每周学地名”专题,通过每周至少介绍一条地名,宣传一条政策法规,加深社会大众对玉溪市地名的了解,营造玉溪地名文化良好氛围。
地名来历:江川区九溪镇,因境内有王家庄河、小冲河、清水河、小牛角河、张腰坝河、矣文河、鸡窝河、小龙井河、马家庄河九条溪流汇入中心大河最终入东风水库,故称中心大河为“九溪大河”,而所在的集镇也相应称为“九溪镇”。 地名沿革:九溪,战国时期属于古滇国地。汉代属于俞元县。唐贞观年间属于黎州绛县。后晋时期属于步雄部。元代属于江川千户所、江川州、江川县。明代称大营乡和九寨乡。清代至1914年称普庙乡和九普乡。1915年称第八区。1933年2月称第四区仁里镇。1933年3月改仁里镇为九溪镇。1939年称第四区九溪镇。1941年称九溪镇。1950年2月称九溪区。1958年9月称战斗公社。1961年6月属于玉溪县九溪公社。1961年11月属于江川县九溪公社。1968年2月称永红公社。1971年1月称九溪公社。1983年12月称九溪区。1987年12月称九溪乡。1997年12月成立九溪镇。 地名故事:民国初年,一位新县令到江川上任,亲临普庙乡视察,发现该乡三年没有抢窃杀人事件和重大民事纠纷,无人到县衙告状,百姓安居乐业,岁岁畜旺粮丰。特赐予普庙乡“仁乡义里”四字并雕刻在四块见方的石板上,以金涂装饰,镶嵌在城墙壁上。自此,普庙乡改名为“仁里镇”。学校也取名“仁里高等小学”。一九三三年农历二月八日的“孔教会”,仁里镇照例屠猪办膳,欢聚共宴。席间,一乡绅根据当地有九条河流,即王家庄河、小冲河、清水河、小牛角河、张腰坝河、矣文河、鸡窝河、小龙井河、马家庄河汇集至中心大河,贯穿整个坝子的实际,提议改“仁里”为“九溪”,当即赢得飨席者极大多数赞同。但也有少数几人建议改“九龙”。经过再三酝酿,最后,一致通过定名为“九溪”。自此,“九溪”也就成为了这一带的区片地名和坝子名称,“仁里镇”也更名为“九溪镇”。 九溪云花溪谷:九溪云花溪谷即亚洲花卉科创谷,位于九溪坝子的东南部,始建于2007年,由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投资。占地面积1030亩,建设总投资约1.22亿元,是一个集科研教学、花卉产业、人才培养、旅游观光(研、产、学、旅)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园区。园区现已入驻了绿聚隆、桦兰世家等9家优势农业企业,建成设施农业31万平方米,每年生产蝴蝶兰、大花蕙兰、非洲菊、洋桔梗等花卉5000万枝,花卉产值约2.5亿元,已成为了江川鲜花的优质产地。2023年4月30日,亚洲花卉科创谷第一届鲜花艺术节开幕。花海景观区内黄、白、粉、橙、玫红等各种颜色的盆花争奇斗艳、满园芬芳,引得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游人们在其间来回穿梭、拍照打卡,感受春日的浪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