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与玉溪市江川区、澄江市的三区(市)三交点的谷堆山,为晋宁、江川第一峰,“一山观三湖”(滇池、抚仙湖、星云湖),且从谷堆山至鸡街梁子一线生长着高山杜鹃,长约5公里,形成当地著名的谷堆山“十里杜鹃”景区,每年3至5月杜鹃花盛开时,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将车辆放在离谷堆山约1公里的蝴蝶谷,步行到谷堆山,前来赏花拍照,形成一个休闲度假、踏青郊游的好去处。
晋宁—江川——澄江三交点(以下简称“晋江澄”三交点)位于谷堆山三角点以北约120米处的圆形小垴包顶端。1998年11月12日第一次埋设了界桩,2005年发现该界桩被人为毁坏,三县协商于2006年6月6日,由牵头方江川县制作界桩,并由三方进行了恢复重竖。在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边界线联检中发现,该界桩三个棱角仍然不同程度被损坏,并风化严重,故需要更换。 根据云南省民政厅办公室《关于做好2025年度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工作的通知》及《玉溪市民政局关于协助做好“智慧界桩”更换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2025年省民政厅开展“智慧界桩”更换试点工作,组织更换15颗界桩并同步在界桩上设置“三维码”,在界桩附近建设文化墙,安装太阳能监控摄像头。“晋江澄”011504030481I号三交点界桩也在此列。 2025年7月23日上午9时许,由江川区民政局牵头,邀请昆明、玉溪两市民政局分管领导及区划地名科(处)相关人员参加,组织晋宁、江川、澄江三区(市)民政局局长、分管副局长、区划地名相关人员,以及界线毗邻的晋宁区晋城街道关岭村委会、江川区江城镇三百亩村委会、澄江市龙街街道立昌社区3个村委会(社区)相关人员到“晋江澄”三交点现场确定界桩位置,安装“智慧界桩”、文化墙和太阳能监控。昆明路铭标识标牌设计有限公司为技术服务单位负责安装及测绘。 当天下着小雨,大雾迷漫,能见度5米左右,山路泥泞,参加人员冒雨登上谷堆山下小垴包,三区(市)确定点位后,路铭公司指挥挖机将已破损的界桩连根拔起,开井作业。经过2个左右小时的施工,崭新的界桩和文化墙巍然屹立在小垴包上。在路铭公司涂色后,市区领导合影留念。 此次界桩的埋设,拉开了云南省安装“智慧界桩”的序幕,为云南省第一棵“智慧界桩”。该界桩为三面型界桩,编号为011504030481I。文化墙标注了三区(市)界线走向略图及界桩位置,并将“三维码”和界桩管护公约刊刻在文化墙左下角,过往游客只要用手机扫描“三维码”,就可以读取三区(市)及界桩所在乡镇(街道)基本概况、风土人情、历史文化、地名文化、旅游景点等介绍。“智慧界桩”的更换,为谷堆山景区增添了更加靓丽的风景线。 昆明市民政局副局长马承斌、区划地名处工作人员桂明,玉溪市民政局区划地名科科长郭汝会,晋宁区民政局局长张祥、副局长李俊、综合科工作人员赵智勇,江川区民政局局长李文斌、副局长洪家起、社会事务综合股副股长张兴红、工作人员李强,澄江市民政局局长马玉伟、副局长柴奎、综合业务股股长苗志丹,晋宁区晋城镇关岭村委会书记(主任)李开文、护林员王宝华,江川区江城镇三百亩村委会书记(主任)付晋川、护林员罗东生,澄江市龙街街道立昌社区居委会书记(主任)王坤福、监委委员李云等参加了此次“智慧界桩”更换野外作业。 (江川区民政局 张兴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