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江川区水利局在脱贫攻坚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 实施方案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加强农村群众自强意识、诚信意识和感恩意识教育,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我局结合实际,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总书记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以及党中央、国务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为指导,把深入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与“党的光辉照边疆,边疆人民心向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坚持精神与物质“双脱贫”,全面加强贫困地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针对部分地区群众中存在的“等靠要”思想和争贫、安贫、守贫观念,采取多种方式、激发内生动力,引导群众树立自强不息、诚实守信、脱贫光荣的思想观念和感恩意识,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党的感恩之心,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自觉意愿和行动,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二、目标任务 (一)自强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树立脱贫光荣、守贫可耻的正面导向,引导群众更新思想观念,摒弃“等靠要”思想和安贫、守贫观念,增强自主创业意识、艰苦奋斗意识、共同发展意识,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脱贫致富能力,激发群众不甘落后、自强脱贫。 (二)诚信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树立以诚实守信为荣、说假做假可耻的正面导向,引导群众以诚待人、踏实做事、实干脱贫,摒弃争贫争扶、虚报收入、只要扶贫优惠政策不履行个人义务等不良现象,强化法治意识,增强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主动性,促进农村风清气正、和谐稳定、文明进步。 (三)感恩意识明显增强。通过开展实践活动,树立知恩图报、团结进取的正面导向,引导群众知党恩、明是非,以实际行动拥护支持脱贫攻坚,发自内心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 (四)农村文明风尚明显提升。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树立崇德向善、移风易俗的正面导向,引导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善村规民约,摈弃陈规陋习,反对封建迷信,倡导文明新风,以良好的精神风貌参与到脱贫攻坚中来。 (五)群众满意度全面提升。通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进一步提高群众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认知度,提高群众对脱贫攻坚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全社会对脱贫成效的公认度,为完成脱贫满意度调查、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三、主要措施 (一)加强教育,夯实群众思想基础 1.组织专题党课。主要领导深入挂钩联系点为农村党员上1次“自强、诚信、感恩”专题党课,加强面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 2.开展民情恳谈。挂包干部要到群众家中开展面对面民情恳谈活动,做到群众走访座谈全覆盖。做好国家帮扶的项目资金等政策宣传,强化释疑解惑、民意收集、理顺情绪等工作,提升群众对脱贫攻坚政策的知晓率、认可度和满意率。 3.举行脱贫宣誓。以村为单位,组织建档立卡群众开展“我脱贫、我光荣”宣誓。开展“党员脱贫示范户”评选工作。每年发布脱贫光荣榜,向脱贫户发放脱贫光荣牌(证),引导群众增强争贫可耻、脱贫光荣、心存感恩、励志脱贫的意识。 (二)严格政策,整治脱贫攻坚突出问题 集中查摆整改本地区脱贫攻坚中存在的五类问题:有没有以不正当手段骗取扶贫政策待遇和资金支持的情况,有没有在贫困识别、贫困退出中不如实申报家庭收入的情况,有没有在易地搬迁中拒不履行建新拆旧义务的情况,有没有在享受产业、建房扶持性贷款后拒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情况,有没有拒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或故意通过分户逃避赡养义务、获取不正当利益的情况。 (三)强化服务,提升群众脱贫致富能力 1.强化科教帮扶。结合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特别是产业发展情况,制定“一产一策”“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协调力量加强针对性的科教服务。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覆盖全部贫困户,让贫困群众融入产业发展链条,发挥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对贫困人口的创业带动作用。 2.完善低保制度。优化低保制度设计,合理设置低保标准,严格进入门槛,实施动态管理,组织尚未丧失劳动能力的低保人员参加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和就业培训,做到扶贫不扶懒。 (四)投入实践,引领群众实干脱贫 1.认真学习脱贫技能。组织致富能人、土专家、田秀才到田间地头传经送宝,组织贫困群众到农业产业化基地和富裕村参观学习等形式,引导群众比致富路子、比致富方法、比致富技术,提高脱贫致富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不会干”向“学着干”再到“干得好”转变。 2.积极建设公益事业。教育引导群众强化集体观念和主人翁意识,通过以工代赈、生产奖补、劳务补助、志愿服务等方式,积极投工投劳,参与公共设施建设和扶贫帮困工程,努力消除“干部干、群众看、坐等好处送上前”的现象。 3.着力整治村容村貌。发动群众实施村庄“七改三清”行动,整治畜厩乱建、垃圾乱丢、污水乱排、柴草乱堆、牲畜乱放等行为,建立和落实保洁员制度和垃圾收费制度,解决环境卫生脏乱差的“老大难”问题,努力建设新村寨,打造新家园。 4.自觉践行文明新风。深化文明村寨、文明家庭等文明创建活动,加强善行义举好人榜、开展道德讲坛活动、制定村规民约、建立红白理事会、环卫保洁志愿服务等工作。采取正面激励、舆论监督、法制教育等形式,整治部分群众中存在的集体观念淡薄、不赡养老人、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突出问题,引导群众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移风易俗,培育文明生产生活方式。 (五)加强宣传,营造浓厚社会氛围 按照突出易地扶贫搬迁点优先、全面统筹推进的工作思路,以公路入口、交通干道沿线、村间道路两旁、村寨文化活动场所、农户庭院为重点,抓好公益广告(标语)、“图说我们的价值观”等宣传,营造浓郁的脱贫攻坚文化氛围。在建、新建的易地扶贫搬迁点、美丽宜居乡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等重点村寨,要配套做好文化氛围营造工作。要组织挂包干部积极向贫困群众赠送文化宣传品。 四、有关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主题实践活动,挂包干部负责具体落实。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把开展主题实践活动纳入脱贫攻坚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作为精准帮扶的重要内容、作为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措施,精心组织开展活动。 (二)因地制宜,突出实效。要集中开展脱贫攻坚群众思想状况专题研究分析,结合实情制定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案,设计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富有实效的活动载体。要处理好活动的“时、度、效”,防止居高临下、生硬说教、简单粗暴,防止花架子、走过场、搞形式。要坚持问题导向,开列问题清单、实行销号办理,做到教育群众与服务群众、开展活动与办实事好事相结合,防止活动放空、跑偏。活动开展要与基层党建、美丽乡村建设、农村文明创建、提升城乡人居环境行动等结合起来,注重统筹各块资源力量,形成工作合力和综合效应。 (三)总结经验,做好宣传。注重总结提炼主题实践活动的经验成果,宣传一批先进典型,曝光一批负面案例,用群众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引导群众。严明宣传纪律,处理好宣传口径和敏感问题,确保舆论导向健康向上。 附件:玉溪市江川区水利局局在脱贫攻坚中开展“自强、附件: 玉溪市江川区水利局在脱贫攻坚中开展“自强、诚信、感恩”主题实践活动 宣传标语(参考) 1.感恩党中央,脱贫奔小康! 2.贫困不光荣,致富是本事! 3.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 4.靠人吃饭空米缸,下田流汗谷满仓! 5.脱贫无捷径,勤劳是根本! 6.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 7.撸起袖子加油干,打赢脱贫攻坚战! 8.苦熬不如苦干! 9.脱贫攻坚政策好,党的恩情忘不了! 10.党的光辉照彝乡,彝乡人民心向党! 11.心存感恩,励志脱贫! 12.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共产党! 13.听党话跟党走,奔小康无忧愁! 14.知恩感恩报恩,爱党爱国爱家! 15.自力更生,勤劳致富,感恩思进! 16.感恩思进促跨越,齐心协力建家乡! 17.干部群众手拉手,撸起袖子加油干! 18.党的政策好,生活节节高! 19.勤俭节约好传统,攀比浪费坏家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