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以来,安化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五进”活动,稳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创建工作。 一是进机关。在班子集体学习、干部职工集中学习、村组干部培训中,组织学习《宗教事务条例》《云南省宗教事务规定》《习近平同志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徐贤同志在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领导小组会议上的讲话》,积极组织干部职工参与区创建办组织的民族团结进步知识竞赛,引导全乡干部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增强“五个认同”、“五个维护”和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在乡政府大院内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墙,突出氛围营造。在全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合唱比赛中,邀请4名安化本地彝族妇女作为领唱带领安化乡合唱队演唱安化本土原创歌曲《长腔白话》,充分体现了民族大团结元素。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组织干部职工深入少数民族群众中进行调研走访,为少数民族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二是进村(社区)。各村(社区)定期组织开展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基本常识的学习宣传。在安化社区举办“斗牛节”和“彝族火把节”,在节日中融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举办精彩的民族文化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安化社区举办党建引领民族团结进社区活动,形成以党组织为龙头、党员作表率、社会各界齐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是进学校。在辖区内小学、幼儿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各小学利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班队会等多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介绍各民族风土人情,营造“各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氛围。各小学组织开展“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班会,以“民族团结”为主题的板报、手抄报比赛,《民族团结》动漫、书画活动,主题宣讲报告会等,安化幼儿园组织开展以促进民族团结“班级彝族文化主题墙,彝族烟盒舞大课间”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学生中广泛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系列活动。董炳小学被市创建领导小组命名为“玉溪市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 四是进家庭。乡妇联把“民族团结进家庭”与“平安家庭”“最美家庭”评选等结合起来,进一步丰富创建内容、形式和载体,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创建工作的合力。并以评选推荐为契机,充分运用各类宣传载体,广泛宣传先进家庭的典型事迹,不断扩大影响力、吸引力和感召力,形成各族干部群众踊跃参与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全乡共评选出县级最美家庭2户,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家庭1户。 五是进企业。安化古滇彝家酒业公司在招收职工时,优先考虑招收当地少数民族人员,目前在职的21名职工中有15名少数民族,积极教育引导职工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