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广社区总面积0.68平方公里,下辖德馨苑、龙旺湖城、古滇国城和绿竹云舍四个居民小区,共有居民3906户11300余人,居住有彝、苗、壮等16个少数民族509人,社区党总支下设党支部3个,目前在籍管理党员24名。社区绿化率达45%,居全区居住小区之首。近年来,社区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围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优化管理的职能,积极推进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形成了各族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成为江川人口最多、民族成分最广、管理最规范、环境最优美、文化生活最丰富、民族关系最和谐的城市社区。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发挥先锋作用,系牢组织纽带。按照“党建带创建”工作思路,社区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组建“党员石榴籽先锋队”,发挥24名在籍党员、314名报到党员作用,整合15家驻区单位力量,引入社会组织,融入各方力量,构建“一盘棋”创建大格局。 弘扬中华文化,系牢精神纽带。坚持中华优秀文化交融共生,将党史文化、统战文化、民族文化、孝道文化、楹联文化有机融合,引导各族群众爱党爱国爱家,守望相助、共创幸福。以节庆活动、晚间民族广场舞为载体,以“中华民族一家亲”为主题,开展“一月一主题,月月有活动”展演,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织密服务网络,系牢情感纽带。建立“总支—支部—党小组—楼栋”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将少数民族住户分网格纳入四级网格挂钩联系,发放社区干部+党小组成员服务少数民族住户连心卡,通过常访常帮,架起“连心桥”。做好社区居民服务管理工作,设置少数民族服务岗和法律援助岗,帮助少数民族居民更好融入社区,实现“进得来、留得住、能受益”。 办好民生实事,系牢利益纽带。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主题,着力在解民难、化民愁上下功夫。在党群服务中心设心愿树,有效收集并解决社区各族群众的各类诉求;改造停车位,解决停车难;引进公交车,解决出行难;改建篮球场、健身场地,解决锻炼难;协调社区幼儿就近入园,解决居民子女就学难;开办小课桌,解决社区儿童看护难;推行“红色物业”,主动吸纳各族居民“楼下”就业,解决就业难等问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全体党员干部、业委会成员、群众志愿者昼夜值守,全力开展疫情防控,筑牢防控墙,守护社区居民的生命安全。 绽放“向阳花”。在党组织引领下,凝聚起各方力量,形成党员带动、干部推动、群众主动、各民族互动的良好创建氛围。社区组建了党群联系、政策宣传、文明劝导、真情调解、爱心救助、环境维护六支志愿服务队,全力参与创建。 绽放“奋斗花”。通过创建,“两个共同”“三个离不开”等思想深入人心,“日常交往亲如一家、面对困难守望相助、示范创建携手奋斗”的民族团结精神得到弘扬,形成人人争当模范的浓厚氛围。社区居民中1户获得“全国最美家庭”,1人获得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人获得全国五一奖章,1名少数民族女教师获得全省优秀教师和玉溪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7人分别获得市、区级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10户被社区评选为“民族团结示范家庭”。 绽放“和谐花”。通过“5.20”美丽家园活动,优化社区环境、加强综合治理、提升服务质量。通过举办“民族团结一家亲”文艺晚会、象棋乒乓球比赛、趣味游园、联谊舞会、音乐舞会、DIY亲子等活动,加深各族群众间的交流交融,营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和谐氛围。 绽放“连心花”。社区干部与16个少数民族的50户家庭代表连心交友,发放“连心卡”,第一时间解决他们的现实困难;开展每月贫困户孤残帮扶活动,为各族居民解决360多件实际问题,形成了真情交融、守望相助的生动局面。 绽放“幸福花”。通过创建提升,社区实现了“环境好、配套好、服务好”,“有感情、有温度、有文化”,社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真正使社区成为安心工作、幸福生活的美丽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