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川区人民政府!
今天是:
   

深耕“农文旅”融合发展 走出一条繁荣发展振兴路


来源:玉溪市江川区民族宗教事务局 时间:2022-10-08 08:27:20 点击率: 187打印 】【 关闭

今年以来,星云街道坚持以民生为本,以“三农”为根,以绿色为基底,以文旅为桥梁,深化“创建+”模式,汇聚民族团结奋斗的强大合力打造了农文旅融合赋能乡村振兴的“河咀样本”,走出一条发展繁荣、幸福团结的振兴路

图片9.1.png

绿色农业促发展,打造乡村“聚宝盆”

团结各族群众 积极响应“湖泊革命”工作号召,全面推行农作物绿色生态种植模式,整合零散土地,规模化种植生态水稻165亩、生态烤烟625亩,截至今年8月底,烤烟产量112吨,经济规模达438万元。探索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同步”,一、二、三产业“三产融合”,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的新路径,流转土地214亩,以“稻米”“稻鱼”为主题,打造“星云稻场”,主要种植生态水稻、荷藕、彩色水稻等农作物,以稻田作“布”,水稻为“笔”,由六种不同颜色的水稻绘制出“一心向党 喜迎二十大”彩色水稻画。积极构建稻渔综合种养模式,在稻田里投放鲤鱼、大头鱼苗,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促进农业“稳粮增收、渔稻互促、绿色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同时,辅以游路、小火车、游船餐厅、移动商铺等设施,打造集观光、娱乐、餐饮、购物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

图片9.2.png

村办公司引路子,蹚出振兴“幸福路”

 整合优势资源,采用村企联建的形式,在江川区率先成立第一家村办公司——云南渔乡河咀乡村文旅有限公司,由河咀社区股份经济合作社出资100万元入股,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董事长,探索“居民+社区+公司”的发展模式,村集体和各族群众共同参与分红,实现发展过程共创、发展成果共享。公司以传统民俗、休闲农业、农家乐、渔家乐、康养健身等生态旅游业为发展方向,兴办餐馆民宿15家。同时,对80余家商户面向游客出租的300余辆卡丁车、山地车进行统一管理服务,经济规模超184万元,共吸引7万余人到河咀社区环湖游览,公司实现创收8.1万余元,集体经济活力充分释放,小车跑出了乡村振兴新天地,带动了夜市经济发展。

图片9.3.png

文化搭台添活力,念好农旅“生意经”

依托星云湖南岸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资源禀赋,深耕“渔”文化、做好“水”文章、做强“农”品牌、做优“旅”特色,建设集生态农业、乡村度假、观光休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星云湖畔特色旅游示范社区,打造城市“后花园”。立足滨湖风光、村落建筑、乡土文化等资源优势,改造临湖建筑物外立面4.04万平方米,手工绘画6000平方米,勾勒出一幅幅富有渔乡特色的生态画卷。流转土地1105亩,种植荷藕、粉黛等经济型景观农作物1000余亩,成功打造了粉黛草花海、百亩荷塘等“网红打卡地”。以打造“高颜值”环湖党建示范带为抓手,改造滨水环境,修建海鸥观景台、人工沙滩、浅水滩、湖滨亲子乐园,开发滑沙、嬉沙、垂钓等休闲娱乐项目,通过承办“荷花节”“旗袍秀”等文化艺术节活动,开发“渔文化美食一条街”、打造户外婚礼取景地,全力将河咀社区打造成集“吃住游购娱”一体的生态旅游度假区。

绿美村庄提品质,扮靓乡愁“栖息地”

 以“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为指导,整合各类资金2000万元聚力打造“滨湖花园新渔村”,通过“三房”拆除、优化道路管道、规范垃圾分类、新建公厕、建设临时停车场等系列工程,建设旅游公厕3座,建设栈道475米,新建游步道600余米,改建村内9条道路总长8655米,村容村貌显著提升。构建“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总支—小组党支部—党员中心户—巾帼志愿者”组织链条,组建一支75“高原湖泊卫士”党员先锋队,扎实开展爱河护湖、美丽田园行动。紧抓党建引领“双创”网格化管理契机,大力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美化亮化庭院,打造美丽巷道,栽种绿萝、君子兰等绿植100余盆,在砖墙上悬挂渔网、鱼篓等渔具,打造了2个美丽乡村小景观,以点带面加强“最美巷道”“绿色家庭”“文明家庭”建设,着力打造了“天蓝、水清、岸绿、景美”的美丽村庄示范点在守护绿水青山中实现产业兴、乡村美、群众富,让各族群众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 主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     承办:玉溪市江川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方式:0877—8011091
    网站标识码:5304210001   网站地图
    备案号:滇ICP备05004768号-1 滇公网安备:53042102000006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0877-2077670

    网站支持IPv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