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力以赴抓好“聚合力、建阵地、搭平台、重实效”等四大关键环节,有形、有感、有效地组织实施青少年交流计划,促进各族青少年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齐抓共管聚合力。在区委的领导下,成立由民族宗教、发展改革、教育、共青团、文旅局、关工委等部门联合组成青少年交流计划实施工作领导小组,各自结合工作职能,提前谋划,深化细化实化“交流计划”内容和形式,制定出“中华民族一家亲 童心共筑中国梦-结对开展暑期夏令营活动”、“共建手拉手 交流交融促发展联创共建活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中华魂”等一系列交流菜单,创新推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形成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 
整合资源建阵地。巩固和拓展各族青少年交流的阵地,开展以滇中“革命”红色文化,构建各族群众共有精神家园的实践与探索,在区委党校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展馆,充分发挥李家山青铜器博物馆、江川英烈馆、唐淮源将军纪念馆、曲焕章故居、安化彝族乡民族文化传习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的积极作用,组织各族青少年实地参观游览,构建“课堂+体验”模式,通过聆听红色故事、缅怀先烈先贤、感受家乡发展、寻访民族文化,推进青少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筑基”工程,教育引导各族青少年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家乡的情感,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 
聚集主题搭平台。组织开展各族青少年跨区域交流活动,开展“少年儿童心向党——亲子共沐书香 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的青少年诵读活动,开展推普送教送文化,中华民族一家亲”主题活动和“童心携手 伴你成长”留守儿童关爱等丰富多彩的主题交流活动,搭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平台。依托青少年文化活动中心,开设搭建国旗班、合唱团、书法、国画、武术、足球、篮球等社团开放多元的成长平台,编排文明礼仪操、武术操、啦啦操、“七彩阳光”“你笑起来真好看”等课间操,通过组织各族青少年参加一项特色活动和学会跳一种特色课间操等活动,搭建交流思想、融洽感情、增进友谊的平台。利用江川博物馆、江川工业园区、神鱼泉、九溪镇六十亩村的微型科技馆、环湖路湿地公园等本地资源,打造一批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旅游精品线路,组织各族青少年开展“红石榴夏令营活动”和社会实践交流活动,多种形式促进各族青少年学生交流交往交融。 
守正创新重实效。学校与社区联合开办“国学班”,通过组织各族青少年开展《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诵读和“唱红歌 颂红诗”“楹联创造”等活动,引导广大青少年在参加各种交流活动中坚定文化自信。各级学校间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民族精神”主题班会、“讲民族故事 颂民族精神”演讲比赛、“感党恩 跟党走 共话民族团结进步”征文比赛、民族团结知识竞答、体验民族传统手工艺等青少年内外交流活动,组织开展“中华魂”主题教育,铸牢中国心、中国魂,推动各族青少年交流活动扩大规模、提质增效。组织各族青少年到敬老院开展演出慰问,“我是小小环保员”、“保护母亲河”、“争做宪法小卫士”、清扫街道,清理校园周边小广告,清理星云湖周边河道垃圾、小手牵大手等系列环保、法制教育报告及实践活动,引导各族青少年在交流中共居共学、共事共乐、互促互进。 
|